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分析)

03.02.2015  12:06

     

  201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突出转型升级主线,着力抓改革、促转型、治环境、惠民生,大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浙商回归等重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年经济运行平稳健康,主要经济指标处于中高速增长合理区间,结构、效益持续向好,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民生不断改善,省人代会确定的全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预期2015年浙江经济将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下实现平稳发展创新发展。 

  一、经济增速稳中有升 

  2014年,全年生产总值4015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增幅与一季度的7%、上半年的7.2%和前三季度的7.4%相比,呈逐季上行态势,从一季度低于全国的0.4个百分点转为全年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1779.3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19152.7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9221.5亿元,增长8.7%。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与全国和部分东部省市下半年增速明显回落的趋势不同,我省增速平稳,稳中有升,波幅较小。 

   1.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粮食生产实现“三增 。2014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农业增加值1004.7亿元,增长3.7%;林业增加值107.4亿元,增长1.8%;牧业增加值213.1亿元,下降8.9%;渔业增加值454.1亿元,增长2.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9.4亿元,增长7%。粮食播种面积为1266.8千公顷(1900万亩),比上年增长1.0%;单位面积产量399公斤/亩,增长2.1%;总产量为757.4万吨(151.5亿斤),增长3.2%,其中,春粮和秋粮分别增长6.1%和3.3%,早稻下降0.3%。生态效益农业持续发展。全年预计,蔬菜、花卉、药材等播种面积增长0.2%、5.1%和3.0%,茶叶产量持平;肉类总产量157.1万吨,下降9.9%,其中,猪肉产量下降8.5%,禽、蛋产量分别下降17%和9.4%;水产品总产量568万吨,增长2.3%,其中,国内海洋捕捞产量增长1.6%;远洋渔业产量增长19.4%。

   2.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小微企业较快增长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43亿元,比上年增长6.9%,增幅逐季回升,高于一季度的6.2%、上半年的6.4%和前三季度的6.6%。同期全国及东部省市的增速明显回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上半年的8.8%回落到全年的8.3%,我省与全国的差距从2.4个百分点缩小到1.4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和6.1%。在3.8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3.33万家小微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8.4%,大型、中型企业分别增长6.4%和4.8%。

   3.服务业增长较好,比重明显提高。 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比GDP高出1.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1%。其中,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金融、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9.3%、8%、8%、7.8%、1.5%和11.2%。1-11月,1.4万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不包括批零住餐、银证保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收入712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2%。全年快递业务24.6亿件,增长73.1%。 

  4.投资增长较快,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23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增幅高于广东(15.9%)、山东(15.8%)、江苏(15.5%),从一季度比全国低1.5个百分点转为比全国(15.7%)高0.9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从一季度的16.2%回升到全年的16.8%,全国从16.8%回落到10.5%。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从一季度的25.6%收窄到全年的4.3%,而全国降幅从3.8%扩大到7.6%。8月份我省全面取消限购政策后销售量明显上升,8-12月销售26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6%,月均销量比前7个月平均增长79.8%。

   5.消费增长平稳,网络零售快速增长。 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5642亿元,比上年增长47.6%,省内居民实现网络消费额3193亿元,增长41.2%。从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看,汽车零售额为2973.5亿元,增长6.7%,增幅比上年回落4个百分点,受4月份起杭州对小客车限牌前的汽车销售井喷影响,汽车销售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从一季度的33.4%回落到全年的10.6%;建筑及装潢材料、家具、五金电料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8.2%、36.9%和47.5%;服装、中西药品、文化办公用品、日用品、食品类零售额稳定增长,分别增长18.9%、16.5%、14.4%、14.1%、13.8%;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回升,增长11.2%,增幅比上年回升5个百分点。餐饮住宿业零售额增幅转降为升。2014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餐饮业零售额339亿元,比上年增长4.5%,住宿业零售额147亿元,增长3.7%,增幅均从上年的下降(-2.8%和-13.9%)转为增长。 

   6. 出口增势良好,进口下降。 2014年,全省进出口总值为35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出口2734亿美元,增幅从一季度的2.3%回升到9.9%,高于全国(6.1%)3.8个百分点,也高于广东(1.5%)、上海(2.9%)、江苏(4%)、福建(6.6%)、山东(7.9%)。进口818亿美元,下降6%。12月份,进出口326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出口255亿美元,增长5.6%;进口71亿美元,下降11.1%。按人民币计价,2014年,进出口总额21817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出口16792亿元,增长8.8%,进口5024亿元,下降7%。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12085亿元,增长5.2%,增幅比一季度回升3个百分点。 

