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嘉兴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09.01.2015  19:53

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农业形态,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实行现代经营管理为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的发达农业。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突破性的改革措施,必将进一步破除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制约,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因此,必须要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全面提升嘉兴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嘉兴农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及嘉兴农业发展的历程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而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嘉兴现代农业发展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嘉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不断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迈出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第一步,成为全省农业发展的先行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实施“五个一”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生态化、农业科技化。

(一) 现代农业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高度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和企业化的农业。它是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和资源转化率,是真正意义上的优质高效生态农业。

1 现代农业的 内涵

现代农业内涵广泛,包含了多层次含义。从技术含义看,它是指在农业领域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生物、化学、物理、气象、地理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的应用和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使落后的、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的农业。从经济含义看,现代农业具有不断提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土地产出率、高度的社会化分工以及具有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农业劳动者。从制度含义看,现代农业具有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完善的政府干预农业的制度和运行良好的农业服务体系。从社会含义看,它是农业社会化的过程,从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变为高度商品化、社会化的经济,并由此带动农村社会结构、农村文化结构、农民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从生态含义看,它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保持和维护生态平衡,使得人类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能在优美、健康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2 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经营管理、现代农民等先进生产要素武装,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具有显著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集约化的要素投入。 传统农业单纯依靠农业内部资源要素循环投入。而现代农业则是利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依靠增加大量现代工业装备和现代物质投入,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有效聚集,构筑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的新型、开放的高效农业系统。

市场化的资源配置。 城乡界限、地域界限、产业界限被打破,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根据社会经济信息的引导,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装备等要素不断向农村扩散、向农业渗透;农村劳动力等要素也可以自由地向城市转移,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双向合理流动;本地资源和外地资源的共享度进一步提高,各类资金、技术、人才资源根据市场导向自由流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科技化的生产手段。 传统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凭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采用传统技术,主要停留在适应自然的状态。现代农业以科学的实验成果为依据,在不断加深对农业生物本身及其环境因素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使农业可以摆脱气候、季节、地理的束缚,生产方式和区域布局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农业效益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产业化的经营机制。 传统农业以小生产经营方式,“小而全”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现代农业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商品化的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更加健全、规范,分散的农业市场经营主体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农业龙头企业之间、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及农户之间通过股份合作、契约等形式构筑了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共同体。

安全化的产品质量。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保障,更是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支撑。现代农业全面推行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实行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有效监控,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质量,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二)嘉兴发展现代农业的历程

嘉兴历来是中国东部重要的产粮区。唐代文学家李翰《嘉兴屯田纪绩颂并序》中用“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来描写嘉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嘉兴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度为契机,不断深化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迈出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第一步。粮食购销市场化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嘉兴市以实施“五个一”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生态化、农业科技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嘉兴发展现代农业的历史也是一部统筹城乡的历史。

1. 体制改革 ,农业 实现全面发展 阶段( 1978 -1986 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1979年,各地认真执行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总结建国以来领导农业生产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发展农业,必须从嘉兴地区的实际出发,既要坚持走“多熟高产”的路子,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又要跳出单一经营的圈子,实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从1981年开始,集中抓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第一步改革普遍推行,1985年转入第二步改革,主要是围绕发展商品经济,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疏理流通渠道进行。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建国后的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购销体制,一直实行统派购制度,这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暴露。中共中央(1985)1号文件下达后,市和各县根据中央的有关规定,对原来实行统派购的农产品分别改为合同定购和议购议销。改革后,全市农产品的购销形式主要有下列三种:第一种,国家管理价格,由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分别实行合同定购或统一收购,主要是粮食、蚕茧、棉花、黄麻等类。第二种,国家实行指导性计划,与农民直接签订购销合同,主要有生猪、食油原料。第三种,价格全部放开,实行多渠道经营,主要为大量的鲜活产品和土特产品,如蔬菜、禽蛋、水果、水产品、鲜蘑菇、西瓜、杭白菊、小桑苗、苗猪等。

2. 调整结构,大力发展“一优两高”农业阶段(1987年-1997年)

