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滨江)局“加减乘除法”服务工业提质增效

28.03.2016  14:55

  根据浙江省转升办下发的《关于开展2015年度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浙转升办[2016]5号)文件精神,杭州高新区(滨江)局高度重视,以评价体系为导向,加强剖析深度,并为抓好全区“十三五”工业提质增效提出“加减乘除法”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统计参谋决策职能。 

   1 、巧做加法,增强经济增长动力。 总体看,当前全区工业经济增量企业依旧偏少,新纳入规上工业企业家数呈逐年减少趋势,从长远发展考虑,需着力拓展新的增量。按照全区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拓展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方法,多渠道多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为全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2 、做实减法, 深入推进节能降耗。 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企业效益、促进传统产业焕发青春的重要举措来抓,强化节能降耗考核力度,有步骤地实行“关、停、并、转”;严把准入门槛,对不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和节能指标要求的项目不许立项建设;引导鼓励现有企业改进工艺,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嫁接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企业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型,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腾出空间。 

   3 、用好乘法,注重新兴产业培育。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正成为占领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注重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是实现工业经济倍增效应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创造良好的创业空间,在全区现有产业结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延伸信息技术产业链,大力扶持中小科技型企业,培育知识密集型产业,帮助新兴小企业迅速壮大形成规模,进一步激发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活力。 

   4 、运用除法,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改变传统思维定势,破解不利于转型升级的观念性、体制性障碍,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构建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的人才政策体系,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完善人才的引进、服务、培育、激励措施;加大各类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培育力度,鼓励科研团队带成果带项目整体转化;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集中招引一批国际知名众创空间,大力推动国际资本和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项目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