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人才资源总量增长较快 资源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06.07.2016  13:23

人才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第一资源,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嘉兴市牢固树立党管人才的原则,以“三城一市”和“两富”嘉兴建设为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引进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推动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制度,从2010年开始,嘉兴市统计局每年开展对单位的人才资源状况调查。本文利用统计报表资料对“十二五”期间嘉兴市人才资源发展变化状况作一简要分析。

一、人才资源状况

2015年年末,嘉兴市人才资源 [1] 总量110.41万人,比2010年增加36.50万人,年均增长8.4%,比从业人数年均增幅高出9个百分点;人才资源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人才密度)75.3%,比2010年提高26.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5.3个百分点。2010年以来嘉兴市单位人才资源变化的主要特点有:

(一)职业技能人才增速高于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占比提升

2010年以来,嘉兴市纳入统计范围的单位人才资源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类人才资源都有较快增长,其中职业技能人才成倍增长,明显快于其他人才增速。2015年全市列入统计的经营管理人才17.54万人,比2010年(“十一五”末)增长51.5%,年均增长8.7%;专业技术人才25.47万人,比2010年增长11.5%,年均增长2.2%;职业技能人才64.79万人,比2010年增长73.1%,年均增长11.6%,其中高技能人才7.57万人,是2010年的2.75倍,年均增长22.4%。

职业技能人才占比明显提高。2015年职业技能人才已占近六成,由2010年的50.6%提高到58.7%,5年提高8.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6个百分点;经营管理人才占比稳中略升,5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才占比下降,5年下降7.8个百分点 (见表1)。

表1    嘉兴单位人才资源总量及其构成变化情况

 

人才总量(万人)

构成(%)

比2010年±%

年均±%

2010年

2015年

2010年

2015年

人才资源

73.90

110.41

100.0

100.0

49.4

8.4

经营管理人才

11.58

17.54

15.7

15.9

51.5

8.7

专业技术人才

22.85

25.47

30.9

23.1

11.5

2.2

职业技能人才

37.43

64.79

50.6

58.7

73.1

11.6

    #高技能人才

2.76

7.57

3.7

6.9

174.6

22.4

(二)人才产业分布平稳,二产占比微升,三产占比微降

全市单位以非农产业为主,人才资源总量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从变化趋势看,第二产业人才资源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三产业,占比二产升三产降。2015年,第二产业人才资源为87.15万人,比2010年增长55.8%,年均增长9.3%,高出第三产业4个百分点;占全部人才资源的比重为78.9%,比2010年时提高3.2个百分点,人才密度达到78.7%;第三产业人才资源23.22万人,比2010年增长29.7%,年均增长5.3%,低于平均增幅3.1个百分点;占单位人才资源的比重21.0%,比2010年下降3.2个百分点,人才密度达到64.6%(详见表2)。

表2    2015年嘉兴单位人才资源分产业总量结构与速度、产业构成与密度比较

指标名称

人才资源数

产业构成(%)

人才密度(%)

2010

2015

比2010年±%

年均

±%

2010年

2015年

2010年

2015年

  总 计

73.90

110.41

49.4

8.4

100.0

100.0

48.95

75.29

第一产业

0.06

0.04

-34.2

-8.0

0.1

0.0

61.66

69.05

第二产业

55.94

87.15

55.8

9.3

75.7

78.9

45.64

78.74

采矿业

0.02

0.01

-41.3

-10.1

0.0

0.0

49.88

78.06

制造业

44.14

66.87

51.5

8.7

59.7

60.6

44.46

77.5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产供业

1.25

0.98

-21.7

-4.8

1.7

0.9

80.36

82.88

建筑业

10.53

19.29

83.2

12.9

14.2

17.5

48.56

82.89

第三产业

17.91

23.22

29.7

5.3

24.2

21.0

63.18

64.64

批发和零售业

1.71

2.51

47.0

8.0

2.3

2.3

43.71

47.4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8

1.89

75.4

11.9

1.5

1.7

64.34

72.95

住宿和餐饮业

0.73

0.48

-33.9

-7.9

1.0

0.4

42.13

29.6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0.29

0.48

61.7

10.1

0.4

0.4

59.74

72.76

金融业

1.30

1.41

8.8

1.7

1.8

1.3

66.55

60.70

房地产业

0.88

1.28

45.4

7.8

1.2

1.2

38.39

39.8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09

1.41

29.0

5.2

1.5

1.3

46.10

45.2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0.73

1.07

46.6

8.0

1.0

1.0

80.81

78.1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32

0.52

61.8

10.1

0.4

0.5

39.18

36.13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0.11

0.13

22.6

4.2

0.1

0.1

37.46

41.71

教育

4.13

4.88

18.2

3.4

5.6

4.4

85.01

85.60

卫生和社会工作

2.31

3.02

31.1

5.6

3.1

2.7

88.56

91.6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29

0.35

20.4

3.8

0.4

0.3

69.64

61.03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95

3.79

28.6

5.2

4.0

3.4

72.92

85.82

从行业门类看,人才资源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其中,制造业占60.6%,比2010年提高0.9个百分点,人才密度提高33.1个百分点;建筑业占17.5%,比2010年提高3.3个百分点,人才密度提高34.3个百分点。

(三)企业单位人才占比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下降

2010年以来,嘉兴市人才资源在总量上有较快增长,人才向企业流动集聚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人才资源在企业分布占比稳步提高。2015年,企业单位人才资源98.32万人,占单位全部人才资源的89.1%;人才资源密度也由2010年的46.2%提高到74.2%,5年提高28个百分点。