1987年,嘉兴市和各县利用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域规划资料,引导农民把发展农业眼光放在充分利用全部国土上,从耕地以外开拓新的门路,变闲置资源为有用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变产品优势为商品优势,大力推进开发农业。主要是开发水面,建立水产品养殖基地,发展水产养殖业和特种水产品;开发农产品加工业,利用粮、畜、禽、蛋、瓜果等原料,实行深度加工,促进产品转化增值;开发庭院经济,鼓励农民开办家庭畜禽场、养殖场、果园等,发展庭院立体农业。根据中央提出的发展农业要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战略措施,市委、市政府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农业科技上,先后作出“科技兴农”、“科教兴农”的决策,在培养科技人才、开展科技协作攻关、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网络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政策,促进科技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992年起又推进了农业的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一优两高”农业。1995年,市委 、市政府提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1997年,市委、市政府转发《关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用典型经验和先进事例统一思想,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从分散零星开始向基地转变,逐步从适应性调整转入战略性调整。

3. 以点带面,推进农业现代化阶段( 1998 -2003 年)

1998年10月6日,江泽民同志对嘉兴作了为期一天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考察,强调指出“沿海发达地区要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力,争取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对于嘉兴农业和农村的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嘉兴全市上下对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1999年,嘉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嘉兴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划》。2000年,制定了《关于推进“五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以县(市、区)为单位,用三年时间,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建好一个中心镇、一个示范村、一个特色工业城、一个现代农业园区、一条现代农业产业带,以“五个一工程”的典型示范、辐射带动推动整个面上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2001年,又在全国率先推进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2003年,在“五个一”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嘉兴市全面实施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和环境生态化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五个行动计划”,把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从典型示范拓展到整体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

4. 协调发展,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阶段 (2003 以来)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号召后,浙江省委、省政府对嘉兴市的城乡一体化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嘉兴市提出了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2004年3月23日--2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同志在嘉兴调研时指出:“嘉兴2003年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所辖的5个县(市)在全国百强县中都居前50位,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比较好,完全有条件经过3-5年的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嘉兴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战略决策部署,对嘉兴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作出了战略性调整。2003年嘉兴市第五次党代会将城乡一体化确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2004年,嘉兴市委、市政府以嘉委【2004】1号文件印发了《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同年,按照《纲要》的要求,从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六个一体化” 专题规划。2008年,嘉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这一决策部署,以嘉委【2008】1号文件印发了《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行动纲领》,力争到2012年,完成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城乡产业相互融合、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目标任务。”按照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要求,嘉兴市开展了以“两分两换”优化土地使用制度为核心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体制机制创新。2010年,嘉兴市提出了以构建“1640300”格局为特征的城乡全覆盖的规划体系,即以嘉兴市城区为中心,5个县(市)城区和1个滨海新区为副中心,40个市镇为骨干,300个城乡一体新社区为节点的城乡一体网络型的发展框架。

二、嘉兴市现代农业的现状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历届嘉兴市委、市政府的努力,现代农业在嘉兴逐渐发展,农村经济得到繁荣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截至2013年,嘉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55.67亿元,相比1978年的9.69亿元增长了近25倍。2013年,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对嘉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五年绩效评估报告也表明,嘉兴已经进入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4年,浙江省农业厅发布了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嘉兴得到80.34分,位列全省第二位,可持续发展水平居全省首位,所辖五县两区全部进入前30名。在所有26项评价指标中,嘉兴有12项相对领先,为全省最多。

(一)以统筹引领三农,城乡发展相对均衡

党的十六大以来,嘉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创新,2004年率先制订了《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特别是2008年被列为省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全面开展了以优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十改联动”,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共享、具有嘉兴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

  通过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嘉兴在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效。2014年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嘉兴市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率达到86.7%,充分就业村和充分就业社区达标率分别为96.1%和99.6%。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率先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7.5%,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双双实现并轨。城乡15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9.5%,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通过首批国家公共文化示范项目验收。2003-2013年间,嘉兴城市化水平由最初的不足40%提高到57.1%,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127元提高到20556元,连续10年位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11∶1缩小至1.90∶1,成为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差距最小的设区市,并初步建立了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三农”发展机制。

(二)以生态定位功能,农业结构加快调整

十二五”初期,嘉兴就确立了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定位,通过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蔬菜、果品、畜牧、水产、蚕桑、食用菌、花卉苗木是近年来嘉兴结合区域产业布局特点培育出的七大主导产业集群,凤桥水蜜桃、姚庄蘑菇、秦山蔬菜、海宁鲜切花、桐乡杭白菊等一批农业特色产业镇(村)也相继形成。目前嘉兴的农业产业,布局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明确。2013年,七大主导产业产值196.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6.8%,为全省最高。

