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园区)发展良好集聚能力增强——十二五”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分析之十七

05.06.2015  11:04

     

  自1984年建立第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至2010年浙江已有116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园区)[1]。“十二五”以来,开发区(园区)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集聚水平逐步提高,技术创新和生态化建设发展较快。 

  一、开发区(园区)发展成效显著 

  (一)经济能级持续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1. 工业生产增速高于全省,经济效益提高较快。 2013年,开发区(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3200亿元,比2010年增长64.4%,年均递增18.0%,比全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幅高8.4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的51.4%。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612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200亿元,税收1413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37.6%、36.1%和39.9%,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幅高20.3、23.9和14.0个百分点;上交税收占全省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20.5%和37.2%。 

   2.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企业投资量质并举。 截止2013年底,开发区(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历年累计8917亿元,其中,2011-2013年累计4691亿元,占历年累计投入的52.6%;入园企业投资额历年累计39332亿元,2011-2013年累计19596亿元,占历年累计投入的49.8%。内外资量质并举,实际到位内外资创历史新高。2013年,实际到位内资2407亿元;实际到位外资92.8亿美元,占全省的65.5%。2013年,开发区(园区)共有外资及港澳台企业12603个,占全部入园企业的7.5%。外商增资热情较高,2013年增资企业372家,其中二次增资企业92家,增资额合计31.7亿美元。2013年,开发区(园区)共引进浙商回归项目937个,内外资项目分别为664和273个,项目总投资1569亿元。 

   3. 进出口增长快速,份额占全省半壁江山。 2013年,开发区(园区)进出口总额167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和进口额为1150亿美元和520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49.7%、46.2%和59.8%。工业出口交货值7372亿元,比2010年增长42.5%,年均递增12.5%,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增幅高10.7个百分点。 

  (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集聚水平逐步提高 

   1. 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 2013年,开发区(园区)入园企业数达16.8万家,其中,工业企业9.6万家,占57.1%。生产性服务业、楼宇经济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物联网产业、现代物流产业及新能源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相继落户,百亿企业,千亿园区陆续涌现。2013年,开发区(园区)共引进总部项目67个,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加盟入驻,引进单项资金投入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668个,世界500强企业32个,注册资本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305个。年营业收入在亿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5574家,百亿元及以上的28家,10-100亿元的552家,1-10亿元的4994家。产值超过百亿元的开发区(园区)有88家,占到80.0%。其中,产值超千亿的开发区(园区)有9家,最高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值达2084亿元。 

   2. 主导产业集聚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2013年,开发区(园区)第一主导产业集聚度平均为42.5%。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引进高优新项目,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2013年,开发区(园区)亩均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21万元,比2010年增长58.1%,杭州为最高,达561万元/亩。 

  (三)研发基础愈益扎实,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1. 研发投入和平台建设并举,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2013年,开发区(园区)工业企业技术成果引进费用123亿元,比2010年增长71.3%,研究开发费用投入534亿元,比2010年增长87.7%。至2013年,开发区(园区)共建设服务中心(孵化器)建筑面积322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加28万平方米,增长9.5%;共集聚3319家企业研发中心,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分别有81家和1625家。 

   2. 创设平台营造环境,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以来,通过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和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创新资源,建设投用各类创新平台,从而营造科技创新的软硬件环境,激励企业不断创新发展,新产品产值快速增长,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2013年,开发区(园区)直接从事研究开发人员22.1万人,比2010年增加7万人,增长46.4%;专业技术人员70.6万人,比2010年增加15万人,增长27%。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10372亿元,比2010年增长87.8%,占营业收入的24.3%。工业企业人均总产值76.9万元,比2010年增长24.5%。 

  (四)园区循环经济稳步推进,生态化建设特征明显 

   1. 资源化水平有所提高。 2013年,开发区(园区)工业重复用水量53.3亿吨,比2010年增长42.1%,工业重复用水率为71.4%。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为2109万吨,比2010年增长89.5%,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为55.8%;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为1501万吨,处置率为39.7%;工业固废处理率为95.5%。利用余热发电221亿千瓦时。   

   2.再利用能力增强。 2013年,开发区(园区)共有静脉企业175家,年工业总产值548亿元,比2010年增长1.94倍。这些静脉企业共购进垃圾和废弃物656.8万吨,比2010年增长68.8%。其中,从园区内购进废弃物247.6万吨,比2010年增加1.13倍,占废弃物总购进量的37.7%,占比比2010年提高7.9个百分点;从国外购进废弃物为122.1万吨,占废弃物总购进量的18.6%。   

   3.资源使用减量化明显。 2013年,开发区(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耗水量为30吨,比2010年下降17.1%;万元产值电耗为277.5千瓦时,比2010年下降8.4%;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耗为0.168吨标煤。纺织、医药、石化、火力发电、冶金、建材、造纸等循环经济特征较为明显的七大行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4 .环境治理关注度有所提高,治理能力增强。 2013年,63.3%的开发区(园区)共有污水处理厂106家,共处理污水13亿吨。有污水处理能力的企业,共处理污水6.7亿吨,比2010年增长31.4%。污水处理率为76.1%。其中,污水处理率95%以上的开发区(园区)有33家,占30.3%。据调查的1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3年共收集工业废气94.7万吨;其中,主要收集物为颗粒物的企业17家,为二氧化硫的企业50家,为氮氧化物的企业8家。2013年,开发区(园区)共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企业721家,被淘汰企业年产值142亿元。2013年,71.6%的开发区(园区)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3684家新入园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二、开发区(园区)创新发展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开发区(园区)如何全面深化改革,谋求新思路、应对新挑战、创造新优势,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更好地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面临更大挑战。 

