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温州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应对措施

22.10.2014  21:32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新常态标志着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专家学者认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将呈现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经济从高速增长放缓到中高速增长,二是增长模式从粗放式增长变成创新和消费驱动增长,三是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升级,四是风险防范要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研究温州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分析新阶段发展面临的风险,提出温州加快发展的应对措施,对于温州“赶超发展、再创辉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温州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特征

(一)三产超过二产,成为最大产业

近年来,全市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占比稳步提升。

2014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27.9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8.92亿元,第二产业833.24亿元,第三产业945.7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7:45.6:51.7,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最大产业。

表1  温州市历年三次产业比重情况(%)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10年

3.2

52.4

44.4

2011年

3.2

51.5

45.3

2012年

3.1

50.5

46.4

2013年

2.9

50.3

46.8

2014年上半年

2.7

45.6

51.7

(二)投资增速减缓,消费与出口拉动作用增强

2011年以来,温州市委、市政府把强化投入作为推进发展的主抓手,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11、2012、2013年限上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92.1%、37.0%、24.1%,分别高出浙江省平均69.2、15.6和6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2014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18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增速进一步放缓,投资更趋理性。

从消费情况看,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1%,落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2013年同比增长12.1%,高出浙江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2014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7.34亿元,同比增长12.0%,增速保持升中趋稳。

从出口情况看,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拓以及欧盟、中东市场的复苏,温州市出口形势逐渐好转。2012年出口总额(美元计价)同比下降2.6%,2013年同比增长2.5%,201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8%,增幅稳步提升。

(三)要素驱动逐步过渡到创新驱动

受制于“低、小、散”的产业结构,温州过去一直走劳动力密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对土地、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依赖较大。用地指标少,就通过大面积的“违章建筑”来弥补;电镀、造纸、印染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多、排放污染多,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鞋服、眼镜、制笔、打火机等行业则过于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随着“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的铺开以及用工难、劳动力成本提升带来的压力,原有发展优势渐失。

与此同时,近年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稳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到有效落实,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一是研发投入力度加大 ,2013年实现全社会R&D经费支出57.96亿元,比上年增长27.5%,相当于GDP的比重也从上年的1.24%提升至1.45%。 二是研发活动更加频繁 ,2013年规上工业企业中有779家设立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从上年的14.8%提升到17.3%;有开展R&D活动的企业达到1017家,占工业企业比重从上年的18.2%上升至22.6%。 三是创新产出效率提高 ,2014年1-7月全市实现新产品产值407.63亿元,同比增长21.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9个百分点;1-7月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114件和436件,同比增长54.9%和2.8%。

(四)落后产能淘汰,新兴业态崛起

近年来,温州市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编制《温州市淘汰落后产能规划(2013-2017)》,对资源消耗多、经济效益小、环境污染严重的电镀、造纸、印染、制革等行业进行重点监管、整治,同时安排专项资金进行补助,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上半年,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99家,占浙江省近三分之一;1-7月,全市印染、造纸、化工企业的关停整治完成比例居浙江省前列。

随着“腾笼换鸟”行动的推进,落后产能的淘汰为新兴业态的发展提供更多空间。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好 ,2014年1-7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36.87亿元,同比增长6.4%,增幅高于规上工业1.8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5.8%;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 ,1-7月实现增加值109.93亿元,同比增长7.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三是网上零售市场高速增长 ,上半年限上单位通过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8.65亿元,同比增长44.4%,增幅远高于限上批零业10.7%的平均水平。

二、新常态下温州经济发展的潜在风险

(一)金融风险

一是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不够。 2010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下降明显(见表2)。2014年1-7月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4.3%和3.0%,分别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4.1和5.8个百分点,仍处于低位徘徊状态,对全市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不够。 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 今年以来,央行先后两次定向降准,虽然一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整体上仍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作为银行贷款的重要补充,备受关注的温州小额贷款行业在2014年上半年中,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发放贷款分别同比下降3.0%、14.0%和5.3%,小额贷款公司纷纷趋于谨慎放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有限。民间借贷依旧是一些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渠道。 三是“两链”问题仍需关注。 自金改以来,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在发挥推动“熟人借贷”向“市场借贷”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的借贷规模还不是很大,影响相对有限。熟人借贷和相互担保依然普遍存在,今年以来各地又发生多起企业“资金链断裂”或“老板跑路”事件,对温州经济和市场信心带来负面影响,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问题仍是下一步工作关注的重点。

