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分析

11.04.2016  17:28

     

   内容摘要: 海洋资源优势是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依托,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较为密集地提出要大力扶持和重点发展涉海产业,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同年7月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可见,海洋经济是浙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也是浙江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所在。 

  海洋经济是一个由多部门、多产业、多学科构成的综合而复杂的运行系统,不同部门、不同环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经济联系。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海洋经济内涵进行界定,利用宏观数据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编制浙江省海洋经济投入产出表,从产业关联、波及效应等角度分析海洋经济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和作用大小;在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优先发展海洋产业的顺序,为制定浙江海洋产业政策、确立产业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投入产出  关联效应  波及效应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海洋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沿海国家和地区不容忽视的新经济力量。浙江省具有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海洋经济的潜力非常巨大。据初步核算,2014年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758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4.3%,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海洋经济是一个由多部门、多产业、多学科构成的综合而复杂的运行系统,不同部门、不同环节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经济联系,准确地了解和把握这个系统需要借助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投入产出分析法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它以棋盘式平衡表的方式反映、研究一个经济系统各个部分之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本研究在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海洋经济内涵进行界定,利用宏观数据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浙江海洋产业部门再划分的基础上,编制投入产出表,从产业的直接与间接贡献、产业关联、波及效应等角度分析海洋经济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为制定浙江海洋产业政策、确立产业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一、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海洋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海洋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一)海洋经济总体发展呈现增长态势

  近十年来,浙江省海洋经济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2004年,全省海洋及相关产业总产出为4408.95亿元,到2014年已经增长到19655.05亿元,10年间名义增长3.5倍。海洋产业增加值也逐年递增,从2004年的1472.52亿元增至2014年的5758.2亿元,名义增长了2.9倍。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004年占比12.6%上升到2014年14.3%,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二)海洋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二、三产业占绝对优势 

  2014年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为5758.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为427.55亿元、2262.60亿元和3068.05亿元,比上年增长4.1%、6.9%、6.5%,海洋经济三大结构比例为7.4:39.3:53.3,呈“三、二、一”模式。 

  (三)产业集中度持续下降,行业差异显著,形成多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海洋第一产业中远洋渔业发展迅速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产量产值均取得突破性增长。2014年产值达到42.7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5%,我省远洋渔业产量占全国产量近30%,居全国之首,成为渔业经济增长新亮点。 

  海洋第二产业总体增速放缓明显,各行业增速差异显著。2014年,涉海工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达到9199.01亿元和1865.86亿元,比上年增长5%和5.3%,海洋工程建筑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2020.48亿元和39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和14.7%。海水利用、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增速回落明显,海水利用业增加值526.73亿元,增长0.65%,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增加值332.86亿元,下降2.56%。 

  海洋第三产业一直占据半壁江山,但受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影响,开始出现分化。海洋批发与零售业、涉海服务业增速出现大幅度下滑,2014年,我省海洋批发零售业增加值295.48亿元,比上年增长4.3%,增幅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海洋服务业增加值1523.49亿元,增长5.2%,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滨海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4年增加值达到887.77亿元,增长9.3%,接待国内游客人数31838.66万人次,增长19.4%。2014年下半年,受国际成品油价格大幅下降利好影响,海洋交通运输业效益提高明显,增加值为361.31亿元,同比增长7.4%。 

  (四)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多元化发展,投入产出效果显现 

  海洋设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增长快于海洋工业,高能耗行业比重下降。2014年,海洋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为451.61亿元,比上年增长9.77%,独立自主建成了高尖端海洋生产加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业增加值为65.98亿元,增长9.9%,占全国的25%左右。 

  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4年,洋电力业增加值为9.01亿元,比上年增长46.3%,海洋风力、潮汐能年发电量达到7.5亿千瓦小时,在建海洋电力项目预计装机容量64.21万千瓦;海水淡化能力提高到13.9万吨/日,比上年增长18.8%。 