   7. 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新设企业大量增加。 积极推进工商注册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据省工商局资料,2014年,全省新设企业23.6万户,比上年增长10.3%;新设个体工商户52.3万户。至2014年末,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420.7万户,比上年增长13%;在册企业127.1万户,增长17.1%,平均每13.1人中就有一位老板,平均每43.3人中就拥有一家企业。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765.2户,拥有企业231.2户。 

  二、质量效益持续改善 

   1.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民生投入继续加大 。2014年,财政总收入752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21亿元,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3853亿元,增长8.7%,税收比重为93.5%,连续3个月回升。在税收收入中,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及改征增值税分别增长12.1%、7.4%和5.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159亿元,增长9.1%,其中,卫生计生、节能环保、住房保障、城乡社区、商业服务业、社会保障和就业、文体传媒、教育等支出分别增长23.7%、22.9%、22.3%、16.8%、15.8%、9.7%、8.8%、8.5%。 

  2. 企业效益有所好转,效率稳步提升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544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收入0.8个百分点。在生产增速比全国低1.4个百分点的同时,利润增速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2014年总资产贡献率11.6%;主营业务利润率为5.6%;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元,低于上年同期0.1元;劳动生产率为18.0万元/人,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4%(折年率);人均创利税增长7.7%。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不包括批零住餐、银证保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利润总额1211.7亿元,增长14.9%。 

  3.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快于城镇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口径测算,2014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93元,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9373元,增长10.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上年的2.12倍缩小至2.09倍左右;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58元,增长9.7%。 低收入农户收入 倍增计划顺利推进 根据扶贫统计监测,2014年全省省级扶贫标准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7251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工资性收入和非家庭经营性收入分别增长25.2%和28.7%,但经营纯收入下降3.4%。低收入农户(“低保”除外)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的户数比重为36.0%,比上年提高20.1个百分点。 

  三、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加快推进 

   1.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创新驱动作用增强 。2014年,地方财政科技支出208亿元,比上年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674.8亿元,增长7.6%。预计全年R&D支出相当于GDP比例约为2.34%。技术市场交易额182.8亿元,增长7.7%;发明专利授权量13372件,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9415亿元,增长21.6%,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高15.2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29.2%,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2.产业升级取得新进展,信息经济长足发展。 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较快,比重提高,2014年,增加值分别为4328、4283和3075亿元,比上年增长8.9%、8.5%和8.6%,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1.6和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4.5%、34.1%和24.5%,分别比上年提高0.5、0.5和0.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1.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八大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增加值为4496亿元,增长4.6%,增幅比规模以上工业低2.3个百分点。按可比价计算,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5.9%,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全省主动淘汰了3000多家企业的落后产能,关停取缔高污染小作坊1.88万家。信息经济发展势头较好。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1133亿元,增长8.2%。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万亿元,增长25%。1-11月,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7.5%,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其中,阿里巴巴旗下的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和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表现依然突出,4家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645.9亿元,同比增长53%,占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的23.8%。 

   3.投资结构有所优化,投资主体多元化。 新开工项目转降为升,为投资增长增添了后劲。2014年,投资新开工项目数达27675个,增速从一季度的下降5.9%转为增长9.6%;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速从一季度的2.2%回升到全年的16.9%。新开工项目投资中,工业投资占53.4%,增长15.6%;基础设施投资占32%,增长25.2%;首次有100亿元以上的新项目开工,杭州湾新区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扩建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达190.6亿元。民间投资增长较快,为14782亿元,增长20.1%,比投资总额增速高3.5个百分点,比重达62.8%。工业和制造业投资缓中有升,技术改造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2.2%和11.2%,增速比上半年分别提高4.4和6.1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420亿元,增长16.2%,占工业投资的68.8%。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1.1%、16.4%;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2%。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8.8%和21.6%。投资资金以自筹资金为主,投资资金本年来源25977亿元,增长11%,其中,国内贷款占13.9%,增长13.3%;自筹资金占62.5%,增长18.2%。重点投资增长较快。2014年,预计省级产业集聚区重点规划区固定资产投资2900亿元,比上年增长31%。“411”重大项目投资7210亿元,省重点建设项目投资3262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12.7%和125.5%,海洋经济项目投资超过2300亿元。 浙商回归态势良好 。据省经合办资料,浙商回归引进项目累计省外到位资金2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7.6%。 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增长。 2014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50家,投资总额439.8亿美元,合同外资244.1亿美元,实际外资158.0亿美元,合同和实际外资分别增长0.1%和11.6%。其中,新批投资总额5000万美元以上企业131家,投资总额197.5亿美元,合同外资85.5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44.9%和35.0%。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实际投资(含中方投资)961亿元人民币。截至2014年底,全省累计共批外商投资企业54127家,投资总额4736.1亿美元,合同外资2628.4亿美元,实际外资1416.9亿美元。 境外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增势较好。 全省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577家,中方投资额58.2亿美元(折合356.7亿元人民币),增长5.4%,实际投资 34.8 亿美元,增长 45.2%。国外经济合作营业额53.4亿美元(折合327.5亿元人民币),增长18.3%。 

