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驱动发展任重道远——“十二五”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分析之十二

06.05.2015  18:14

     

  “十二五”以来,浙江高度重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和关键之举。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核心战略位置,加快推进全省科技进步与创新,有效释放改革创新红利,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迈上了新台阶。2013年,浙江科技综合实力排名由2010年全国第7位上升到第6位,国内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继续保持全国第5位,全省已开始进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阶段。 

  一、科技投入加大,创新活力增强 

  (一)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十二五”以来,全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扎实推进“千人计划”、“151人才工程”,多渠道引进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通过实施各类人才培养计划,有力推动了全省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科技活动人员数持续增长。2013年,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64.5万人,比2010年增长28.9%,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25.6万人,比2010年增长31.7%;其中,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41.6万人,比2010年增长45.1%。 

   1.R&D 人员稳步增长。 2013年,全省折合全时的R&D人员31.1万人年,比2010年增长39.2%,占全国总数的8.8%,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和江苏。其中,拥有基础研究人员0.7万人年,比2012年增长10.9%,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速5.9%,低于同期R&D人员年均增速5.8个百分点;应用研究人员1.2万人年,比2012年增长0.3%,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速3.6%,低于同期R&D人员年均增速8个百分点;试验发展人员29.2万人年,比2012年增长12.4%,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速12.2%,增速较快,高于同期R&D人员年均增速0.6个百分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员分别由2010年的2.7%、4.8%下降到2013年的2.3%、3.8%,试验发展人员由2010年的92.5%进一步上升到2013年的93.9%。 

   2.R&D 人员素质有所提升。 2013年,全省41.6万R&D人员中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5.1万人,比2012年增加0.5万人,增长3.7%,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速7.7%。其中,博士毕业人员1.4万人、硕士毕业人员3.2万人,本科毕业人员10.6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8.9%、7.9%和1.8%,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速分别为13.3%、9.3%和6.5%,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博士和硕士毕业人员增速高于本科增速,R&D人员素质得到了一定提升。 

   3. 企业R&D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2013年,全省共有各类企业R&D人员28.7万人年,比2012年增长12.7%,比2010年增长18.8%,企业R&D人员占比由2010年的89.9%上升到2013年的92.3%,年均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企业R&D人员26.5万人年,比2012年增长15.3%,占比达到85.2%;政府部门属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事业单位R&D人员合计2.4万人年,与2012年基本持平,自2011年以来基本保持稳定。 

  (二)科技经费投入逐年提高 

  “十二五”以来,全省加大对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财政科技经费投入逐年提高,财政科普活动经费拨款不断增加,全省科技活动经费、R&D经费和企业技术开发费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13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293亿元,比2010年增长55.1%,科技活动经费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06%提高到3.44%。 

   1. R&D 经费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新高。 2013年,全省共投入R&D经费817亿元,比2012年增加94.7亿元,增长13.1%,比2010年增长65.4%,三年年均增速为18.3%;R&D经费总量排名位于江苏、广东、北京、山东之后,居全国第五位,位次与2010年持平。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8%,比2010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三年年均提升0.13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排名位于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之后,居全国第六位,位次与2010年保持一致。 

   2. 企业的研发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2013年,全省各类企业R&D经费支出741亿元,比2012年增长13.7%,与2010年相比,年均增长19.1%,高于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增幅0.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由2010年的88.8%上升到2013年的90.6%,对全社会R&D经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3.5%。由于企业开展的研发活动主要是试验发展,所以试验与发展经费支出占比由2010年的87.5%上升到2013年的92.8%,年均提升1.8个百分点,呈上升趋势。2013年,第三次经济普查首次纳入科技调查的重点服务业企业R&D经费支出37亿元,排在北京、广东和上海之后,居全国第四位。 

   3. 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更加活跃。 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R&D活动的企业10824家,比2010年增加2450家,开展R&D活动的企业占比由2010年的26.7%提高到2013年27.4%,提升0.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费支出1031亿元,比2010年增长52.6%,企业技术开发费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68%。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折合全时的R&D人员26.4万人年,比2010年增加7.8万人年,增长41.9%,年均增幅为12.4%,高于全社会R&D人员增速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684亿元,比2010年增加277亿元,增长68%,年均增长18.9%,高于全社会R&D经费支出增速0.6个百分点,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的1.12%,比2010年提升0.06个百分点,企业研发和创新活动日益活跃。 

  (三)科技机构建设迈上新台阶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工程的深入推进,全省上下越来越认识到科技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开展科技和创新活动的自觉性不断提升。2013年,全省共有科技机构数9385家,比2010年增加1731家,增长22.6%,机构设置率为20.5%。机构科研用仪器设备原价510亿元,其中,进口91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143亿元和19亿元,增长38.9%和26.7%。 

