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扶贫办主任座谈会汇报材料5

21.06.2016  16:33


          近年来,我县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省委、省政府加快26县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巩固“消除4600”成果,紧紧围绕“两美”青田建设目标,深入实施“深化接轨温州,打造世界青田,建设幸福侨乡”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守住不把绝对贫困现象带入“十三五”的底线,努力实现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一、当前工作

          (一)坚持生态立农,切实推进精品农业发展。 一是做大做强特色生态农业。 围绕“油茶抓基地、杨梅抓营销、田鱼抓品牌”思路,加快三大主导产业发展,为全县农业长足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积极引导发展城郊蔬菜、高山花果、中草药等“短平快”种植项目,以多样化发展格局推动全县农业整体增量增效。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巩固“消除4600”低收入农户的发展项目。 二是积极扶持农村生态旅游业。 发挥青田农村自然风光、欧陆风情、历史文化底蕴等特色资源优势,推进观光旅游、养老养生、运动休闲、文化创意、农家农事参与等休闲旅游产业,探索推进农家乐连片连线的发展格局。 三是不断壮大经营主体。 结合生态农业开发,发挥“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的奖补激励作用,扶持低收入农户开发农业项目,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吸纳低收入农户,形成“项目+公司+基地+低收入农户”的产业扶贫脱贫机制。如,我县舒桥乡通过引入合作社发展百合、元胡等中药材种植,通过企业保底回购和技术指导,带动当地王岙、叶店、叶村、道彭村等扶贫重点村的低收入农户就业和产业发展。为巩固“消除4600”、提升农户收入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吸纳低收入农户1000余户。

          (二)围绕产业富民,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一是培育壮大农村来料加工业。 紧抓“省扶持山区经济发展资金”政策契机,加快实施来料加工“集中发展、扩量提质、转型升级”三个行动计划,重点致力于培育和提升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扩大从业者规模,通过加强技术培训、特色培育,提高县内来料加工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来料加工业向集聚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二是深入实施 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 抓好公办职业技术院校的免费职业培训工作,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培训机构,完善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并落实定向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和残疾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举措,不断提升低收入农户就业、创业能力。2016年上半年,累计为低收入群体特别是为“巩固4600”群体提供烹饪、服装、石雕等职业技能免费培训219人次,提供岗位34个;成功转移就业252人。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业。 继续整合青田县特色农村产品,围绕“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力促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围绕“浙商回归工程”,促成一批成功青籍电商回乡投资创业,促进青年人才及电商人才回归,带领一批青年到农村、社区、学校去,拓展农村线下市场。进一步完善培训见习体系,更加注重打造电商活动品牌,营造创业氛围,不断完善专项扶持政策,加大农村青年创业的扶持力度。

      (三)坚持强化统筹,推进异地搬迁促脱贫。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生态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一是提高对 4600 的补助标准。 对原“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实行“整体搬迁补助标准每人提高2000元、零星搬迁补助标准按其他同类性质整体搬迁执行”的特殊政策,不断增强政策补助的针对性和引领作用。2016年上半年,全县整体搬迁小规模自然村11个、417人,其中原“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搬迁39人。 二是加快安置小区建设。 结合“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环境整治,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旧村改造、危旧房改建,不断提升人口、产业、要素的集聚能力,全力推进扶贫安置小区建设,现目前我县第一个集中安置小区腊口农民安置小区已完成十幢房屋内外墙粉刷、自来水、门窗安装等主体建设,小区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协调推进中,小区共安置农户330户1312人;另一个船寮农民安置小区现已完成招投标的前期准备工作,预计可安置异地搬迁农户110户400余人。

          (四)围绕创业创新,营造低收入农户增收社会合力。 一是 扎实开展 结对帮扶。 持续开展县领导联系贫困户制度,纳入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一联八”机制,发挥领导带头扶贫的示范作用。全面建立“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机制,按照现金帮扶、带动创业帮扶等“一类一政策”要求,全面巩固“消除4600”成果。同时,大力开展“百个侨团助百村,千名华侨扶千户”、“百名青商结百村”等系列活动,推进华侨、企业与低收入农户结对,重点帮助解决原“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劳动力转移和生产发展。 二是加大村级互助会的扶持力度。 以村级资金互助会为载体,通过“政府配资入股、农户分红受益”的模式,积极鼓励和支持低收入农户参与互助会,在增加农户受益的同时,帮助农户解决临时资金困难。2016年,我县计划安排80万扶持资金,对有参与互助会意愿的原“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进行全额配资入股,每户配资不超过1000元;对有参与互助会意愿的非“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政府采取“一比一”的方式进行配资入股,每户配资不超过1000元。

              二、下步工作及“十三五”举措打算

              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策部署为总揽,抓纲带目、补齐短板,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抓好当前,谋划好“十三五”发展,确保“两不愁三保障”。重点帮助低收入人群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切实把扶贫扶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继续加大投入,加强机制创新,补齐工作短板,不断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成效。

            (一)巩固“消除4600”成果。对2015年已经消除的原“4600元以下”人口,进一步加强增收载体建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异地转移、产业帮扶、金融定向、结对帮扶等各种有效措施,为脱贫后的农户增收再扶一把、再送一程,努力实现低收入农户稳步增收目标。在“十三五”期间,彻底消除致贫因素,降低脆弱性,增强抗逆力,防止新的致贫与返贫现象,不断提升以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实现持久脱贫。

            (二)抓好加大农民异地转移搬迁力度。围绕新一轮异地搬迁五年规划,加快高山、远山、库区和地质灾害影响区等群众向县城、集镇搬迁集聚,做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作,确保隐患点应搬尽搬。进一步借势而上,完善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年实现异地搬迁2000人,其中整村搬迁1200人。“十三五”期间,完成农民异地搬迁9000人,其中整村搬迁8000人。切实加大安置力度,继续做好腊口安置小区和船寮安置小区项目建设的相关工作。结合安置地特色,利用安置资源积极发展“房东经济”、“门店经济”和“农家乐经济”,助推搬迁农户的自我发展和新家园建设。

            (三)继续推进产业开发和金融扶贫。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抓手,以农村“新三宝”开发为新引擎,以金融信贷为支撑,发挥已发放的3.6万张丰收爱心卡的身份识别、小额信贷、资金结算等作用,在授信额度内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免担保的小额信贷,全年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000万元。在“十三五”期间新增村级资金互助会20个,扶持产业发展项目750个,到2020年,发展来料加工者4.5万人,年度发放来料加工费5亿元。扶持低收入农户创业就业,支持农民合作社以多种形式吸纳低收入农户参股入社,扶持扶贫合作社发展壮大,不断扩大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渠道。

          (四)继续创新社会扶贫方式。落实对结对村的帮扶举措和帮扶资金,建立健全精准对接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扶贫方式,在“十三五”期间,我县将发挥华侨、青商的独特作用,全面实施“发挥侨力助推扶贫‘十百千万工程’”,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十个领域开展帮扶工作,百个海外侨团结对县内百个行政村,千名华侨结对帮扶千户困难农户工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体系,不断提升扶贫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