   4.对外贸易结构继续改善,民营企业一枝独秀。 2014年,民营企业出口1911亿美元,增长14.3%,占出口总额的69.9%,而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仅分别增长0.8%和1.1%。全省出口机电产品1125亿美元,增长10.8%,高于全省出口增速0.9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的41.2%。出口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1051亿美元,增长8.3%,占出口总额的38.4%。欧美市场需求好转带动外贸出口增长,对欧盟、美国和东盟出口626.8、461.5和302.8亿美元,增长15.1%、11.5%和12.8%,三大市场占出口总额的50.9%,对日本出口127亿美元,下降4.5%。服务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3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0%,占全省外贸(货物与服务贸易)总额的9.7%,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四、要素供给有所改善 

   1.存贷款增幅回升,新增贷款实现多增。 201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924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5%,增幅比11月回升0.2个百分点,新增存款5509亿元,同比少增1543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为71361亿元,增长9.2%,增幅比11月回升0.2个百分点;新增贷款5806亿元,同比多增101亿元,是自2014年4月以来首次多增。从境内贷款投向看,短期贷款增长1.5%,中长期贷款增长19.1%,票据融资增长76.8%。 

   2.用电量企稳回升,发挥了对经济增长的保障作用 。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350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其中,工业用电量2597亿千瓦时,增长2.0%,其中,制造业用电量2191亿千瓦时,增长2.6%。其中,1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317亿千瓦时,增长6.6%,工业用电246亿千瓦时,增长6.3%,增幅分别比上月回升3.3和4.2个百分点。用电量增幅总体较低的原因既有今年夏天高温天气比上年大幅减少的客观因素,也是主动加快节能改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3. 客货运周转量保持增长,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增 。2014年,全社会铁、公、水路客运周转量为1076.8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为9548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0%和6.7%,客、货运量分别下降3.8%和增长3.7%。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0.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136万标箱,比上年分别增长7.5%和11.8%。其中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7亿吨,增长7.9%,继续保持全球海港首位;集装箱吞吐量达1945万标箱,增长12%。 

   4.工业生产者价格继续下降,购进价格降幅大于出厂价格 。2014年,全省工业生产者价格延续上年的下降态势继续下跌。其中,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年缩小0.6个百分点;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年缩小0.5个百分点,购进价格降幅大于出厂价格降幅0.6个百分点。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1%,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为年内最大降幅;环比价格下降0.4%,已连续6个月下降。 

  五、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1.单位GDP能耗大幅下降,建设用地利用率提高 。预计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6%左右,为“十一五”以来较好水平。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7%。38个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的单耗同比下降,下降面超过八成。八大高耗能行业单耗同比下降4.4%,其中石油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和化学纤维行业单耗下降较快,分别同比下降15.6%、8.2%、8.0%。积极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0.5万亩。 

   2.城乡环境治理进一步加强 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2014年,“五水共治”消灭垃圾河6496公里,治理黑臭河4660公里,新建污水管网3130公里。“三改一拆”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1.84亿平方米,拆违1.66亿平方米。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全面启动并加快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开展6120个村治理,新增受益农户150万户。培育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11个。规模化养猪全面开展污染治理。 

  据省环保厅通报,2014年,全省11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平均为53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3%。145个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中,1-Ⅲ类水质断面占67.5%,比上年上升3.9个百分点;劣Ⅴ类占9.7%,下降5.5个百分点;满足功能要求的断面(即水质达标率)为67.5%,上升4.6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年度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六、民生继续改善 

  1.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社会保障切实加强 。据省人力社保厅资料,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107.43万人,比上年增长2.96%。登记失业率为2.96%,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890.1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参保2442.6万人,比上年末新增170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342.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847.2万人,比上年末新增119.5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为1900万人。据省建设厅资料,2014年,全省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0.6万套,竣工13.3万套,分别完成省政府年度目标任务的137.3%、115.7%,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3.1万套。 

   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步回落,月度涨幅创近五年内新低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从月度走势看,下半年以来涨幅逐月回落,9月份起进入涨幅2%以下区间,11、12月涨幅处于1%以下区间,12月份仅上涨0.7%,创近五年内新低。全年八大类消费价格同比六涨二跌,食品、居住、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分别上涨3.1%、2.4%、2.2%、1.9%、1.8%、1.5%,交通和通信、烟酒类价格下降0.3%、0.4%。 

