疫情对我省制造业出口企业影响及应对建议
一、疫情影响下制造业出口企业面临的困境
1.上半年企业用工影响总体较大。调查发现,110家制造业出口企业用工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比去年同期用工减少30%以上的企业占9.09%,减少30%以内的企业占68.18%,比去年同期用工增加和持平的企业仅占22.73%。
2.订单取消、延期、缩减情况较严重。调查数据显示,110家制造业出口企业中,订单因疫情而被取消的企业占36.36%,且未来这个趋势会更严重,高达83.64%的企业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因疫情订单一定会被取消。
3.企业近期绩效收缩较为明显。问卷显示,有九成企业销售业务成本增加10%以上,近50%的企业预计账上资金仅能有效支撑1-3个月。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因疫情受影响较为明显,预期上半年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或持平的企业仅占7.27%,而相比去年同期减少30%以上的企业占8.19%,另有84.54%的上半年企业营业收入减少在30%以内。因营业收入减少导致企业上半年利润缩减已不可避免,大部分企业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呈现持续下降状态。
4.企业复工复产期担心问题较多。调查发现,110家制造业出口企业对复工复产信心不足,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包括,返岗职工人数不足(占78.18%),原料供应跟不上(占64.55%),招工难(占62.73%),口罩、消毒液、额温枪等疫情防护品难买(占57.27%),原料涨价(占35.45%),流动资金偏紧(占28.18%),外贸接单减少(占25.45%),内销订单减少(占21.82%),企业防控疫情不专业、不规范(占18.18%)。
5.企业经营压力愈发凸显。调查数据显示,在110家制造业出口企业中,用工成本上升的占73.64%,原材料不能正常供应的占65.45%,客户流失、市场订单减少的占49.09%,物流环节在内的供应链稳定性下降的占46.36%。而且随着国外疫情持续扩大,制造业出口企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
6.企业预期分化明显。调查发现,110家制造业出口企业整体均表示受疫情影响,其中认为受到非常大影响的企业占19.09%,比较大的占54.55%;对自己企业2020年发展形势持乐观态度的仅占2.73%,谨慎乐观占46.36%,差不多占23.64%,比较悲观占27.27%。
二、疫情影响下制造业出口企业主要的政策诉求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制造业出口型企业既要面对国内招工难、交货困难、资金链紧张、供应链物流受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生产“空档期”成本需额外支付、企业疫情防控应对水平能力不足等各种困难,又要面对国外客户流失、订单转移,违约责任追诉,以及部分国家设置隐形贸易壁垒的风险,加上近来国外疫情的加重趋势对制造业出口型企业的复苏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这样“内忧外患”的严峻时刻,我省制造业出口企业提出的政策诉求比较集中,主要有:
希望减税降费占85.45%,尽快恢复物流通路占80%,成本补贴(社保、租金、员工薪资)占62.73%,以直接补贴的形式弥补企业因延期复工和疫情防控增加的各种刚性成本占57.27%,加强对企业疫情防控指导、明确疫情防控标准和实施细则、统筹调配疫情防护品、保障供应占55.45%,加快出台有关产业激励政策占40%等。
三、相关建议
1.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在充分评估疫情影响的基础上,出台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清除政策盲区,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出口退税政策。减少各类政策兑现的环节和时间,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追踪和监督。设立针对制造业出口企业的疫情防控专项应对基金,引导金融部门适时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特别是帮扶有市场、有技术但由于疫情短期冲击而导致资金链告急的中小微制造业出口企业。
2.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支持制造业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除对小微出口企业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由财政兜底、全额出资外,对于大中型企业投保的,政府按一定比例承担费用。引导督促保险单位,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理赔程序,提高服务效能。
3.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全方位保障。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尽早复工复产,切实帮助企业协调口罩、消毒液、额温枪等疫情防护品,对企业防疫等方面进行专业性帮扶指导。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简化企业开复工手续。打通上下游环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和供应情况。对于疫情期间囤积居奇、哄抬价格、谋取暴利、扰乱破坏生产市场秩序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4.加快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出口企业深度应用。充分认识数字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强劲的“韧性”作用,编制《后疫情时代制造业出口企业深度应用数字技术规划》。鼓励运用数字科技方式解决企业客户问题,鼓励在线培训、在线咨询。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加快制造业出口企业工业互联网进程。
5.超前谋划制造业出口企业应对海外疫情加重、蔓延的方案。由于海外疫情的加重、蔓延,一些基于全球化生产和运营的制造业出口企业将会可能出现产业链断裂的风险甚至危机,应前瞻准备替代预案,以保证上、中、下整个产业链的安全性。
(绍兴市上虞区委党校、省公共政策研究院 顾利民,绍兴文理学院新结构经济学长三角研究中心 陈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