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10.12.2015  17:55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是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经济竞争中我国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的必然选择。2014年12月,湖州市出台了《湖州市工业“双高”企业三年培育实施方案(2015-2017年)》,并建立了300家科技成长型的高科技、高成长的“双高”企业培育库,希望借此提升湖州市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湖州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从数据可比性和可获得性出发,从市定“双高”企业培育库中选取了16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企业的发展现状并研究了其自主创新方面的特征,剖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双高”企业的行业标准及企业范围

1. 行业标准

根据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工业“双高”企业三年培育实施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结合湖州市实际以及抓好重点领域产业发展的要求,本文研究确定的“双高”企业行业划分是电子信息、机电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六大产业领域。

2. 企业范围

湖州市建立了300家的“双高”企业培育库中既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也包括了一部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但从数据资料的详实性和完整性来说,规模以上企业远好于规模以下企业,所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本文研究的企业均为规模以上“双高”企业。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比性,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0-2014年均是规模以上的工业“双高”企业。经过筛选这类企业共有167家,所以下文中所指的“双高”企业就是特指这167家“双高”企业。(具体企业名单从略)

二、湖州“双高”企业的发展现状

1. 总体来看,“双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较好,发展速度较快。一是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190.71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86.35亿元,增长1倍;总资产规模从179.44亿元增加到369.14亿元,增长1.1倍;年平均从业人员数从2010年的2.7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3.8万人,增长40.7%。 二是 企业效益逐年提高。“双高”企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35.55亿元,增加到2014的82.66亿元,增长1.3倍;营业利润总额从14.09亿元,增加到34.74亿元,增长1.5倍(详见图1)。 三是 整体发展速度快于全部规上工业,占比不断提高。从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三个指标看,2010-2014年湖州市“双高”企业年均增速分别为19.8%、19.3%和25.3%,分别超过全部规上工业5.6、6.2和11.5个百分点;2014年“双高”企业的这三个指标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1.4%、9.4%和14.9%,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2、1.8和4.7个百分点(详见表1)。

表1 2011-2014年“双高”企业年均增速及占比情况

 

2011-2014年年均增速

双高”企业占全部规上工业的比重

双高”企业(%)

全部规上企业(%)

双高”企业-全部规上企业(%)

2014年(%)

2011年(%)

2014年-2011年(%)

资产总额

19.8

14.1

5.6

11.4

9.4

2.0

营业收入

19.3

13.1

6.2

9.4

7.6

1.8

营业利润

25.3

13.8

11.5

14.9

10.1

4.7

2. 分行业看,各行业发展较快,行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一是 各行业发展均较快。从2010年到2014年,六大行业均是大幅增长,其中又以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的发展最为迅猛,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倍和1.2倍,增加值分别增长1.7倍和2.8倍(详见表2)。 二是 行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湖州市“双高”企业主要集中在机电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这三个行业中,2014年这三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增加值合计分别为336.55亿元、72.3亿元,集中了全部行业营业收入87.1%、增加值的87.5%,行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 三是 各行业中涌现了一些重点龙头企业。从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来看,2014年电子信息行业中排名第1位的浙江洁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两个指标分别占该行业的比重为28.4%和23.4%;机电装备中排名第1位的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两个指标分别占该行业的比重为20.5%和38.4%;生物医药中排名第1位的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两个指标分别占该行业的比重为11.8%和16.2%;新材料中排名第1位的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两个指标分别占该行业的比重为21.9%和19.9%;新能源中排名第1位的浙江天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两个指标分别占该行业的比重为14.8%和20.5%。

表2  湖州市分行业“双高”企业发展主要指标对比情况

 

单位

工业总产值

资产总计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增加值

电子信息

 

 

 

 

 

 

  2010年

亿元

10.47

11.99

10.34

0.58

1.93

  2014年

亿元

23.16

22.27

22.61

1.91

5.31

  年均增速

%

21.9

16.7

21.6

34.7

28.7

机电装备

 

 

 

 

 

 

  2010年

亿元

101.36

78.43

94.13

7.31

16.89

  2014年

亿元

199.00

167.65

193.50

19.75

43.44

  年均增速

%

18.4

20.9

19.7

28.2

26.6

生物医药

 

