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浙江 创造美好生活——新中国65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总报告

22.10.2014  21:31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域面积的1.06%,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6486公里,辖2个副省级城市、9个地级市,34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35个县(1个自治县),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年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浙江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 

  新中国成立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历届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浙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全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浙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和富足,并正向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阔步迈进,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浙江力量。 

  一、经济发展屡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浙江省生产总值,1949年仅有15亿元,1978年为123.7亿元,到2013年,达到375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423倍,年均增长9.9%,其中,1950-1978年年均增长6.8%,1979-2013年年均增长12.6%。人均GDP由1949年的72元增加到1978年的331元,2013年达68462元,比1949年增长145倍,年均增长8.1%,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年均增长11.3%,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省市区中人均GDP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大增强了浙江的综合实力。1952年,在各省市区中,浙江经济总量排在第11位;到1978年,浙江经济总量排在第12位(被湖北赶超),人均GDP仅列第16位。到2013年,浙江经济总量占全国GDP的比重为6.6%,列广东、江苏、山东之后,居全国第4位;人均GDP列天津、北京、上海、江苏之后,居全国第5位。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财政总收入6908亿元,是1949年的1.5万倍,年均增长16.3%。地方财政收入从1994年的94.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797亿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21.4%,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列广东、江苏、上海、山东之后,居全国第5位,比1978年的第14位上升9位。财政总收入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11.2%上升到2013年的18.4%。随着财力的增长,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民生支出比重不断加大,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有效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1949年,浙江属于典型的农业社会,在GDP中,三次产业的比例为68.5∶8.0∶23.5。改革开放之前,与较弱的经济基础相对应,产业结构层次仍很低。1978年,尽管农业占GDP的比重低于第二产业,但农业增加值仍高于工业,特别是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近四分之一,因此仍然属于比较典型的农业省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GDP中,三次产业比例由1978年的38.1∶43.3∶18.7,转变为2013年的4.8∶49.1∶46.1;劳动力比重则由74.8∶17.1∶8.1,转变为13.7∶50.0∶36.3,一产从业人员比重下降61.1个百分点,二、三产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上升32.9和28.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标志着浙江实现了由落后的农业社会向先进的工业化社会的历史性跃迁。 

  农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由1949年的81.4∶5.4∶11.3∶1.9,调整为1978年的77.3:3.0:14.3:5.3;2013年为47.1∶5.0∶19.3∶26.7(农林牧渔服务业占1.9%)。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也由1952年的78.2∶21.8,调整为2013年的51.3∶48.7。2013年,粮食、油料、茶叶、水产品产量分别为734、37.8、16.9和550.8万吨,比1949年分别增长70.7%和2.2、24.5、76.6倍;猪牛羊肉、水果产量分别达到141.6和715.7万吨,比1978年增长2.3和48倍;蔬菜产量1764万吨,比1985年增长16.6倍。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2013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63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2378倍,年均增长13.6%,其中,1979-2013年年均增长15.4%,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2个百分点,比同期GDP增速高2.8个百分点。工业从业人员达到1474.6万人,比1978年增加1192.6万人,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5.7%提高到39.8%。2013年,钢材、布、丝织品产量分别比1949年增长1689、393和17倍,汽车、电视机、家用电冰箱、金属切削机床、水泥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277、1013、1998、14和68倍。工业产品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的比重,从1979年的3.3%上升到2013年的6.0%;出口交货值占全国的比重,从1990年的3.6%上升到2013年的10.2%。工业行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已经形成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结构,涵盖38个工业大类、180个行业中类、464个行业小类。轻重工业比例,由1952年的89.3:10.7到1978年的60.2:39.8,1998年的62.2:37.8,2013年的42.1:57.9。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34.8%、34.4%和24.6%。企业经济效益较好,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5984亿元,比1978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增长248倍,年均增长9%,比1998年增长14.7倍,年均增长19.6%,其中,实现利润3561亿元,比1998年增长19.8倍,年均增长22.4%,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9.76元,比1998年提高0.64元;劳动生产率达18万元/人,比1998年名义增长4.1倍。以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区域特色工业造就了发达的县域经济。2013年,浙江90个县(市、区)中 ,有17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有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20多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64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4.0%,比上年增长11.0%,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高2.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1951-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其中,改革开放以来35年年均增长13.3%,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50年的22.7%调整为1978年的18.6%,2013年提高到46.1%。交通运输、批零住餐等传统服务业通过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但比重下降。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三产比重从1952年46.6%,下降至2013年的2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占三产比重由1952年的17.9%下降至7.6%。金融、保险、技术、信息、咨询、软件、会展、旅游、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更为迅速。2013年,房地产业增加值达2190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11.1%。金融业增加值2966亿元,占三产比重由2000年的9.9%提升到2013年的17.1%,比重上升7.2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增加值6008亿元,占三产比重为34.7%,比2000年上升6个百分点。 