嘉兴十分注重新型农作制度的创新推广,以水旱轮作、粮经轮作制度为基础,在全省首创“万元千斤”稳粮增效模式,推广面积达到39万亩,实现了一亩田产千斤粮、赚万元钱的目标,工作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集农耕体验、采摘品尝、休闲垂钓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也快速发展,全市81家乡村休闲游产业基地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亿元,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充分融合。

此外,围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嘉兴把生猪养殖减量提质和农业水环境治理摆在“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拆违、减量、转型、提质,为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水质作出了重要贡献。到2014年6月底,全市生猪存栏量156.58万头,比年初减少了132.39万头,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实现县(市、区)全覆盖,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在政策激励和宣传引导下,养殖企业也走上了“农牧结合、生态循环”之路,全市规模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7%。大力推进农田肥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商品有机肥应用,全市2014年上半年就减少化肥用量1867吨、农药用量34.7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也达到89%。省环保厅公布了2014年上半年全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结果,在11个设区市中,嘉兴市被评为“优秀”,这是自2009年全省实行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以来,嘉兴取得的最好成绩。

(三)以科技带动发展,生产基础不断巩固

嘉兴把农业“两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狠抓要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截至2013年底,全市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43个、面积63.77万亩;累计有4个现代农业综合区、7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34个特色农业精品园通过省级验收,建设面积67.69万亩。目前,全市建成标准农田214.47万亩,占基本农田的77.6%。农业作业机械动力水平达到83.4%,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6%。设施栽培面积达44.7万亩,居全省第一。

一直以来,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更是明确了粮食生产的战略性地位,粮食播种面积连续7年保持稳定,占全省的16.6%,总产量占全省的19%,其中春粮生产约占全省的一半,成为全省最重的“米袋子”。在挖潜增产方面,坚持一手推广优良水稻品种,一手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粮食单产达444.8公斤/亩,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全面实施晚稻高产创建“600行动”,2013年晚稻单产达到569公斤/亩,创嘉兴历史纪录。嘉兴注重科技带动农业发展,2013年,全市农业科技投入达到5261.72万元。其中,杂交水稻育种水平在全国属一流水平,常规稻在中国粳稻区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籼稻两次突破长江流域纪录,共培育出140多个水稻新种,累计播种面积6亿亩,增产90多亿公斤。育成的秀水134、秀水114、嘉禾218、嘉33、嘉优5号等水稻主导品种,商品化用种率达到61.9%。水稻育种事业也孕育出了“勇于创新、不断超越;百折不挠、永不懈怠;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南繁精神”。

(四)以创新促进转型,经营体制与时俱进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截至2013年底,全市累计流转土地面积99.67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41.2%。其中,流转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上的占72.3%,流转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面积占82.1%,开展粮油全程社会化服务面积25万亩,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达到51.5%。承担信息发布、主体引进、洽谈签约等一条龙服务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实现县、镇、村全覆盖,近几年通过服务中心流转的面积每年均在85%以上。在全省率先开展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到2013年底,全市发放土地流转经营权证181张,发证面积3.7万亩,专项贷款余额超1亿元。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主体组织化。嘉兴是全省乃至全国最早探索发展家庭农场的地市之一,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带动农户占总农户数的63.7%。全市粮食生产型、农牧结合型等多种形式的现代家庭农场共有871家,其中省级示范性23家,居全省前列。916家农民合作社中,国家级、省级示范性合作社分别有3家、104家,通过县级以上规范化认定的占63%,通过A级以上认定的信用合作社比例达80.7%,占比均为全省最高,2013年统一销售农产品32.66亿元,统一销售农产品比例在80%以上的农民合作社有530家,统一购买农业投入品9.86亿元,统一购买比例在80%以上的农民合作社有43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39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2家,年销售额超亿元的有44家。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按照“多功能、一体化”要求,嘉兴深入推进“3+X”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全市服务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占20.2%,引导农业企业、专业服务公司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打通了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嘉兴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以平湖市“12316”为农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肯定,成为农业部和省级示范县;南湖区、秀洲区和桐乡市也通过省级示范县验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嘉兴现代农业的又一张新名片。

三、嘉兴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嘉兴现代农业取得了积极成效,农民就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产业层次、农业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形成了比较优势,但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客观分析嘉兴农业现状,与现代农业的要求仍有相当差距。当前嘉兴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