 

 

 

 

 

  2010年

亿元

23.13

25.07

21.80

2.60

6.04

  2014年

亿元

40.28

61.18

38.50

6.93

13.45

  年均增速

%

14.9

25.0

15.3

27.8

22.2

新材料

 

 

 

 

 

 

  2010年

亿元

53.99

50.30

51.33

3.32

9.13

  2014年

亿元

111.76

93.39

104.54

3.98

15.41

  年均增速

%

19.9

16.7

19.5

4.6

14.0

新能源

 

 

 

 

 

 

  2010年

亿元

11.28

11.01

10.86

0.10

1.14

  2014年

亿元

26.20

20.26

24.00

0.62

4.39

  年均增速

%

23.4

16.5

21.9

57.4

39.9

节能环保

 

 

 

 

 

 

  2010年

亿元

2.24

2.65

2.26

0.17

0.41

  2014年

亿元

3.48

4.39

3.19

0.25

0.66

  年均增速

%

11.7

13.5

9.1

9.4

12.4

3. 分县区看,各县区均发展较快,分布较为均匀。一是 各县区“双高”企业均发展较快。2010-2014年吴兴区、南浔区、开发区、德清县、长兴县和安吉县“双高”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是12%、22.8%、8.7%、19.9%、18.9%和25.4%;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是18.5%、30.2%、6.8%、25%、21%和28.4%。与湖州市平均相比,除开发区和吴兴区略低外,其他县区基本上要高于湖州市平均(详见表3)。 二是 县区分布较为均匀。从企业家数看,湖州市“双高”企业分布较为均匀,吴兴区、南浔区、开发区、德清县、长兴县和安吉县分别是24家、38家、22家、25家、32家和26家;从增加值来看,南浔区占比居各县区首位,占比为40.8%;德清县和长兴县分列二、三位,占比为15.8%和13%;安吉县、吴兴区和开发区占比较小,仅为10.8%、10.7%和8.9%(详见图2)。

表3  湖州市及各县区“双高”企业发展主要指标对比情况

 

年份

工业总产值

资产总计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增加值

湖州市

2010

202.47

179.44

190.71

14.09

35.55

2014

403.89

369.14

386.35

33.44

82.66

年均增速(%)

18.8

19.8

19.3

24.1

23.5

吴兴区

2010

28.46

21.35

27.90

1.69

4.48

2014

44.54

49.30

43.98

4.38

8.84

年均增速(%)

11.8

23.3

12.0

26.9

18.5

南浔区

2010

78.61

62.29

74.26

5.29

11.75

2014

173.15

136.69

168.70

14.05

33.74

年均增速(%)

21.8

21.7

22.8

27.6

30.2

开发区

2010

23.81

33.13

22.67

2.49

5.69

2014

33.02

52.45

31.62

3.14

7.40

年均增速(%)

8.5

12.2

8.7

6.0

6.8

德清县

2010

23.43

19.68

21.12

2.15

5.34

2014

47.58

45.84

43.68

5.15

13.03

年均增速(%)

19.4

23.5

19.9

24.4

25.0

长兴县

2010

28.48

24.78

26.00

1.32

5.03

2014

56.73

48.06

52.02

3.59

10.76

年均增速(%)

18.8

18.0

18.9

28.6

21.0

安吉县

2010

19.68

18.21

18.75

1.16

3.27

2014

48.87

36.80

46.35

3.13

8.89

年均增速(%)

25.5

19.2

25.4

28.3

28.4

三、湖州市“双高”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主要特征

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增强,创新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力量。湖州市“双高”企业创新普及度相对较高,创新形式较为丰富,呈现出积极活跃的发展态势。

1. 创新投入稳步增长。 湖州市“双高”企业R&D经费支出由2011年的7.81亿元提高到2014年的15.28亿元,增加了7.47亿元,年均增速为25.1%,高于全部规上工业6.1个百分点。“双高”企业R&D投入强度(即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由2011年的3.24%提高到2014年的3.96%,年均提高0.24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双高”企业R&D经费支出主要集中在机电装备和新材料两个行业。2014年电子信息、机电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这六个行业R&D投入强度分别达5.43%、4.07%、4.7%、3.13%、3.77%和6.1%,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48%)(详见表4)。