  (一)规模小、结构层次低、产业雷同问题突出 

   1. 经济规模仍然偏小,缺乏“航母”领航。2013年,开发区 (园区)平均工业总产值393亿元,其中,产值不足100亿元的占两成,不到500亿元的占四分之三,最高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次跨入2000亿元行列。而同期武汉开发区为4160亿元,广州开发区5116亿元,天津开发区8050亿元。 

   2. 结构层次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地区差距较大。 近年来,尽管引进服务业项目较多,但服务业尤其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低,利用外资明显滞后,行业层次总体还比较低,对先进制造业支撑力较弱,推力还不够,制约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开发区产业竞争力缺乏,发展后劲乏力。无论是从服务业引进个数还是资金流向看,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湖州、嘉兴和绍兴等地,而衢州、舟山和丽水等地的开发区(园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项目比较缺乏,尤其是研发设计、现代物流和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3. 产业雷同问题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力较弱。 尽管我省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同类或配套企业逐步向开发区(园区)集聚集中,形成了一批装备、新材料、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开发区(园区)。但与国内先进开发区(园区)相比,总体上开发区(园区)特色产业优势还不够突出,特色高新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雷同问题突出,龙头企业带动力较弱。传统产业遭遇制约之痛,转型升级任务较为艰巨,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提升。 

  (二)创新体系尚不健全,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1. 园区之间创新能力不均衡。 从园区整体创新能力看,国家级好于省级,开发区好于工业园区,杭州宁波等开发建设较早的园区创新能力相对较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还不够多,一些中小企业间相互模仿“搭便车”,资金和技术实力较为薄弱,有危机感却又显得无奈。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突出表现在企业原创性、自主性产品少,产品开发能力较弱。 

   2. 创新体系尚不健全,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近年来,在有关政策的推动和各部门的努力下,开发区(园区)创新能力明显得到提升,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新强省、稳增长促转型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看,公共研发、检验监测、信息共享等平台建设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多头管理现象突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开发区(园区)范围交叉,既有同一区域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现象,也有一个功能区块上存在多个管理主体的情况。社会管理职责快速扩大,存在管理体制回归迹象。随着整合提升发展战略的实施,空间范围扩大,特别是一些由乡镇管理的工业功能区相继并入,社会主体日益多元化,开发区在经济社会方面承担的事务日益繁重,难以专注于园区内开发和经济发展,原有的精干、高效的管理架构面临膨胀的压力。区内与区外、条条与块块、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未彻底理顺。 

  (四)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产城融合压力渐增 

  受区位、经济基础、资源等因素影响,开发区(园区)之间的发展差异性较大。2013年,从各市开发区(园区)工业总产值规模看,宁波8636亿元,全省最高,占全省的20.0%;杭州7417亿元,居第二,占17.2%;绍兴、嘉兴分别为6101和6098亿元,均占14.1%;排在后列的丽水、舟山和衢州分别为1399、969和845亿元,占3.2%、2.2%和2.0%。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五)环境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监管缺乏长效机制 

  在治理污染源方法的选择上,仍有不少开发区(园区)存在重“末端治理”轻“源头治理”的不良倾向。2013年开发区(园区)问卷调查数据显示,69.7%采用“源头治理”,47.7%采用“中间利用”,64.2%采用“末端治理”。2013年,清洁生产企业平均比率为14.8%,还有6家开发区(园区)没有一家被省级认定的清洁生产企业。 

   三、对策建议 

  “十二五”以来,开发区(园区)在培育大企业构筑大平台招引大项目集聚大产业的战略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有力地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围绕“八八战略”和“两美浙江建设”,从我省资源环境特点出发,以加快转型升级和优化提升为目标,需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集约利用土地,推进产业集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对开发区(园区)现有土地的整合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盘活存量土地。完善低效用地退出机制,加大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情况考评力度,建设一批集约用地示范园。引导和支持大产业大项目向以国家级各类开发区、省级产业集聚区为主体的核心主平台集聚。 

  二是打造核心竞争力,推动整合优化提升。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优化调整开发区产业结构和布局,以提质增效升级为核心,协调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施大产业、大项目带动战略。因地制宜确定重点领域,避免同质竞争,推动产业集聚、错位发展。 

  三是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推进功能平台建设。推进企业制造业服务化,促进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头攀升。进一步完善研发、物流、检测、信息等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功能。 

  四是突出绿色发展模式,加快园区生态改造步伐。全面推进开发区(园区)循环化、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鼓励创建低碳园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构建环境管理和监督机制。 

  五是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全面优化各类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一个发展平台、一个管理主体、一套班子队伍的管理体制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加大对开发区简政放权力度,在优化办事流程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省地方统计调查局二产处  董琳) 

 

 

  

  [1]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园区)不含旅游度假区,文本中简称开发区(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