(一)耕地资源短缺,人地矛盾突出

嘉兴作为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城镇建设发展迅速,人口密集,农业生产的人地矛盾更为突出,至2013年,嘉兴市人均耕地只有0.05公顷,农业劳动力平均人均耕地面积0.1公顷,是全国农业劳均耕地0.4公顷的25%,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耕地逐年减少,而人口不断增加,农业用地人均占有量减少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人增地减的矛盾更加尖锐。从2003年到2013年的10年间,嘉兴市总人口由332.96万人增加到345.93万人,增长了3.9%;耕地面积由315.84万亩减少到311.38万亩,减少了1.4%,人均占有耕地从0.06公顷减少到0.05公顷,减少了16.7%。耕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而多年来嘉兴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低于耕地减少速度,人地矛盾日趋严峻,严重影响着嘉兴市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够高

农业产业化主要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工农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从目前看,嘉兴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组织程度低, 与农户、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 农产品加工的手段,质量安全水平还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水平不够高,农产品附加值低, 品牌意识滞后,市场开拓不充分。到2013年,嘉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916家,其中以种植业占比最多,为452家,占49.3%,远没达到现代农业的标准,从规模上看,达到1亿元以上的只有5家,5000万元以上只有15家,这两个只占总数的2.2%,绝大部分规模在500万元以下,共有739家,占80.7%。嘉兴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看,普遍存在着经济实力弱、组织规模小、服务水平低、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没有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力量。

(三)农业发展机制有待完善

相对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以工促农、工农互惠的工农关系尚未构成,城镇化的推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失,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制约更加突显,目前就有少数农业园区因解决不了土地或资金投向转移等因素停建。农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生产、供销、信用体系相对独立,一些小而散的农业经营主体有形无实,难以通过抱团发展做大做强。2013年全市城镇化率为55.3%,低于全省平均7.9个百分点。

(四)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农民的整体素质不太适应产业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2013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数为168.03万人,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31.04万人,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18.5%。另据2013年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34.9%,初中文化程度占44.4%,高中文化程度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8.4%。由于现阶段全市农民整体文化程度偏低,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能擅长运用现代科技从事农业生产的为数不多;同时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企业打工或经商、转移到二三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多数是年纪偏大的老年人,这种农民文化结构、年龄结构和技能结构,长期以往会造成农业人力资本积累严重不足,缺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专门人才,从而直接影响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

四、嘉兴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从嘉兴农业的发展历程看,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得益于不断加大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壮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积极创新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一)不断加大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市财政对列入市本级年度创建计划的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建设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给予每亩500元以内的补助;对市本级已建成并经认定的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建设项目,给予每亩250元以奖代补资金补助;对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按省以上补助资金的25%给予配套补助;对市本级垦造耕地后续种植与地力培肥项目,按项目验收面积给予每亩200元补助;对耕地保护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给予适当补助。截至2013年底,全市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43个、面积63.77万亩;累计有4个现代农业综合区、7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34个特色农业精品园通过省级验收,建设面积67.69万亩。

(二)不断推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嘉兴市通过不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多种形式、多种经济成份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和大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兴办龙头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拓宽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体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截至2013年,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22家,省级以上骨干农业龙头企业32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业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达155亿元。已建立15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面积67.69万亩,创建点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8亿元,已有6个综合区、10个示范区和39个精品园通过省级验收,另有51个园区达到验收标准。同时结合培育主导产业,通过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凤桥水蜜桃、姚庄蘑菇、秦山蔬菜、海宁鲜切花、桐乡杭白菊等一批农业特色产业镇(村)相继形成,从而使嘉兴市的农业产业,布局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明确。

(三)不断壮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随着嘉兴市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过程越来越专业化,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密,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相当高的技术,生产设备也越来越专门化,市场对产品要求也越来越高,所有这些使得孤立的单个家庭很难适应。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的发展壮大又推动了嘉兴市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在嘉兴市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基本全市形成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带动农户占总农户数的63.7%。截止2013年底,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16家,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性合作社分别有3家、104家和130家;推进合作社机制创新,组建合作社联合社3家,合作社成员58291个,带动农户41.81万户,占总农户数的65%;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39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2家,年销售额超亿元的有44家,浙江虹越花卉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新三板上市。另外集农耕体验、采摘品尝、休闲垂钓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也快速发展,全市81家乡村休闲游产业基地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亿元,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充分融合。

(四)不断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按照“多功能、一体化”要求,嘉兴深入推进“3+X”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鼓励和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打通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已建成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32家,今年新创建32家,实现镇级全覆盖。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在全省创新开发并启动了“农机服务直通车”,晚稻机收率达到了92%。以平湖市“12316”为农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肯定,成为农业部和省级示范县;南湖区、秀洲区和桐乡市也通过省级示范县验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成为嘉兴现代农业的又一张新名片。