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兴海,2014年海洋科研机构经常性费用收入列全国第四位,海洋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了2.4%;政府资助经费超过2.5亿元,获得国家级经费支持2.8亿元。2014年,全省共完成省级海洋相关重大关键与共性技术研究发展项目70余项,实施省内外技术转让1300余项,海洋技术性收入达25亿元,海洋科技投入产出增效开始显现。 

  (五)7大沿海城市海洋经济差异化发展 

  受到自然因素和地理因素的影响,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2014年,宁波海洋生产总值为1213.03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市,对国民经济贡献达到15.94%,温州海洋经济产值为726.2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6.88%,而舟山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贡献更是达到69.8%,三市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海洋经济对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带动分析 

  由于现行投入产出表中没有单独的海洋经济部门,本研究明确海洋经济业务内容,重新归类并从其他产业中剥离海洋经济产业,构建包含16部门的2012年海洋经济投入产出表,并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见附录1)。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海洋经济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一)浙江省海洋经济的贡献分析

      1.海洋经济产业直接增加值

  2012年,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直接创造的增加值为4555.7亿元,增加值系数达到0.38,对全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海洋经济各产业的直接贡献呈现三、二、一模式,与我国现行的海洋产业结构发展特征相同,也与浙江省产业结构发展步伐一致。 

  海洋农林业及服务、海洋批发与零售业、海洋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盐业和海洋服务业有着较大的增加值系数,且显著高于整个海洋经济产业的平均水平,较少经济投入产生较高经济产出,而最具海洋特征的海洋渔业和海洋盐业,虽然其直接增加值较低,但却有着较高的增加值系数,加大其产业投入促进产出增加,能够大幅提高其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表1  2012年浙江海洋经济直接增加值和剥离系数测算表

 

海洋产业产出构成比例

海洋产业产出(亿元)

产业总产出(亿元)

产业增加值(亿元)

产业增加值率

直接增加值(亿元)

剥离系数

 

⑤=④/③

⑥=②*⑤

⑦=⑥/④

X1

0.04

484.53

687.05

393.9

0.57

277.8

0.7052

X2

0.0369

446.87

475.6

90.02

0.19

84.586

0.9396

X3

0.0039

47.403

226.48

62.75

0.28

13.133

0.2093

X4

0.0003

4.1406

48.738

24.41

0.5

2.0734

0.085

X5

0.0518

627.1

6615.2

1416

0.21

134.26

0.0948

X6

0.012

145.43

1173.3

371.6

0.32

46.061

0.1239

X7

0.0005

6.0018

4310.2

2419

0.56

3.3686

0.0014

X8

0.129

1564.1

180.79

52.64

0.29

455.4

1.0000

X9

0.0695

840.98

1013.55

205.2

0.2

170.29

0.8297

X10

0.124

1496.1

9098

1865

0.21

306.7

0.1644

X11

0.0963

1165.4

3261.7

997

0.31

356.23

0.3573

X12

0.156

1883.7

7786.2

1560

0.2

377.43

0.2419

X13

0.0105

127.2

1971.6

1424

0.72

91.89

0.0645

X14

0.0289

349.92

5466.7

3618

0.66

231.58

0.064

X15

0.09

1089.2

2093.5

873

0.42

454.2

0.5203

X16

0.151

1821.3

11558

5699

0.49

898.09

0.1576

合计

1

12099.38

55966.6

21073

0.38

4555.7

0.2162

      注1:在浙江省海洋局的统计核算口径中,海水利用业包含了火电、核电和海水淡化,其业务活动归属于浙江省投产产出表中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水的生产和供应两个产业部门,而海洋局又有独立核算了海洋电力业的产出。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无法火电和核电与海水淡化业的产出,在剥离系数测算中,海水利用业在投入产出表中的归属产业只设定了水的生产和供应部门,导致剥离系数大于1,因此假定海水利用业剥离系数为1。 

  注2:表中x1-x16分别为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海洋农林业及服务、海洋批发与零售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和海洋服务业。

