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学 尚行 精业——记浙江省第一个鲁班奖项目施工专业负责人陈君浩
他是浙江省第一个鲁班奖项目的施工专业负责人,是中英联合联络小组的成员、香港新国际机场工程的中方专家组组长。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级高工,是全国劳动模范,也是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他一生服务于浙建集团,把毕生心血奉献给了热爱的建筑事业。他的身上,浓缩了一代浙江建设人的奋斗足迹,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建筑事业的发展。
陈君浩出生于1937年10月,1961年从浙江大学土木系毕业后,分配到浙建集团浙江二建工作。当时的浙江二建位于衢州,从1958年成立以来,即主要负责衢州化工厂相关建设任务,到1960年已建成了电石、石灰氮、热电站、机械分厂、铝厂、炸药厂、小高炉、焦炼炉、电化厂、热电厂等。陈君浩作为一名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在当时可算得上是凤毛麟角、天之骄子,但他脚踏实地、一头扎进项目,从施工员做起,不怕吃苦,刻苦钻研,凭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能力,逐渐成长为技术队长、工区技术主任。
1975年3月,省生产指挥组决定由浙江二建赴宁波镇海,承担浙江炼油厂工程的建设重任。翌年4月,浙江炼油厂第一联合装置土建工程破土动工。至1978年3月,为重点保障浙江炼油厂重点重大工程建设,浙江二建将总部从衢州搬迁至宁波镇海。同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作出了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调整,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在经济建设大潮中,浙江建筑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浙江建筑企业和建设者如鱼得水,开始登上舞台。陈君浩也不例外。
精业,聚沙成塔
在浙江炼油厂第一联合装置项目施工时,为使滑模新工艺在冬季施工中能获得成功,陈君浩在十六个昼夜连续施工中,大部分时间奋战在现场。为掌握混凝土顶层保温的具体数据,他忍着腿部关节炎发作的剧痛,顶着大风雪,爬上把杆,在三十二米高处顺着凌空架设的一条两米多长的木板,冒着生命危险,查看混凝土保温情况,并把被风刮起的草包角盖严。在他的精心组织和细致管理下,工程混凝土质量达到优良。他节假日很少休息,白天在现场,一些室内工作就放在夜间进行。甚至生病在床,还在翻阅技术资料,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他还积极应用新技术施工方案,使装置土建工程80%以上达到优等品,990多只预埋螺丝和897根套管的误差比设计标准精确五倍,各项质量指标远超预定要求,受到有关单位和上级表扬。
1980年,作为化工部在全国的13套装置重点重大工程之一,浙江炼油厂镇海石化总厂大化肥工程52万吨尿素装置工程开工,陈君浩担任工地副主任、施工专业负责人,负责项目施工、技术和相关协调管理。他精心组织,对工程质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像一个匠人不断雕琢着项目品质。面对大面积基础框架、软土地基等难题,他认真组织分析研究,制定施工方案,全程跟踪细节,圆满完成预制桩和基础工程。当时,技术条件十分有限,挖土主要依靠人工,塔吊也仅有几台小型机,到工程后期才有了汽车吊,能完成最高60多米、最大跨度50多米的主体,已相当不易。
当年参加工程建设的施工员、如今也已是教授级高工的张幸祥回忆说,陈君浩对工作的认真专注令人钦佩,在他的感染和带领下,不管是施工员、技术工人还是后勤人员,大家心里只有想着怎么齐心协力把工程建好,把份内的事做到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大家白天忙现场,晚上看图纸、做深化设计,一有空就学习。自己从当时刚毕业到项目工作到现在已过去30多年,但每想起当时的工作生活仍然心潮澎湃,一直激励着自己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1987年,建设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评选表彰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当年评出12个获奖项目。1988年,又评出18项鲁班奖,浙江省首次有项目入榜,为浙江省斩获这项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的,正是陈君浩所负责的镇海石油化工总厂大化肥工程尿素装置区工程。
1980年代,陈君浩先后担任浙江二建代经理、经理兼总工程师等职务,但他始终秉承初心,出于对技术的专注和执着,甚至主动辞去总经理职务,一心一意从事总工程师岗位的工作。1991年至1995年,陈君浩由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借派香港,任中英联络小组中方代表处一等秘书、机场专家组组长,圆满完成香港新国际机场工程的中英外交谈判,并为香港新机场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对一个敬业、精业的人,荣誉自然也纷至沓来:1978年,陈君浩获得浙江省“对工程质量有贡献的科技人员”称号;1979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光荣出席了国庆三十周年大庆观礼;1982年,被国家经委、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基建)劳动模范”称号;1979年、1982年两次荣获浙江省劳动模范;1983年被中共浙江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笃学,永无止境