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占据第二位,但增长速度放慢。2015年事业单位人才资源总量为8.36万人,比2010年增长12.7%,“十二五”期间增长放缓;占单位全部人才资源的7.6%,比2010年下降2.4个百分点;人才资源密度86.2%,明显高于企业,与2010年相比提高4.7个百分点。

机关单位人才资源3.00万人,比2010年增长39.1%,但所占比重5年下降0.2个百分点;人才资源密度最高为92.6%,比2010年提高18.2个百分点(见表3)。

表3       嘉兴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人才资源发展情况比较

 

从业人员(万人)

人才资源(万人)

分布构成(%)

人才密度(%)

2015年比

2010年±%

2010年

2015年

2010年

2015年

2010年

2015年

2010年

2015年

从业人员

人才资源

企业

138.41

132.60

63.91

98.32

86.5

89.1

46.2

74.2

-4.2

53.8

事业

9.11

9.70

7.42

8.36

10

7.6

81.5

86.2

6.4

12.7

机关

2.9

3.24

2.16

3.00

2.9

2.7

74.4

92.6

11.7

39.1

其他

0.57

1.11

0.41

0.72

0.5

0.6

71.4

64.4

95.8

76.6

(四)私营、港澳台外商及其他控股企业人才占比高

从2015年企业控股情况看,嘉兴人才主要集中在私营和港澳台外商及其他控股企业,占全部人才资源88.5%,两者占比与2010年比分别提高0.7个百分点和4.4个百分点;国有、集体控股企业人才占比下降明显,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人才占比11.3%,比2010年下降了4.3个百分点,而集体控股企业人才占比由2010年的1%下降到2015年0.2%,比2010年下降68.2%,年平均下降20.5%。在人才密度方面,只有国有控股企业人才密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见表4)。

表4          嘉兴人才资源发展变化情况按单位控股类型比较

 

人才资源数(万人)

构成(%)

人才密度(%)

比2010年±%

年均±%

2010年

2015年

2010年

2015年

2010年

2015年

合计

73.90

110.41

100.0

100.0

48.95

75.29

49.4

8.4

国有控股

11.51

12.47

15.6

11.3

75.56

83.98

8.4

1.6

集体控股

0.76

0.24

1.0

0.2

46.50

42.59

-68.2

-20.5

私营控股

32.58

49.41

44.1

44.8

46.16

75.15

51.6

8.7

港澳台外商及其他

29.05

48.28

39.3

43.7

45.72

73.73

66.2

10.7

(五)单位人才密度桐乡最高、嘉善最低

从分县(市、区)人才密度看,2015年人才密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桐乡、海宁和平湖,其中桐乡最高为81.6%,嘉善最低为66.5%,最高与最低相差15.1个百分点。与2010年比,桐乡人才密度提高幅度最快,5年提高了33.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6.7个百分点;海盐人才密度提高幅度最慢,5年提高了19.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见表5)。

表5    嘉兴单位人才密度分县(市、区)情况

 

全市

南湖区

秀洲区

嘉善县

海盐县

海宁市

平湖市

桐乡市

人才资源

(万人)

2010年

73.90

7.97

8.18

7.62

6.98

12.78

16.31

14.06

2015年

110.41

15.99

13.99

10.93

8.43

20.45

18.49

22.13

±%

49.4

100.6

71.0

43.4

20.8

60.0

13.4

57.4

人才密度

(%)

2010年

48.9

48.1

43.8

44.5

49.8

47.5

57.5

47.9

2015年

75.3

72.2

71.9

66.5

69.6

80.0

77.5

81.6

±百分点

26.4

24.1

28.1

22.0

19.8

32.5

20.0

33.7

二、人才资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短板

根据对全市人才队伍发展状况的分析,随着经济转型升级逐渐深入,人才强市战略的全面实施,嘉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引进各类人才,全市人才队伍数量不断增大,近10年的年均增长率16.2%,高出从业人员12.5个百分点。但是,人才资源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是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少且增长幅度慢。 截至2015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只有25.47万人,年均增长速度只有2.2%,仅相当于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年均增速8.4%的四分之一;占全部单位人才的比重由2010年的30.9%,下降到2015年23.1%,5年下降7.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与引进建设亟待加强。

二是职业技能人才中高技能人才占比严重偏低。 2010年以来,高技能人才虽然增长较快,在技能人才中的比重较“十一五”末提高了4.3个百分点,但所占比重只有11.7%,而中级以下技能人才占比近9成,高技能人才比重明显偏低,与2014年浙江省平均水平19.2%的差距较大,难以满足嘉兴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层次、提高产品竞争力对高技能人才需求。

  三是人才资源产业分布还待优化。 从嘉兴制造业看,其依赖低技术起步,人才底子薄,虽然人才资源在近几年有较快增长,但其行业内部人才密度高低相差明显,31个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人才密度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其中家具、造纸、印刷、医药等行业比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从第三产业看,其总体水平偏低,尤其是一些传统的服务业如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其人才资源密度还不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金融、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也低于平均水平。

上述分析表明,“十二五”期间,嘉兴市规上单位人才资源总量增长较快,特别是技能人才增速明显快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但人才资源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增长不快,高技能人才占比明显偏低,需要各方面重视。现阶段嘉兴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阶段,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过程中,产业优化升级是嘉兴工业化发展的必行之路,人才资源是第一推动力,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大背景下,借助人才红利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各地党委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相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培育引进的公共服务能力,着力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改善人才资源结构,为实现嘉兴市“十三五”发展规划蓝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1] 根据国家、省统计局《劳动统计报表制度》规定,人才资源统计口径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和有关群众团体机关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中工作的公务员;二是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三是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四是在各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技术工人岗位上工作的技术工人。组织部门考核人才资源工作中,只将具有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或相当技术等级的工作人员,即高技能人才纳入人才资源统计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