      2.海洋经济产业间接增加值

  2012年浙江省海洋产业间接增加值为1757.2亿元,占浙江省GDP的5.07%,是直接增加值的38.6%,海洋产业完全增加值高达6313.9亿元。 

  海洋服务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批发与零售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所占比重较大,而海洋矿业、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洋盐业的比重较低,整体呈现三、一、二的产业结构模式,与直接增加值占比排序相比较,虽然海洋第三产业对经济的直接与间接的贡献都是最大,但在间接贡献中,所属第三产业的产业数明显高于直接贡献。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引致的产业效益增值空间巨大,因此,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合理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有助于浙江省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表2  海洋经济产业间接增加值和产出乘数

相关行业分类

间接产出值

(亿元)

增加值系数

间接增加值

(亿元)

产出乘数

海洋渔业

213.43

0.57

121.66

1.57

海洋水产品加工

60.811

0.19

11.554

1.19

海洋矿业

62.64

0.28

17.539

1.28

海洋盐业

4.0741

0.5

2.037

1.5

海洋化工业

847.92

0.21

178.06

1.21

海洋生物医药业

98.364

0.32

31.477

1.32

海洋电力业

400.57

0.56

224.32

1.56

海水利用业

97.829

0.29

28.371

1.29

海洋船舶工业

317.33

0.2

63.466

1.2

海洋工程建筑业

45.62

0.21

9.5802

1.21

海洋交通运输业

477.18

0.31

147.92

1.31

海洋设备制造业

561.93

0.2

112.39

1.2

海洋农林业及服务

139.36

0.72

100.34

1.72

海洋批发与零售业

268.66

0.66

177.31

1.66

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

150.2

0.42

63.086

1.42

海洋服务业

878.32

0.49

430.38

1.49

合计

4624.2

0.38

1757.2

1.39

      3.海洋经济产业的产业乘数

  产业乘数是指海洋经济产业的全部增加值与直接增加值的比值,即海洋经济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可以拉动国民经济增加若干个单位的产出,反映海洋经济的产业拉动作用。 

  2012年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的产出乘数高达1.39,也即是2012年海洋经济产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能够拉动其他非海洋经济产业增加0.39个单位的产出,可见海洋经济产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 

海洋产业的产业乘数排序呈现一、三、二结构模式,第一、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效率显著优于第二产业。值得注意的是,高于整个海洋经济产出乘数的7个产业分别为海洋农林业及服务、海洋批发与零售业、海洋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盐业、海洋服务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第一产业的所有产业位于第一梯队,其对经济的拉动效率最高,而第三产业的海洋批发与零售业和海洋服务业的业务活动内容与第一产业产品息息相关,作为其他产业发展基础的第一产业在整个海洋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剥离系数的经济分析 

  剥离系数测量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在该产业全社会增加值中的份额,用来衡量海洋经济产业在各相关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和贡献程度。 

  2012年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的剥离系数为0.2162,五分之一强的全社会产业增加值是由海洋经济产业引致产生,海洋经济产业对其相关产业的贡献较大。 

  海洋水产加工品、海洋船舶工业、渔产品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的剥离系数大于0.5,这意味着这些产业对其归属产业的发展具有起着决定性的拉动和辐射作用;而海洋化工业、海洋盐业、海洋农林业及服务和海洋批发与零售业的剥离系数均小于0.1。如海洋化工业的剥离系数为0.0948,海洋化工业的发展较弱,浙江省较长的海岸线为海盐的生产提供了条件,而海盐又是作为烧碱、盐酸、结晶氯化铝、次氯酸钠和液氯生产的主要原料,因此,加大海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提高海洋化工业的产出,还能促进海洋盐业的发展。 

  (三)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的关联效应分析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即产业部门间存在的相互消耗和提供产品的关系或投入产出关系。

      1.投入结构的关联效应

  消耗系数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来反映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和产业结构变动。直接消耗系数揭示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的强弱,完全消耗系数不仅反映了各部门之间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还反映了各部门之间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 