表2  温州市历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情况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1-7月

存款余额增速(%)

19.9

16.8

2.1

4.7

4.3

贷款余额增速(%)

22.5

15.1

10.4

3.7

3.0

(二)市场风险

当前,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开始逐渐复苏,但中国进入“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国内外市场需求仍显不足。 从价格指数来看, 截止2014年7月,全市PPI连续32个月同比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低迷,表明市场需求不足,同时“购销价格差”持续收窄,企业利润空间下降; 从产销比情况来看, 1-7月,规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4.0%,增幅低于产值增速0.8个百分点, 1-7月规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仅为95.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从订货水平来看, 根据制造业PMI调查体系监测,7月制造业企业表示产品订货和出口较上月增加的占比数分别下降了2.3、3.6个百分点,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增长较为乏力。

(三)企业经营风险

2014年1-7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有114家处于停产状态,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2.7%,企业经营风险显现。 一是费用支出增长较快。 1-7月规上工业企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三项费用”支出增长4.4%,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0.9个百分点。 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迅速 ,1-7月规上工业企业人均应付职工薪酬2241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劳动力成本的快速增长使得部分企业竞争优势不再。 三是企业资金流转紧张 ,7月末规上工业企业“两项资金”(即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高达42.1%,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两项资金”占比过高降低了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1-7月流动资产周转率1.44次,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0.25次。

三、新常态下加快温州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释放发展活力

温州曾凭“借敢为人先、率先改革”的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进入发展新阶段,更应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发展新活力。 一是 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引导民间资本走向规范化和阳光化,加强监测预警,提升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能力;改善和优化民间融资市场资源配置,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领域,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争创全国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重铸“信用温州”形象。 二是 加快简政放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推行“三单一网”改革,通过简政放权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优化发展软环境。

(二)夯实工业基础,注重提质增效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的总体部署,注重提质增效,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 以“五水共治”、“四换三名”、“三改一拆”等措施倒逼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重污染高能耗行业的整治提升工作,促进产业转型,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二是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两化融合”,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将电子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生产的各环节,提升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将网络技术融入企业销售环节,让更多企业“上网”拓展发展空间。 三是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带动工业经济崛起。结合“五一○产业培育提升工程”,抓紧产业规划编制和政策扶持制定,落实项目承接平台,尽快形成发展优势。

(三)培育消费市场,挖掘内需潜力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最终需求,新常态下要更加突出消费的拉动作用,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是 以发展时尚产业为契机,促进时尚消费。把时尚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国内闻名的“时尚之都”,让温州时尚消费成为一个品牌。 二是 以放开住房限购为契机,促进住房消费。积极鼓励市民购买住房,加快商品住房去库存;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实首套房贷优惠;调整公积金使用机制,加大首套房及改善性购房需求支持力度。 三是 打造山海旅游品牌,促进旅游消费。把旅游作为龙头服务业来抓,深化雁楠景区合作,打造国内一流旅游品牌;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加强旅游推介,挖掘旅游消费潜力,将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

投资既能拉动当期经济发展,同时又形成未来的供给能力,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仍是新阶段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是 以基础设施投资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发展承载力。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带动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温州的发展环境,提升发展承载力。 二是 以产业项目投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加快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和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的推进步伐,结合“五一○产业培育提升工程”,推进产业重点投资项目的落地 。三是 以“温商回归”工程为重点,打造民间资本投资主体。对温商回归投资的项目给予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开展民间投资市场准入试点,增强企业投资意愿。

(五)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创新驱动

创新始终是推动国家、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常态下要把“创新驱动”战略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构筑发展新优势、新动力。 一是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全社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以温州金改为契机,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提高R&D经费支出相当于GDP的比例。 二是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成立研发机构,对于获得国家、省、市级认定的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给予一定奖励;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力度,对于申报并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市、县两级财政给予一定配套资金。 三是 加强产学研联动,推动行业共性技术难题解决。支持和建设若干面向“五一○产业”的高端产学研平台,充分汇聚高质量的创新要素,推动行业共性技术难题解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