  三、投资建设成就巨大,扩大内需成效明显 

  建国初期的1950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0.21亿元,到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达20194亿元,比1950年年均增长20.0%。 

  改革开放以来,投资规模的扩张速度更快,投资结构逐步优化。1979-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8.67万亿元,年均增长21.7%。2011-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5.14万亿元,年均增长20.8%。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长期以来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明显缓解。在交通运输方面,已形成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铁路营业里程由1949年的390公里增至2013年的2031公里。2013年,浙江铁路客运量1.1亿人,旅客周转量437亿人公里,1979-2013年年均分别增长5.0%和8.0%,其中,2001-2013年年均分别增长8.0%和8.7%,高铁和动车的发展推动旅客运输量迅猛增长。1979-2013年,铁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年均分别增长3.0%和2.5%,2013年达到4037万吨和270亿吨公里。公路通车里程由1949年的2197公里增至2013年的11.5万公里(含村道),高速公路从无到有,1992年建成7公里,到2013年末达到3787公里。1978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只有867万吨,2013年增加到10.1亿吨,年均增长14.5%,其中,宁波—舟山港吞吐量达8.1亿吨,1979-2013年年均增长17.5%,成为世界级大港口。民用航空有杭州、宁波、温州等7个机场,2013年末,浙江航线334条,其中,国内航线285条,国际(地区)航线49条;航班起降32.6万架次,其中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降19.1万架次,占全省的58.4%。民航旅客吞吐量3664万人,2005-2013年年均增长13.8%。2013年与1978年相比,全省铁、公、水路客运量和周转量分别增长5.7和14.4倍,年均增长5.6%和8.1%,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增长21.2和53.5倍,年均增长9.3%和12.1%。邮电通讯是基础设施中增长最快、变化最大的领域,基本构建起立体型、大容量、高性能、高科技的现代化通讯信息网络。1949年浙江邮电业务总量只有0.06亿元,1978年增加到0.69亿元(1990年价),2013年达1179亿元(2010年价),按可比价计算,1950-2013年年均增长18.5%,其中,改革开放35年年均增长27.1%。2013年,邮政业(包括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总量327.9亿元,居全国第2位,2006-2013年年均增长33.2%;电信业业务总量850.7亿元,居全国第3位,2003-2013年年均增长19.9%。固定电话用户由1949年的0.24万户增加到1978年的7.5万户,2007年为史上最多的2406万户,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的每百人不到0.4部提高到45部,但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固定电话逐年减少,2013年回落到1871万户。移动电话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尚是空白,2013年移动电话用户多达7072万户,2001-2013年年均增长19.8%,移动电话普及率由2000年的每百人11.8部猛增到2013年的128.7部。国际互联网宽带业务发展迅速,2013年末互联网用户已达到1243万户,2001-2013年年均增长29%。近年来,通信业实施了技术和产业升级,无线网络完成了从2G到3G的升级,4G网络进入试商用阶段,构筑三网融合产业发展格局。农村通信完成了行政村通电话、自然村通电话,行政村通宽带的“三级跳”。能源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只有3.31万千瓦,年发电量5937万千瓦时,且是单一的火力发电,人均年用电量仅2.8千瓦时。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建成了北仑、镇海、台州、浙能兰溪、大唐乌沙山、国华宁海、华能玉环等大型发电厂。还组织实施了秦山核电站、三门核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江厦潮汐电站、临海括苍山风电场等新型发电项目的建设。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能源供给结构。2013年,发电量达2884亿千瓦时,是1949年的4887倍,人均年用电量6281千瓦时,是1949年的1万倍,其中人均年生活用电800千瓦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也有显著改善。65年来,建成了大量的防洪、防台风、排涝、灌溉、发电等工程设施,经受住了超强台风和超强降雨袭击的考验。工业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79-2002年,全省工业(不含个体)累计投资7074亿元,2003-2013年,限额以上工业累计投资44909亿元。2013年,装备制造业投资3005亿元,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20.5%,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由2003年的30.2%提高到49.0%,当年新增固定资产2133亿元。工业技改投资4661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从上年的61.1%上升到66.3%。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高。1991-2013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从11.7亿元扩大到6216亿元,累计投资33530亿元,年均增长32.5%。其中,住宅投资规模从9.4亿元扩大到4089亿元,累计投资22971亿元,年均增长达31.3%。 