  直接消耗系数较大的海洋产业为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设备制造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化工业和海洋船舶工业。其中,海洋水产品加工的直接消耗系数最大,达到0.8402,即海洋水产品加工每产出1万元的产品和服务,需要其他产业直接投入0.8402万元,其中最大投入的产业是海洋渔业投入(0.5172万元)和海洋服务业(0.1169万元),由于海洋水产品的生产投入是海洋水产品和劳动力,与这两个产业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较密切,对其直接依赖或牵引作用大。而海洋盐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渔业和海洋农林业及服务等产业产品的生产主要来源于海洋自然资源,对其他产业的直接依赖程度较低,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不密切,因此直接消耗系数也较小。具体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密切的为:海洋渔业与海洋服务业、海洋水产加工品与海洋渔业、海洋矿业与海洋电力业、海洋盐业与海洋服务业、海洋化工业与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与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与海洋服务业、海水利用业与海洋电力业、海洋船舶工业与海洋设备制造业。 

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矿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海洋化工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均大于0.9,这些产业对海洋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具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对它们的需求拉动作用非常大,而海洋电力业、海洋批发与零售业、海洋农林业及服务和海洋船舶工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均小于0.4,对海洋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具有很低的依赖关系,对它们的需求拉动作用也较小。

表3 2012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消耗系数和分配系数

产业

直接消耗

系数

完全消耗

系数

直接分配

系数

完全分配

系数

海洋渔业

0.4267

0.4459

0.4666

0.554

海洋水产品加工

0.8402

1.1422

0.1432

0.173

海洋矿业

0.7229

1.1134

0.8182

1.2716

海洋盐业

0.4992

0.5638

0.8437

1.6128

海洋化工业

0.7859

0.9609

0.9215

2.5546

海洋生物医药业

0.6833

0.9659

0.5777

1.0976

海洋电力业

0.4387

0.3601

0.7082

1.2338

海水利用业

0.7088

0.7258

0.1193

0.1376

海洋船舶工业

0.7477

0.7581

0.378

0.617

海洋工程建筑业

0.795

0.3623

0.0327

0.0386

海洋交通运输业

0.6943

1.1351

0.4856

0.8641

海洋设备制造业

0.7996

0.511

0.3016

0.4503

海洋农林业及服务

0.2776

0.269

0.9103

1.6723

海洋批发与零售业

0.3382

0.3598

0.7229

1.1286

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

0.583

0.6253

0.1528

0.196

海洋服务业

0.5069

0.4783

0.5199

0.7996

      2.产出结构的关联效应

  分配系数从产出角度来体现产业之间的直接和间接技术经济联系,度量产业产出的流向和比重,反映出产业的发展受其他产业的影响和制约程度。直接分配系数越大,说明其他产业对海洋产业的直接需求越大,海洋产业的直接供给推动作用越明显。完全分配系数越大,说明海洋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越大,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越大。 

  我省直接分配系数较高的海洋产业分别为海洋化工业、海洋农林业及服务、海洋盐业和海洋矿业,其直接分配系数均达到0.8以上,这些产业产出1万元产品和服务,其中将作为中间品投入其他产业的总和均在0.8万元以上,海洋经济的发展受这些产业的影响和制约大,其生产需求直接影响到海洋经济产业产品的生产,对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直接拉动作用大。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海洋水产品加工和海洋工程建筑业的直接分配系数较小,这些产业产出1万元产品和服务作为中间品投入其他产业的总和均低于0.2万元。 

海洋化工业、海洋农林业及服务、海洋盐业、海洋矿业、海洋电力业和海洋批发与零售业完全分配系数较大,这些产业对整个海洋经济部门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持作用;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的完全分配系数较小,这些产业的产出万元产出中仅有不到10%投入到海洋经济中,产生了较弱的推动作用。 

  (四)浙江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分析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该系数大于1,表示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生产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反之亦然。影响力系数越大,拉动作用越大。 

  感应度系数反映当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即需要该部门为其它部门的生产提供的产值量。感应度系数大于1,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反之亦然。 