(五)积极创新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通过建立土地流转平台、土地整村整组流转、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建粮食生产合作社等创新举措,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新增连片流转土地100亩(含)以上且流转年限在5年(含)以上的,给予村(社区)每亩100元一次性补助。截至2013年底,全市累计流转土地面积99.67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41.2%。其中,流转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上的占72.3%,流转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面积占82.1%;另外5个县(市、区)开展了土地经营权抵押试点,共发放土地流转经营权证179张,权证面积3.7万亩,累计发放贷款2.55亿元。

五、嘉兴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下一步,嘉兴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总体思路上,要按照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科学把握“一二三四五”的指导思想。“”是指把握一条主线,就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指围绕两个目标,就是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主要目标;“”是指提高三个能力,就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是指促进四个化,就是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是指强化五个支撑,就是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在发展目标上,力争到2015年,嘉兴现代农业建设要取得明显进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结构更加合理,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着增强,生产经营方式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更趋完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显着提高,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和大型垦区等条件较好区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嘉兴现代农业建设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新格局,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发展规模经营,实现 集约化的要素投入

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模式有:①龙头企业带动型。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纽带,以特色农业为主导,发展规模经营。②主导产业带动型。以主导产业为龙头,结合区域优势,建设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和辐射周边,形成规模效益。③合作组织带动型。通过建立协会、组织,采取股份制经营或统一培训、统一产、供、销等方式,变分散经营为组织化、集约化经营。④集体经济带动型。依托集体经济组织,采取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及土地经营权入股等形式,推动规模经营。⑤种养能手带动型。种田能手或养殖大户,凭借自己的技术,实现规模或集约经营。各县(市、区)根据地方特色发展多种经营。

(二)深化产品加工,实现市场化的资源配置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和第三产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根本性转变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能够实现农产品多层次转化增值,就能够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生产力的集中布局、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就能够从本质上改变农业与其他各业长期分割的状态,提高产业的关联度,使现代农业与现代工业实现内在互补、高度契合。因此,要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注意协调工农业发展比例,建立起新型的工农业关系.要始终把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贯穿于整个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深化农产品加工,延伸加工链条,既要着眼农村市场,也要盯住城市市场,还要放眼国际市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突出发展加工链条长、综合利用程度高、带动性强、关联度高以及对长远发展有影响、包括高新生物技术在内的新型加工业务,不断带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科技武装农业,实现 科技化的生产手段

1.改革农业科研体制,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以高等院校和有条件的地方农业科研院所为基础,扶持建立一批有优势、有规模、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基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集中力量进行科研攻关。特别要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在优良品种培育和节水农业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新的突破;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和农户紧密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模式。重点培育一批高水平的集科研、推广、示范服务、培训于一体的科技示范园区或农业高科技企业集团。

2.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当前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和教育水平落后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短板。通过完善各区、县、镇、乡的农业技术培训网络,发挥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广播电视学校、乡镇科教中心、乡村科技夜校的作用,组织培训农民,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充分利用农广校、农函大、农技中学等对中青年农民进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

(四)加强品牌建设,实现 产业化的经营机制

21世纪的农业将彻底由“生产者主导型”转为“消费者主导型”。光靠传统产品以及农产品的传统用途将无法满足消费者高度分化的需求,而立足品牌建设,是保持农产品生命力的源泉。嘉兴市不缺优质的农产品,但缺深加工能力和品牌营销,因此农产品商标的培育工作是现阶段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第一,增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纪人、农户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商标意识。在农产品商标的注册和管理上争取政府补贴,并通过宣传、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农业企业和农户注册商标的意识和培育商标的积极性,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的注册和商标运作。第二,工商部门可以选择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商标,列入市著名、驰名商标重点培育名录,并在今后的农产品商标培育、保护和发展等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和政策扶持。第三,相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帮助农产品商标权利人对现有商标进行整合,形成合力,着力发挥商标的规模效应,切实解决目前农产品商标“小、乱、杂、弱、散”的现状。

(五)发展绿色农业,实现 安全化的产品质量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在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保障食物安全的基础上,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其中土地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的核心,保护土地资源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关键。这不仅要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污染,同时还要防止乡镇工业对水资源和其它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要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使资源和环境能永续地支撑农业发展。当前农村土地利用中大量抛荒与耕地过度利用的情况并存,耕作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十分严重。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的水肥利用率平均只有20%-30%,以色列农业达到80%-90%。我们应大力推广和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节约各种资源的节约型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