  消费快速增长。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26亿元,比1952年增长1376倍,年均增长12.6%,其中1979-2013年年均增长15.1%。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城镇、农村居民的交通通讯支出比重分别从1992年3.3%和2.3%提高到2013年的19.6%和16.1%,文教娱乐支出比重分别从9.1%和5.6%提高到12.3%和8.9%。近年来,城乡居民的消费热点主要在住房、汽车、旅游、信息等方面,支出成倍增长。2013年与2005年相比,城镇居民在交通、文化娱乐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住房、居住服务、通讯服务等方面的支出分别增长1.6、1.4、1.3、1.4、2.3和0.6倍;农村居民在交通工具、旅游休闲娱乐、医疗保健、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衣着、通讯支出分别增长3.8、3.5、1.4、1.3、1.2、1.7和0.8倍。 

  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1979-2012年,民营经济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8.2%,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年均增长26.4%,大大快于按现价计算的GDP年均增长速度(18%)。2012年,民营经济创造增加值2211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3.8%,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58%;个私经济实现税收收入3465亿元,比2005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8.5%,占总税收的比重为45.3%,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2013年,个私经济从业人员达1571.7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42.4%。全省民间投资12308亿元,比2005年增长2.9倍,年均增长18.5%,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51.6%提高到2013年的60.9%;民营企业出口比重为67.0%,比1997年提高60.4个百分点。在“201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评选中,浙江以138席领跑国内。  

  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改革开放前,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资料销售额和农副产品收购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达到97%、100%和92%。目前,除了一些行政性收费项目和资金等要素以及个别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企业产品生产或服务供应,完全由生产经营者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决定。以消费品市场为基础,专业批发市场为特色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成为浙江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浙江城乡商品交易市场由1978年的1051个增加到2013年的4316个,增长3.1倍;市场成交额由1978年的8.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7800亿元,增长2069倍。2013年末,拥有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767个,超10亿元的有225个,超100亿元的有38个,均名列全国前茅。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络消费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迅猛。2013年,全省共实现网络零售3821亿元,比上年增长88.5%,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2%,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省内居民共实现网上消费2262亿元,增长73.3%。近年来,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浙江的资本、技术、劳动、土地等要素市场也加快建立健全。 

  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财税、投资体制等方面改革全面深化。加大“三张清单一张网”的实施力度,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全面清理省级各部门行政权力,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2013年,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只有424项、非行政许可事项只有96项。各类改革试点先行先试、亮点纷呈。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如今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和一致行动。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为3357.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相当于GDP的55.4%,其中,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52亿美元增加到2487亿美元,1978年以来年均增长27.4%。出口结构不断改善,实现了从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向以劳动、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转变,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由1986年的49.7%上升到2013年的95.8%;以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家具、塑料制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2年的74.4%下降到2013年的39.0%。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较好,1995-2013年,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7.4%,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94年的16.1%提高到40.8%;2003-2013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25.5%,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02年的4%提高到5.7%。服务贸易发展初具规模。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由2000年的7.9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325.6亿美元,年均增长33.1%,远高于同期货物贸易的进出口增速;进出口额占全国服贸总额的6.2%,规模居北京、上海和广东之后位列全国第四。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2.8%上升到2013年的10.3%;国际服务贸易总额相当于CDP的比例已经由2000年的1.1%上升到2013年的5.4%。2013年,服务贸易中的国际服务外包、通信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分销服务等领域增长超过25%。 

  利用外资取得积极成效。外商投资领域从最初的农业、工业、饮食娱乐业,向交通、商品零售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城市建设、房地产业等拓展。至2013年末,浙江累计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2577家,投资总额4296亿美元,实际外资1259亿美元,协议外商投资的平均规模由80年代初的34.5万美元扩大到2013年的1551万美元。至2013年末,到浙江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达近200个,已累计批准166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478个,投资总额237.2亿美元,合同外资93.0亿美元。 

