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规上工业用水量下降幅度较大 重复用水率依然偏低

30.05.2016  22:47

2015年,温州市正式启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温州市充分融合水生态文明理念,注重培育水生态特色,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加速推进,规上工业领域节水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取水总量呈较大幅度下降态势,工业用水结构逐步优化,用水效率不断提高,但依然存在企业节水意识不强,取水结构不够合理,重复用水率偏低等问题。

一、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资源消费情况

1 .取水总量呈较大幅度下降态势,再生水取水量增长较快

2015年,温州市规上工业企业取水总量(用新水量,下同)0.93 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1.1%。其中自来水取水量0.73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3.4%;地表淡水取水量0.1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0%;地下淡水取水量392.2万立方米,同比下降4.1%;雨水取水量15.1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3.0%;再生水(中水)取水量4.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0.3%。

表1    2014-2015年温州市规上工业企业用水情况

单位:万立方米

指标名称

取水量

2015年

2014年

增速(%)

合计

9321.70

10490.60

-11.1

地表淡水

1560.90

1576.70

-1.0

地下淡水

392.20

408.80

-4.1

自来水

7331.70

8464.90

-13.4

海水

0.20

0.20

0.0

雨水

15.10

19.60

-23.0

再生水(中水)

4.30

3.90

10.3

海水淡化水

0.30

 

 

其他水

17.20

16.60

3.6

2 .自来水占据主体地位,水资源结构有所优化

从取水结构来看,自来水是主体,占取水总量的78.7%,其次是地表淡水,占16.7%,地下淡水占4.2%,其余水资源仅占0.4%。从取水占比变化来看,2015年规上工业企业自来水占比较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地表淡水和地下淡水均有所增长,占比分别比上年提升了1.7和0.3个百分点,水资源结构有所优化。

3 .用水效率不断提升,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较低

2015年,温州市规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8.54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市单位GDP用水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比上年同期下降16.4%。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最低的行业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几乎不耗水,电气机械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3.49立方米,通用设备为4.48立方米,燃气、石油加工及专用设备分别为4.56、4.58和4.8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最高的行业是食品制造业,为35.84立方米,其次是造纸业(29.14立方米),酒、饮料制造业(22.95立方米),非金属矿采选业(22.45立方米)。

表2  2015年温州市规上工业各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

单位:立方米/万元

指标名称

2015年

2014年

            总  计

8.54

10.22

非金属矿采选业

22.45

19.85

农副食品加工业

17.65

18.65

食品制造业

35.84

40.98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2.95

21.47

纺织业

17.59

19.77

纺织服装、服饰业

5.66

6.27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9.51

10.44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2.34

12.91

家具制造业

19.33

24.18

造纸和纸制品业

29.14

36.15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10.29

10.44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6.59

7.18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4.58

4.03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15.95

21.22

医药制造业

17.94

21.62

化学纤维制造业

12.74

12.07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3.26

29.6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8.90

20.19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7.80

9.80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8.58

8.22

金属制品业

12.46

13.49

通用设备制造业

4.48

5.11

专用设备制造业

4.85

5.11

汽车制造业

5.32

6.57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     

8.03

9.7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49

3.84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2.90

14.48

仪器仪表制造业

6.44

7.53

其他制造业

17.27

20.98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0.00

2.03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8.85

8.74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56

4.37

4 .企业取水量较分散,高耗能行业取水占比相对不高

从取水规模来看,2015年,取水总量100万立方米及以上企业数只有4家,比上年减少1家,取水量为846.3万立方米,占比为9.1%,比上年下降5.3个百分点;10万立方米以下的企业数有4593家,取水量为5014.8万立方米,占比达到53.8%。从高耗能行业取水情况来看,2015年,八大高耗能行业(纺织、造纸、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化学纤维、非金属、黑色金属冶炼、电力)取水总量2870.2万立方米,占规上工业取水总量的30.8%,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表3         2014-2015年温州市规上工业企业取水规模分布情况

取水规模

企业数(家)

取水量(万立方米)

取水量比重 (%)

2015年

2014年

2015年

2014年

2015年

2014年

100万立方米及以上

4

5

846.3

1514.5

9.1

14.4

50-100万立方米

9

12

610.3

801.7

6.5

7.6

10-50万立方米

148

155

2850.3

3017.1

30.6

28.8

10万立方米以下

4593

4582

5014.8

5157.2

53.8

49.2

二、当前规上工业企业水资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1. 节水意识不强。 企业人员对水环境危害的源头和危害程度往往认识不够,意识不到水资源污染带来的恶果和缺水造成的困难,所以在用水问题上不注意节约,与当前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节水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2. 取水结构不够合理。 全市绝大部分企业不同程度地依赖自来水,且用量大,非常规水如再生水(中水)、雨水的比例很小, 2015年非常规水占比仅为0.1%,水消费结构很不合理。

3. 重复用水率偏低。 2015年,温州市规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的企业只有486家,仅占10.2%,规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率仅12.8%,比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与有些城市80%-90%左右的高重复用水率相比差距很大。温州市重复用水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力、黑色、造纸等少数大型企业中,这些企业重复用水利用率较高,而大多数企业由于设备投入不足、节水意识较弱等原因重复用水量较小或完全没有重复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亟待改善。

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一、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提高企业和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要充分利用新闻、广告媒体,借助“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平台,开展企业节水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普及节约用水的科学知识,激发企业节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用水管理和监督,营造良好的节水工作氛围,使节约用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普遍共识。

二、加大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提高重复用水率。 要从政策上引导、经济上扶持工业企业开展节水设备、工艺和技术的科技创新,改善生产工艺,改良生产装备,大力促进循环用水系统、冷凝水回收再利用、废水回用技术和“零排放”等节水技术等推广实施,重点抓好全市电力、化工、印染、造纸等高耗水或高污染行业企业的节水工作,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三、鼓励非常规水源利用,改善用水结构。 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常规水利用的管理,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开发利用非常规水,如温州市雨水资源丰富,鼓励企业发展雨水收集利用,推广建设储雨池、雨水输送系统和净化处理系统等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将雨水收集储存起来加以合理有效地分类使用,此外,要积极发展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提高非常规水在用水中的比例,进而改善用水结构。

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 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科学调整工业结构和用水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增加高产出低耗能的企业,以提高万元GDP的用水水平。加快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废水的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尤其对耗水较大的重点行业通过实行清洁生产战略,采用节水生产工艺,进行合理工业生产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规模,以减少工业生产对水的需求,提高水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