   1. 机构人员素质不断增强。 2013年,全省研发机构共有R&D人员23.3万人,比2012年增长12.9%,比2010年增长49.1%,三年年均增幅为14.3%,其中,博士和硕士毕业人员分别为8785人和19559人,分别比2010年增长57.5%和52%,均高于机构R&D人员平均增速。博士和硕士毕业人员占全部机构R&D人员的比重由2010年的11.8%上升到2013年的12.2%,上升0.4个百分点,机构人员素质有了一定提高。 

   2. 机构经费得到保证。 2013年,机构R&D经费支出532亿元,比2012年增长21.7%,比2010年增长78.7%,三年年均增幅为21.4%,远高于全社会R&D经费支出18.3%的年均增幅。机构平均R&D经费投入由2010年的389万元提升至2013年567万元,提升幅度达45.7%。科研机构的建立和科研经费的持续投入为全社会创新活动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四)科技产出质量不断提升 

  在全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同时,由于科技发展宏观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形成了鼓励创新、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和氛围,科技产出质量不断提升。2014年,全省发明专利申请52405件,比2010年增长1.91倍,年均增长30.6%;发明专利授权13372件,比2010年增长1.09倍,年均增长20.2%;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比重分别由2010年的14.9%和5.6%上升到2014年的20.1%和7.1%;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由2010年的1.18件上升到2014年的2.43件,增长105.9%,科技成果的质量不断提升。 

   1. 工业企业产出取得明显成效。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新产品产值1.58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80.5%,年均增长21.8%,高于R&D经费投入增幅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2578件,比2010年增长59.3%,年均增长16.8%,平均每家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由2010年的0.45件上升到2013年的0.57件,增长26.8%。其中,大中型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2639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6%,平均每家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43件。 

   2. 科技创新收获众多成果。 2013年,全省共有26项重大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281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8项,二等奖89项,三等奖161项,省重大科技贡献奖3项。2013年,全省共成交技术合同18230项,合同成交金额205.5亿元。其中,技术输出合同12095项,合同成交金额81.4亿元;技术吸纳合同15331项,成交金额169.8亿元。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成交金额分别占技术交易总成交金额的48.4%和37.7%,成为技术交易的主要形式。 

  二、科技投入需加力,创新质量待提升 

  “十二五”以来,浙江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工业效益,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与现代化建设需求相比、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相比,我省的创新投入、创新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仍有一些差距。 

  (一)科技创新投入仍然不足 

   十二五”以来,我省R&D经费投入总量和投入强度一直呈上升态势,屡创历史最高水平,在全国的位次也有了一定提升,但总体来看,仍然偏低。2013年,我省R&D经费投入的增速只有1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1.9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只有2.18%,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1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北京(6.08%)、上海(3.6%)、天津(2.98%)、江苏(2.51%)、广东(2.32%)等省市,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如美国2.79%(2012年)、日本3.35%(2012年)、德国2.98%(2012年)、韩国4.36%(2012年)等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二)科技创新质量仍然不高 

  2013年,全省用于R&D项目(课题)经费支出744.6亿元,R&D项目(课题)平均经费支出80.3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1万元,低于山东(142.7万元)、广东(125.6万元)、江苏(120.5万元)、上海(91.6万元)等省市,研发项目的平均投入规模偏小。从活动类型上看,2013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较为集中,主要用于试验发展支出,占比达92.8%,而代表原始创新能力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合计只占7.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2个百分点,低于比北京(33.4%)、上海(20.3%)、广东(9.5%)、江苏(8.3%)、山东(8.1%)等省市,也远远落后于美国35.7%(2012年)、法国63.8%(2011年)、韩国38.4%(2011年)等国家,创新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政府资金投入仍然偏少 

  近年来,随着我省R&D经费稳步增长,来自政府的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加,由2010年的4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6.2亿元,三年时间增长37.9%,但政府资金的年均增长速度(11.3%)低于同期全社会R&D经费增长速度(18.3%)7个百分点。政府资金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由2010年的9.7%进一步下降到2013年的8.1%,比全国平均水平(21.1%)低13个百分点,低于北京(57.3%)、上海(31.6%)、江苏(9.5%)、山东(8.4%)等省市,排名全国倒数第二,也远低于美国30.8%(2012年)、英国28.9%(2012年)、法国35.4%(2011年)、德国29.8%(2011年)、韩国23.8%(2012年)等国家,需引起重视。 

     

                                                                                                                (社科处  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