  境外投资日益活跃。2013年末,浙江经审批和核准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6444家,累计中方协议投资额203.7亿美元,数量和规模居全国前列,投资项目遍布六大洲121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商务服务业、制造业等14大类33个细分行业。2013年,境外企业投资总额57.2亿美元,境外投资单个项目平均中方投资额达到 862万美元,是2000年的61倍多;以增资形式实现的境外投资项目115个,以并购形式实现的境外投资项目38个。 

  对内开放和区域经济合作取得可喜成果。主动接轨上海,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强对口支援工作。鼓励和引导浙商把在省外投资创业与回乡反哺发展结合起来,形成“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互动格局。2013年,浙商投资新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752亿元,比上年增长35%;央企合作项目完成投资800亿元。 

  五、科教文卫创新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进入一个崭新发展阶段。建国前,各级各类学校人数90.6万人,仅占总人口的4.3%,全省人口大多数是文盲。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规模扩大、质量提高。1989年全省普及了初等教育;1997年实现了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2004年实现了由普及9年义务教育向普及学前3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的跨越;2008年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13年,学前3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普及率为98.4%,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为98.5%,升入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普职比例为1∶0.91。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4.5%,高中段教育巩固率为99%,9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名列全国前茅。普通高等学校由1949年的4所增加到2013年的106所,普通高考录取率为85.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7%,在校学生由1949年的0.3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101.7万人,增长328.2倍,其中,在校就读的博士研究生10038人,硕士研究生47763人;毕业学生由1949年的0.1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6.05万人,增长260.5倍,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职业教育加快发展。2013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03所,招生22.9万人,在校生69.7万人,为1952年的24倍,毕业生23.5万人,中职毕业生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19.7万人。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以2005年为100,2012年,浙江自主创新能力指数提高到142.37个百分点,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5位。科技投入力度加大。2013年,R&D经费支出817.3亿元,是1990年的400倍、2000年的22.3倍;R&D经费支出相当于GDP的比重为2.18%,分别比1990的0.23%与2000年的0.6%提高1.95和1.58个百分点,在全国的位次由2000年的第17位上升到第6位。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684.4亿元,分别是1990年和2000年的1316和62倍,占全省研发经费的比重由1990的25.5%和2000年的72.5%提升到2013年的83.7%,研发经费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12%。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有些成果达到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2009-2013年,获得14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7项,国家技术发明2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09项;1391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品牌战略,加强创新体系建设。2013年,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分别为29.4和20.2万件,分别是2000年的28.5和27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27万件、授权量1.11万件,分别是2000年的49.8和60.5倍,居全国第2位。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科技队伍稳步扩大。全部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由1978年的13.2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33.3万人。加强创新载体建设。至2013年末,建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870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9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55家;省级重大创新平台80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2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国家工程实验室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1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9家,居全国第4位,省级70家。 

  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健康发展。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56%。2013年,文化馆和图书馆分别达到102和98个,农村文化礼堂1705家,村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97.8%,基本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加快推进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完成了省、市和60%以上的县级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建设,并与国家数字图书馆虚拟网联通。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重点文保单位由1978年的3处增至2013年的231处,名列全国第五。全省有杭州、绍兴、宁波、临海、衢州、金华、嘉兴7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0个。2013年,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9.6%和99.6%。数字电视用户数已达1334.3万户,农村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到872.5万户。年出版图书12706种,总印数3.85亿册,分别是1978年的46.4和3.2倍;出版期刊223种,年发行量近0.81亿册,分别是1978年的10.1和20.6倍。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2013年末,已设立卫生机构30060家,比1949年的288家增长103倍,比1978年的6939家增长3.3倍;医疗机构床位数23万张,为1949年的38倍,比1978年6.18万张增长2.7倍;卫生技术人员35.2万人,为1949年的22倍。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86人,分别比1978年和1949年增加1.3和1.74人,增长1.5和4倍;每千人口注册护士2.75人。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期望寿命从建国前的38岁提高到77.8岁,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49年的17.2‰下降到2013年的4.56‰,计划生育率达到91.9%。全民体育健身运动掀起高潮,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和锻炼中。2013年底,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共23194条、各级各类健身活动点达24600多个。竞技体育成绩喜人。至2013年底,浙江运动员累计获得231个世界冠军、385个亚洲冠军和2256.5个全国冠军。 

