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03.02.2015  12:06

     

  2014年,我省围绕“四换三名”工程,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主动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全年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6%左右,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十二五”前四年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17.6%,为顺利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全社会节能成效明显 

  2014年,全社会能耗低速增长,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 

   1 .全社会能耗低速增长,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初步测算,2014年全社会能耗保持低速、平稳增长态势,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和全年能耗同比分别增长0.8%、0.2%、0.1%和1.1%;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和全年单位GDP能耗同比分别下降5.7%、6.5%、6.8%和6%左右,均为“十一五”以来较好水平。 

   2. 全社会用电低速增长,生活用电下降。 得益于我省有力的节能降耗措施,全社会用电低速增长,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和全年全社会用电同比分别增长4.6%、3.6%、0.5%和1.5%。随着居民节电意识的提高,同时受较为凉爽的夏季天气影响,生活用电增速明显趋缓,从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同比增长4.0%和5.7%转为1-3季度的同比下降6.5%,全年生活用电保持下降态势,下降4.3%。 

  二、工业节能态势良好 

  2014年,工业仍为我省节能主战场,能耗总量下降态势明显,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较大,节能成效显著。 

   1. 能耗总量下降。 由于部分高耗能项目停产、检修,主要高耗能行业受市场需求及政策因素影响增长趋缓,工业用能得到有效控制,虽然4季度受上年能耗基数“前高后低”及部分地区新上高耗能项目投产等因素影响,能耗有所回升,但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仍呈下降态势,比上年下降0.2%,其中一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分别下降1.6%、3.5%和2.9%。八大高耗能行业中,石油加工业受镇海炼化部分乙烯生产线停产检修影响能耗下降6.9%,电力、纺织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受市场需求影响生产增长较为缓慢,能耗同比下降2.4%、1.7%和0.7%;化学原料、黑色金属冶炼、化学纤维和造纸业能耗也呈缓慢增长态势,分别增长3.4%、3.1%、3.0%和0.2%。 

   2. 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7%,其中一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单耗降幅分别为7.3%、9.3%和8.9%,均为“十二五”以来较好水平。38个大类行业中,单耗降幅在10%以上的有6个行业,5%-10%之间的有27个行业,仅5个行业单耗不降反升。 

   3. 高耗能行业节能成效明显。 八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均有所下降,石油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和化学纤维单耗分别下降15.6%、8.2%和8.0%,降幅虽比1-3季度有所回落,但均超过工业平均水平,对工业节能贡献较为明显;纺织、造纸、化学原料、黑色金属冶炼和电力单耗分别下降5.0%、3.4%、2.7%、1.7%和1.4%。 

   4. 部分地区节能形势仍较严峻。 大部分地区节能形势较好,丽水、金华、宁波、杭州和温州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分别下降9.7%、9.5%、8.1%、7.9%和7.3%,降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个别地区节能形势仍较严峻,衢州、嘉兴和舟山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仅下降4.3%、3.5%和0.3%,其中衢州和嘉兴“十二五”后两年单位GDP能耗需年均下降4.3%和3.8%才能完成目标,压力仍然较大。 

  三、节能成效明显的主要原因 

  2014年,我省取得明显节能成效,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节能降耗举措,全省通过大力推进结构节能、积极实施技术节能、全面推进重点领域节能以及加快推进高耗能项目“控新汰劣”工作等措施,合理控制全社会能耗总量,有效提升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 

   1. 大力推进结构节能。 近年来,我省着力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等绿色产业,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发展,成效明显。2014年,三次产业中,单耗较低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7%,比GDP增速高1.1个百分点,单耗较高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7.1%,比GDP增速低0.5个百分点。工业内部,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5%、8.9%和8.6%,增幅比规上工业平均水平分别高1.6、2.0和1.7个百分点;相反,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4.6%,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低2.3个百分点,八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为35.9%(可比价),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行业结构变化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约0.4个百分点。 

   2. 积极实施技术节能。 技术节能是工业节能的主要推动力。2014年,我省加快落实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积极推广应用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富氧燃烧、变频技术等节能技术,效果明显,火力发电、水泥生产和造纸等主要高耗能产品单耗均有明显下降,八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呈普遍下降态势。 

   3. 加快推进高耗能项目“控新汰劣”工作 。我省通过“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一方面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另一方面通过检修、改造、搬迁或停产等方式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或升级。“源头控制”方面,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与用能审查力度。2014年前9个月,省级层面就完成项目能评审查63个,项目用能总量约162万吨标准煤。“末端治理”方面,通过企业整体关停、整体搬迁和部分淘汰等方式,全年共腾出用能约187万吨标准煤,特别是镇海炼化部分乙烯生产线的检修与华东铝业原铝生产线的关停导致两企业能耗减少约86万吨标准煤,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0.8个百分点。 

   4.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节能。 除工业领域外,我省在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一是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全省累计实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06项,建筑面积达153万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达1197万平方米。二是积极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专项行动,继续开展绿色低碳循环交通示范项目创建活动。三是持续推进全省公共机构绿色照明、绿色数据中心、燃气灶具改造、零待机能耗节能改造。通过实施重点领域节能工程,交通、建筑与居民生活等领域均取得较为明显节能成效。 

   5. 夏季相对凉爽天气有利于节能。 夏季电力消费中,制冷用电约占全社会用电负荷的25%左右,今年夏季天气比上年凉爽,7、8两月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8.2和26.8度,比上年同期偏低2.1和3.1度。生活用电受天气影响最为明显,全年生活用电同比下降4.3%,其中7、8两月生活用电同比分别下降13.8%和18.4%。 

   四、2015年节能形势判断  

  “十二五”前四年我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7.6%,2015年只要下降0.4%就能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压力相对较小,但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一是能耗基数相对较低。 2014年,受市场需求和政策因素影响,主要高耗能行业生产趋缓,部分高耗能企业因生产线检修能耗有所下降,同时又受较为凉爽的夏季天气影响,制冷用能大幅削减。2014年全社会能耗总量仅增长1.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能不增反降,下降0.2%,为2005年以来少有的情况,全社会用电仅增长1.5%,增速为2005年以来最低。因此,2015年所对应的上年能耗基数相对较低,一旦主要高耗能行业产能有所扩张或遭遇夏季高温天气,必然拉动能耗、电耗较快增长,给节能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二是主要高耗能项目投产或扩产影响较大。 宁波和嘉兴等地的石化产业近年来增长较快,给当地节能工作带来较大压力,2015年,宁波的海越新材料、中金石化和万华化学等一批石化项目将投产或扩产,预计新增能耗150万吨左右,加大节能工作难度。 

   三是地区节能进展不平衡。 十二五”前四年,大部分地区节能形势较好,预计杭州、温州、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和丽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幅接近“十二五”节能目标值,这些地区节能压力相对较小,节能降耗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免有所下降,考虑到“十三五”的能耗基数问题,也会尽可能避免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与之相反,宁波、嘉兴和衢州2015年节能压力仍相对较大,在节能形势较好的地区未超额完成目标的情况下,如果这些地区无法顺利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势必影响全省总目标的完成。 

  所以,在“十二五”前四年较好的节能成绩面前,我们仍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扎实推进落实各项节能降耗政策措施,严控高耗能行业发展,确保 “十二五”节能目标的顺利完成。 

     

                                                                                                                          (能源处  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