   3.人口低速增长,城镇化率提高。 2014年,全省常住人口为5508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51‰,人口死亡率为5.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跨省流动人口净减少17.5万人,减少幅度远大于上年的4.02万人,外来人口的回流趋势和效应进一步显现。城镇人口比重(即城镇化水平)为64.87%,比上年提高0.87个百分点。 

  综合分析,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主动适应新常态、有效实施精准对策下,浙江经济走势呈现“平开稳走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在下半年全国和东部地区经济出现明显回落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年初省人代会确定的年度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基本实现。但受经济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阵痛等“三期叠加”和国际经济复苏缓慢与国内需求不足的影响,我省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一是 行业分化明显, 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从生产增长情况看,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9%)比一季度仅回升0.7个百分点,回升幅度不大。在31个制造业行业中,烟草、废弃资源利用、医药、汽车、有色金属、化纤、石油加工、家具、通信电子等行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分别增长20.7%、19.7%、19%、18.5%、12.7%、11.9%、10.3%、9.6%、9.5%,但也有14个行业增加值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从利润增长情况看,电气机械(占23.2%)、汽车(23.2%)、通信电子(15.4%)、医药(12.7%)、化纤(12.6%)、纺织(10.2%)、通用设备(9.5%)七大行业新增利润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93.2%,也有21个行业利润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其中,铁路船舶、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等行业回落幅度在15个百分点以上。一批企业主动通过科技创新、机器换人等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者,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1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有4926家企业亏损,亏损面为12.8%,亏损额增长18.1%,亏损企业的应收账款增长12.2%。11月末,规模以上服务业有4420家企业亏损,亏损面达31.2%。 

   二是需求和成本双重挤压制约企业发展 。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已连续36个月下降,8月份开始降幅又出现扩大趋势,12月份下降2.1%,比降幅最小的7月扩大1.8个百分点,表明工业品市场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5.0%,比三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不快。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5.2%,低于6%的年度目标,也低于同期海关出口增速(8.8%,以人民币计价)。酒和饮料茶、烟草、石油加工、铁路船舶等4个行业出口交货值分别下降12.8%、1.7%、0.6%和0.3%,纺织、纺织服装、食品制造业仅增长0.2%、0.6%和1.8%。出口订单短期化和订单被转移。据省商务厅对重点联系企业调查,12月份,出口订单景气指数为99.2,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分界点,3个月之内短期订单为主的企业占58%;遭遇客户订单转移的企业面为14.8%;出口信心指数为99.2。用工成本快速上升压缩盈利空间是企业问卷调查中反映的突出问题。规模以上工业应付职工人均薪酬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4.6%和12.2%的基础上,2014年增长12%,年人均薪酬水平为5.2万元左右,比2009年翻了一番多。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应付职工人均薪酬增长9.2%。 

   三是企业投融资意愿总体不足 。由于市场约束强化、投资项目预期收益不佳、企业盈利与偿债能力下降、融资门槛提高等原因,企业投融资意愿不足。年末金融机构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余额为20144亿元,比上年下降1.7%,全年新增贷款为-348.5亿元,同比少增1205.4亿元。小微企业融资难与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工业和制造业投资增长12.2%和11.2%,分别低于上年3.7和4.6个百分点。 

  同时,房地产市场虽然销售有所好转,但去库存压力也不容忽视。201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4.3%和8.8%,而商品房屋竣工面积则增长36.2%,待售面积增长46.4%。据浙江调查总队资料,12月末,11个设区市城区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套数约为30.4万套,比9月末增加1.29万套,按月平均成交1.5万套推算,现有库存量可以销售20个月。房价下跌。12月份,杭州、宁波、金华、温州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0.3%、5.6%、4.9%、4.7%,降幅居全国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的前列,环比也均呈下降态势。潜在金融风险依然存在。不良贷款“双升”,12月末,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97亿元,比年初增加197.2亿元;不良贷款率1.96%,比年初上升0.1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876.7亿元。 

  展望2015年,国际形势依然纷繁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仍然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浙江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既面临许多有利因素,也存在不少不确定和不利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以“八八战略”为总纲领,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通过积极推进“五水共治”、“四换三名”、“三改一拆”、浙商回归等重点工作,倒逼推动浙江经济加快转型升级,这些“组合拳”已经并将继续产生积极效应,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经济结构正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预期2015年浙江经济将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下实现平稳发展创新发展,加快向增长速度中高速和质量效益中高端迈进。 

     

  附表:2013-2014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 

     

     

                                                                                (综合处  范菁雁) 

 

 

  

附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