表4 海洋经济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

                                    系数项

行业部门

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系数

海洋渔业

0.8639

0.9456

海洋水产品加工

1.28

0.6947

海洋矿业

1.2628

0.7991

海洋盐业

0.9344

0.7365

海洋化工业

1.1716

1.9687

海洋生物医药业

1.1747

0.7978

海洋电力业

0.8127

1.2545

海水利用业

1.0312

0.6846

海洋船舶工业

1.0505

0.9601

海洋工程建筑业

0.814

0.6257

海洋交通运输业

1.2758

1.3046

海洋设备制造业

0.9029

1.0784

海洋农林业及服务

0.7582

0.8884

海洋批发与零售业

0.8125

0.9145

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

0.9711

0.7257

海洋服务业

0.8833

1.6207

  我省海洋经济产业中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矿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化工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水利用业的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但其他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均小于1,它们的影响力程度共同决定了海洋经济产业综合影响力系数略小于1(0.9847),海洋经济产业部门生产对社会其他部门生产的波及影响程度略低于社会的平均波及和影响水平,但相差不大,反映出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生产的拉动作用近似等于社会平均水平。 

  海洋经济产业中海洋化工业、海洋服务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电力业和海洋设备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而其它部门的感应度系数略小于1,其综合感应度系数值为1.0504,大于1,这表明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都增加1万元,海洋经济产业产出将增加1.0504万元,海洋经济产业受到的感应程度相对大于社会平均水平,也就是各部门的较快发展对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的拉动作用大于其对社会所有产业的拉动的平均水平。 

      三、对策与建议

  (一)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契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聚 

  当前,国家将新兴海洋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创新基地与平台政策等方面将会进行支持,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海水利用工程、海洋能开发项目和深海资源开采工程等将予以资金引导,对海水淡化水、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等产品实行价格补贴。浙江要抓住机遇,快速部署:首先要切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海洋清洁能源、海洋勘探开发服务、港航物流服务为重点发展领域,全力扶持船舶、水产、海运等主导产业,延伸船舶制造产业链,做大做强海工、竣工船舶配件配套产品生产和研发,并加快培育融资租赁等新兴产业。其次要培育发展海洋产业集聚区,探索形成产业集聚的新模式。完善海洋产业园区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构筑良好投资环境,鼓励科研院所入园创业,引导涉海企业、项目向园区和基地集中,提升园区和基地竞争优势,从而形成新的海洋经济增长极。第三,依托优势区域,加快培植配套产业链,推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关联集聚,强化园区和基地内企业之间的关联效应,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促进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性强的配套项目发展,做长做强产业链。 

  (二)重视人才培育和海洋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实施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先导战略,首先要加快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为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其次着眼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结合浙江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瞄准海洋新兴产业链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关键环节,重点发展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高端环节,提升海洋新兴产业整体水平;第三是攻克关键技术,抢占技术制高点。选择具备突破条件的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加强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技术合作,联合开展生物医药、邮轮游艇、工程装备、海水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第四,要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拉动海洋经济有效投资。今后我省将重点扶持8大现代海洋产业,培育建设海洋特色产业基地,每年滚动实施海洋经济重大项目。通过推进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拉动海洋经济项目投资持续增长。最后要建立海洋技术创新体系。优化整合创新资源,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海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化激励机制,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打造从技术研发、企业孵化、产业集聚集群到创新集群的一整套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三)坚持陆海统筹,妥善处理海洋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坚持海陆统筹、联动发展,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原则。通过产业联动,促进海陆地区在产业布局、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处理好以海洋资源为基础的海洋产业间的发展关系和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临海化工、钢铁等产业间的发展关系。同时,海洋与陆域的生态环境互为影响、不可分割。海洋海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保护海洋生态不仅靠沿海及海岛地区,还要靠陆域地区联动、共同做好保护工作,在海洋资源环境合理承载能力范围内,对我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我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课题负责人:苏为华(浙江财经大学) 

                                                                                            课题组成员:陈玉娟、李时兴、李伟、 

                                                                                                                    张崇辉、虞佳妮、金良家 

                                                                                              执  笔  人:陈玉娟,李时兴 

附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