表4  2014年分行业的R&D经费支出投入强度及2011-2014年年均增速情况

 

R&D经费支出(亿元)

R&D投入强度(%)

2011-2014年R&D经费支出年均增速(%)

 

 

全部规上工业

60.92

1.48

19.0

 

全部167家“双高”企业

15.28

3.96

25.1

 

电子信息

1.23

5.43

31.2

 

机电装备

7.88

4.07

26.9

 

生物医药

1.81

4.70

45.1

 

新材料

3.27

3.13

18.7

 

新能源

0.91

3.77

7.0

 

节能环保

0.19

6.10

15.6

 

2. 科技研发队伍不断壮大。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施创新驱动的主导因素,对于“双高”企业来说,研发人员是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的关键。2014年湖州市“双高”企业中科技活动人员6939人,其中研发人员(即R&D人员)6300人,比上年增长8.0%。从折合全时当量(即将每个R&D人员参与研发活动的时间进行合计)来看,2014年湖州市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4522人年,比上年增长13.7%。“双高”企业的研发人员无论是从实际人数,还是从参与研发的时间来看,均有较快的增长(详见图3)。

3. 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 企业申请专利数量是标志企业自主创新活跃度高低的重要指标。湖州市“双高”企业越来越重视利用专利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湖州市“双高”企业专利申请数由2011年的743件增加到2014年的1794件,年均增长34.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由2011年的168件增加到2014年的483件,年均增长42.2%。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由2011年的22.6%提高到26.9%,表明湖州市“双高”企业申请专利的技术含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期末有效发明专利数上,2014年末总有649件,比上年增加141件。

4. 研发机构稳步推进,创新平台作用显著。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不开展科技活动,企业将失去发展先机,企业研发机构是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基础,机构建设尤其重要。在相关创新政策的激励下,湖州市“双高”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工作稳步推进。2014年底,湖州市“双高”企业中有科技机构的企业130家,比2011年增加37家,占全部双高企业总数的77.8%,比2011年提高22.1个百分点。湖州市“双高”企业办研发机构140个,与2011年相比年均增长13%;科技机构人员3881人,年均增长18.8%;机构经费支出11.13亿元,年均增长29.7%;科技机构仪器和设备原价7.17亿元,年均增长41.3%(详见表5)。企业科技机构条件的改善,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表5   2011-2014年“双高”企业中研发机构情况比较表

   

单位

2014年

2011年

2011-2014年年均增长%

有科技机构单位数

130

93

11.8

期末机构数

140

97

13.0

机构人员合计

3881

2312

18.8

机构经费支出

亿元

11.13

5.1

29.7

机构仪器和设备原价

亿元

7.17

2.54

41.3

5. 新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结果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表现为推出改进的或全新的产品,即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和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研究开发活动。2014年,湖州市“双高”企业新产品产值达到242.34亿元,与2011年相比年均增长38.6%;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20.06亿元,与2011年相比年均增长36.5%,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57%,比重比2011年提高21个百分点。销售收入中新产品出口达31.99亿元,与2011年相比年均增长31.6%。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的上升显示出本市“双高”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详见表6)。

表6    湖州市“双高”企业新产品情况表

   

单位

2014年

2011年

2011-2014年年均增长%

新产品产值

亿元

242.34

90.93

38.6

新产品销售收入

亿元

220.06

86.54

36.5

      其中:出口

亿元

31.99

14.03

31.6

四、湖州“双高”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内部结构层次低,出口竞争力不强。一是 以传统行业为主,新兴行业发展滞后。从分行业数据来看,2014年湖州市“双高”企业实现增加值82.66亿元,但其中超过80%来自机电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这三大传统行业领域(合计实现增加值72.3亿元,占比为87.5%)。技术含量更高、知识密集程度更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行业规模较小,尚未形成集群效应。 二是 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出口竞争力不强。湖州市“双高”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中80%以上销售市场在国内,出口比重不断下降。2014年“双高”企业新产品出口额31.99亿元,与2011年相比年均增速为31.6%,低于新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速4.9个百分点;新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16.2%,下降到2014年的14.5%,降低了1.7个百分点。