  推进平安浙江建设,社会和谐稳定呈现新局面。加强社会治理方式创新,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安全事故,保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持续下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2004年以来,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保持在95%左右,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为96.1%,比2004年提高3.8个百分点,浙江被认为是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 

  六、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型城市化扎实推进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至2013年,2.7万个行政村完成了村庄整治建设,占行政村总数的94%,35个县成为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79%以上农户家庭实现卫生改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3.2%,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7%。建成国家生态县(市)6个、省级生态县(市、区)57个,省级以上生态县的创建比率已达70%;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450个,国家级生态乡镇数量居全国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2013年,全社会从业人员中,非农比重达到86.3%,比1985年的45.1%提高41.2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比重达76%,比1978年的11.2%提高64.8个百分点。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城市化成果。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浙江城市化率从1949年的11.8%提高到2013年的64%。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2013年与1978年相比,设市城市用水普及率从81.8%提高到99.97%,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从0.09平方米增加到17.9平方米,燃气普及率从2%扩大到99.8%,污水处理率从8.1%(1989年)扩大到89.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3.96%(1989年)扩大到99.4%,公园数从32个增加到1068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12.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3%。加大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工作力度,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数从2001年7.46标台增加到2013年的14.64标台,城市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已达224.8公里,其中,地铁171.3公里。 

  七、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94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仅为116和47元,1978年增加到332和165元,2013年大幅增加到37851和16106元,2013年分别比1978年增长113和97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和8.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52年的0.37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7.73亿元,2013年大幅增加到29360亿元(本外币),人均储蓄53402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35倍,小于全国的3.03倍。 

  以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城镇登记失业率,1978年为7.2%,2007-2013年均控制在3.5%以内。加快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和工资协商调解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到2013年末,全省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3731万人,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7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5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121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险参保人数1791万人。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826、1145和1173万人。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全面推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并随着经济发展和价格上涨逐年有所增加。实施了贫困家庭教育、医疗、住房、司法、文化等专项救助制度和社会帮扶、慈善救挤等。 

  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49年的106元增加到1978年的301元,2013年增加到23257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51元增加到1978年的157元,2013年增加到11760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比1978年增长76.3和73.9倍,年均增长13.2%和13.1%。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建国初期的60%以上分别降至2013年的34.4%和35.6%。居民膳食结构由满足温饱向追求营养和保健转变。高档耐用消费品大量进入普通居民家庭。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由1957年的6.4平方米增加到2013年的38.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1962年的11.7平方米增加到2013年的60.8平方米。 

  八、美丽浙江建设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资源节约与环境治理取得积极成效。2013年,单位GDP能耗为0.53吨标准煤/万元(2010价),居全国各省区市第3位(由低到高),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仅高于北京和广东两地;比1990年下降58.6%,年均下降3.8%,其中“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前3年单位GDP能耗年均降幅分别为4.4%和4.3%;“十一五”期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2010年分别比2005年下降18.1%和21.1%,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2013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75.5、10.8、59.3和75.3万吨,比2012年分别下降4.0%、4.3%、5.2%和6.9%。废水排放总量为41.9亿吨,比2010年减少0.8%。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6.37亿吨,减少11.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2001年的86.7%上升到2013年的93.2%。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局部有所改善。2013年,全省221个省控断面监测结果表明,2013年全省江河干流总体水质较好,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的断面占63.8%,其中钱塘江、曹娥江Ⅰ-Ⅲ类水质断面分别占70.2%和80.0%,瓯江、飞云江、苕溪水质均为Ⅰ-Ⅲ类。到2013年,累计创建合格规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570个,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6.1%。11个设区城市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AQI)比例范围为52.2-90.0%,平均为68.4%。58个县级城区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API)比例为79.6-99.3%,平均为91.6%。 

  九、全面小康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8年起全省全面小康实现度已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全面小康;按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测算,2012年,我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指数为95.8%,高于全国(初步数约为83.6%左右)12.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北京、上海超过96%),省区第1位(江苏超过95%,但略低于我省)。 

  65年的变化是全面而深刻的,艰辛的努力换来一系列辉煌的成就,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围绕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大力实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浙商回归”、深化改革等战略部署,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稳定,浙江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综合处  王美福  傅吉青) 

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粮食安全执法检查动员部署视频会议
  本网讯 开展《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贯彻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今年935件代表建议正式交办
  本网讯 在今年的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