记得1997年我刚从学校毕业到浙江二建工作时,担任北仑电厂粗细灰库施工员,陈君浩当时正是公司总工程师。1998年,我代表粗细灰库QC小组第一次参加公司的QC成果发表,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难免感到忐忑,陈总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并提供帮助指点。结果我们的《筒仓结构专用大钢模施工》成果不仅在公司成果发表会上获奖,还被省工程质协推荐为省优秀QC小组,并在多个项目上推广应用,为企业节约资金上千万元。2000年我调到二建机关工作后,与陈总有了更多的接触,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他的好学精神也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学习。
虽然陈总出身名校、基础扎实,他始终不忘学习,坚持阅读大量技术书籍,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不学习就会落后”的紧迫感,像拧紧的发条一样驱使着他,让他始终保持学习的习惯,也始终保持了前进的动力。过去,国内的建筑施工技术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学习先进技术,仅有俄语基础的他,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学习了大量的外文资料。陈总退休后,有一天他突然打电话给当时在经营部的我,问我要新版的定额,说是学一学,技术与经济是分不开的。询问中还得知,退休后的他仍在坚持学习新的施工规范,还学习建筑经济等知识。
尚行,永不停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离开总工程师岗位后,他继续担任公司顾问。在外人看来,总算可以卸下重担、轻松一些了,但“不过问”的顾问他干不了,仍然全心全意为建筑业、为浙江二建提供着支持帮助。
2004年,浙江二建承接了宁波环球中心工程,该工程是钢砼组合结构,总建筑面积约16.3万平方米,建筑最高高度约157米,其中地下室4层,深20.3米,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地下室砼总量约25000方,是当时宁波市地下室层数最多、基坑最深的项目。而且该工程位于宁波市中心,工期紧、工程量大、质量要求高、施工场地狭小。为保证砼浇筑顺利进行,陈总对项目部编制的地下室基础底板大体积砼施工方案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反复修改,并组织了多次论证优化,排查存在问题,加强安全质量风险防范,保障了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也顺利获得了浙江省优质工程“钱江杯”奖,此时的陈君浩已将近70岁。
如今,从改革开放拉开序幕以来的四十年,浙江建筑业历经了风起云涌的变化,凭借数千家建筑企业和几代浙江建设人的拼搏奋斗,立足于全国建筑业的领先地位。陈君浩所带领、关心和支持的浙江二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施工足迹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超高层建筑、深基坑、电力、化工、环保、烟塔工程等施工领域拥有全国领先技术,施工产值也从1978年的2194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15亿元,增长了523倍。企业累计获得13项“鲁班奖”,11项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16项国家优质工程奖,浙江省唯一1项新中国成立60周年100项经典暨精品工程、1项改革开放三十五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同时获得中国安装之星、中国钢结构金奖、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以及省、部级优质工程300余项。获得全国建筑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中国建筑业竞争力200强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创鲁班奖工程突出贡献奖、省文明单位等200余项综合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陈君浩为代表的老一辈建设人的拼搏奉献是分不开的。“笃学、尚行、精业”也成为了浙江二建传承和倡导的企业精神。
2018年6月6日,陈君浩老先生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毕生热爱的建筑事业。听闻消息,愕然、悲痛、惋惜涌上心头,我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追忆陈总的历历生平,成果和荣誉背后,是一生专注技术的匠心,是不断提升自我的追求,是全心奉献事业的责任。他正如一颗星星,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浙江建筑业的璀璨天空,发出了自己的一分光和热。他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勤奋钻研,不断更新业务知识;他深入现场,不怕吃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技术上精益求精,工程质量上一丝不苟;他生活简朴,谦虚谨慎,善于合作共事,体现了一名老工程技术人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心有所为,方能致远,陈君浩和他为代表的老一辈建设人,已将浙江建筑业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上,而他们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必须不忘始终、代代传承的品质。(本文系根据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海燕口述整理)(省建管局 供稿 编辑 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