2. 产学研合作增长缓慢,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不足。一是 产学研合作增长缓慢。当前,湖州市“双高”企业的研发活动仍然以独立研究为主,企业与外单位合作进展缓慢,产学研合作资金投入不足。2014年,湖州市“双高”工业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合计2.03亿元,同比下降12.2%,增幅比R&D经费内部支出低31.3个百分点。从构成来看,对境内研究机构支出1亿元,同比下降33.9%;对境内高等学校支出0.61亿元,同比下降7.0%。 二是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不足。尽管主要工业领域专利积累较多,但知识产权获得和运用能力不足仍是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因素。2014年末,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49件,其中已被实施的专利数278件,仅占发明专利总数的42.8%。

3. 高层次人才缺乏,研发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一是 高层次人才缺乏。从科技年报数据来看,2014年,湖州市“双高”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的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262人,比上年减少了61人,其占科技活动人员比例从上年的20.3%下滑到18.2%。高层次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企业科技创新的进一步突破。 二是 从科研机构情况来看,作为企业研发活动的主要载体,科研机构的从业人员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2014年“双高”企业中科技机构从业人员3881人,其中本科以上人员2268人,仅占58.4%,博士毕业、硕士毕业人员分别仅占1.3%和5.9%。

4. 政府科技扶持资金减少,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是 政府科技扶持资金减少。2014年湖州市“双高”企业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为2.87亿元,比上年下降19.6%,低于当年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增速38.7个百分点。政府扶持资金的减少,会直接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进一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是 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为了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推动科技进步,各级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但2014年科技统计年报数据显示,湖州市有165家“双高”企业开展了R&D活动,其中受到“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的企业为66家,占比仅为40%;167家“双高”企业中,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的企业有69家,占比仅为41.3%。

五、推动湖州市“双高”企业加快发展对策建议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随着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湖州市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将逐步增强,但同时仍面临增长动力转换、化解过剩产能压力较大等因素的不利影响。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双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以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1. 深化改革,激发湖州市“双高”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一是 营造有利创新的外部环境。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打破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减少差别待遇,加大各类企业的创新压力,促使企业通过改进技术和自主创新赢得市场竞争。 二是 完善融资机制,为企业创新资金的筹集拓宽渠道。根据对湖州市69家“双高”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分别有52.5%和22%的企业认为创新成本高、资金不足是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原因,因此,完善融资渠道,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进行。推动银行低息贷款项目,为具备一定资质和信用等级的企业提供创新贷款。针对企业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鼓励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创新项目,为“双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融资提供渠道。

2. 统筹资源,发挥市场配置作用。一是 统筹整合创新资源。加强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之间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破除条块分割,完善资助支持方式,解决科技资源配置“碎片化”问题。聚焦当前经济发展和工业领域的现实需求,组织实施好重大科技项目,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二是 健全资源共享机制。问卷调查显示,有61%和39%的企业认为缺乏人才或技术储备不足对开展创新活动有较大阻碍,建议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政府资金支持在建科技基础设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加大向企业的开放力度,积极探索有效模式,实现创新资源共享。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和集聚。

3. 协同发展,实现“产、学、研”深度战略合作。 从外部R&D经费投入结构看,2014年湖州市双高企业对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外部R&D经费投入为0.23亿元,与内部经费投入的比例仅为0.013:1。因此,仍需进一步深化湖州市产学研协作。 一是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建设。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原则,加强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和完善技术服务、技术评估、技术经纪及信息咨询等方面职能,有效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加强各行业协会的功能建设,发挥行业协会掌握企业情况、行业动态、技术发展方向等方面优势,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专家开展咨询服务活动。 二是 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加强政府科技投入力度,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强化创新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高水平研究机构建设,培育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相统一的协调发展机制。

4. 制度创新,促进企业全方位可持续发展。一是 加强政策支持。加强政府层面的制度创新,要出台鼓励企业创新的奖励制度和办法,积极推动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对培育中的“双高”企业在信贷投放力度、项目用地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二是 加强政策引导。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现有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引导作用,积极鼓励企业申报“研究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以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让湖州市的“双高”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的利好。同时政府要对于研发投入多、产出效益好的“双高”企业进行荣誉表彰和物质奖励,在湖州市范围内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