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定权 林更茂 民更富
2006年12月底,贵州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这场改革,被称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革命”;这场改革,旨在“还山于民、让利于民”,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这场改革,要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养树如养儿”,直白而透彻!
十年过去,贵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如何?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在2007年被列为我省林改试点县(市、区)的锦屏、六枝等地,感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的种种变化,听听林农的心声。
林权明晰到户,山更青了
七月流火,走进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秋镇平秋村郁郁葱葱的青钱柳种植基地,清晨的凉风摇曳着枝叶,让人心旷神怡。
“一年前,这几座山坡都是荒山。”趁着清晨凉爽,村民龙再奎正在基地里锄草、施肥。
龙再奎是种植大户,除了150亩青钱柳,他还种植有200亩杉树、110亩香榧、50亩楠木和40亩皂角。
“你家有这么多林地?”记者问。
“我自己的林地没有多少,大部分是跟其他村民流转过来的。”龙再奎擦去脸上的汗珠,露出笑容。
原来,平秋村外出务工者多,导致林地撂荒。在种植方面颇有经验的龙再奎,早些年就想把这些分散、闲置的荒山流转过来植树造林。
“但是,这些林地权属不明,纠纷很多,所以我迟迟不敢流转过来。”龙再奎说。
事情出现转机,是在2007年林改之后。
经过林改,颁发林权证,这些荒山都明确了主人。这个时候,龙再奎不再担心林地存在权属纠纷。“这片青钱柳种植基地,就是跟22户农户流转过来的。”
“林权明晰到户,山更青了。”陪同采访的锦屏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龙令炉介绍,通过林改,林地确权后,老百姓吃下了定心丸,植树造林积极性大大提高,且推动了造林大户带头植树造林。
锦屏县人工造林历史已有500年之久,林农过去一直“靠山吃山”。1998年以前,锦屏县林业产值占到该县总产值的40%,林业收入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0%以上,是典型的“木头财政县”。
1998年,国家实施天保工程,锦屏林业也实现了角色转换,从经济获利走向生态保护。8年间,全县森林覆盖率从56%上升到70.8%。生态越来越好,林农却一度难以通过林业获利。为此,锦屏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捧着金饭碗讨饭吃”。
作为全省9个林改试点县(市、区)之一,锦屏县2007年启动林权改革。林改后,通过颁发林权证,且山林权属70年不变——林农吃下“定心丸”,重新激活了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锦屏县林改办主任吴孝渊介绍,林改十年间,锦屏造林264200亩。如今锦屏林业用地面积18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7.24%,森林面积170.21万亩,森林覆盖率71.92%。
和锦屏县一样,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也是2007年的林改试点县(市、区)之一。
7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六枝特区落别乡牛角村。
车厘子基地里,一株株车厘子青翠欲滴,在喀斯特地貌的山坡上格外显眼。
42岁的村民王启琴,头戴草帽,正在基地里除草。
“我家有7亩林地流转到基地里,每年有5000多元的租金。我又在基地打工,种树、除草、施肥,每月工资3000多元。”王启琴回答着记者的话,手上的活路也没有停歇下来。
“以前林地权属不明,纠纷不断,我们不敢流转过来;林改确权后,我们公司把牛角村和落别村15000亩荒山荒坡流转过来,发展车厘子、桃树、枇杷、杨梅等。”正在基地指导管护工作的贵州天宝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谢铎,在手机相册里翻出了基地以前的状况,这里曾经是光秃秃的“岩山”。“经过三年发展,昔日的‘岩山’全都‘披上了绿装’。”
“林改激活了林农的造林积极性,在六枝已经难以看到荒山。”六枝特区林业局局长周林介绍,六枝特区森林面积从2007年的54874公顷增长到现在的92293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07年的30.62%增长到现在的51.5%,活立木蓄积从2007年的148万立方米增长到现在的337万立方米。
采伐权限下放到村,树更值钱了
清水江畔,青山吐翠,林木丰茂。
锦屏县平略镇留纪村,地处清水江畔。吃过午饭,53岁的村民李翠生,又出门去巡山。
“你以前可没这么重视林子啰。”在村口,一位村民打趣道。的确,留纪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石材村,村民开采加工石材热火朝天。
“石材比木材值钱!”曾经是留纪村村民的共识。李翠生也在石材开发中发家致富。
开发石材致富之余,留纪村的森林植被变得支离破碎、环境被严重污染——为保护环境,近年来该县严禁开采石材。
失去经济来源后如何转型发展?村民普遍陷入迷茫,是林改带来了新的曙光——林改后,“林木比过去值钱了!”
去年,李翠生出售90立方米木材,纯收入7万元。“林改前,出售这些林木,我最多能拿到3万多块钱,另外3万块钱落入中间商(即木材商人)的腰包。”
“林改后,为何木材变得这么值钱?”记者问道。
龙令炉介绍,因为锦屏县林业局在该村推行了“森林经营+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即实行全村村民的林地和林木自愿转由村林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规划、采伐、更新、经营。“此举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林产品销售价格。”
为让林木变得值钱,为让林农获益,锦屏县林业局还进行着更多探索。
离开留纪村,记者来到平略镇归朝村。一条小河从村中穿过,两岸山林郁郁葱葱,青翠欲滴。
村民朱法煜,家中急需用钱,通过申请批准,他采伐了200多立方米林木出售,纯收入10多万元。“要是在过去,中间商要赚去5万元,我自己只剩5万元。”
山林里,不时看到管护山林的林农,他们在林地里给幼林松土、修萌、砍防火线、巡山护林,忙得不亦乐乎。“通过林改,林木变得值钱了!要好好管护。”老朱最后说。
锦屏县林业局在归朝村实施“村级单位的创新林业管理体制”的改革试点,按照“部门放权、乡镇主导、以村为主、自我管理”的思路,开展以“放活林木采伐权限和采伐限额、缩短林木采伐周期及创新公益林更新采伐方式”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把原属林业部门的采伐指标分配、监督、销售等职能下放到村,由村里根据自身实际和群众的需求,自行操作。
“试点的目的,就是放权到村、让利于民。”龙令炉介绍:“通过试点改革,简化程序,降低成本,群众得方便。”
2013年至2016年,归朝村通过放活林木采伐权限和采伐限额,4年共采伐蓄积林木5054.8立方米,群众创收423.44万元,惠及141户561人,村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2700元提高到2016年的7548元,助推67户贫困户脱贫。
尝到甜头的百姓,植树造林热情高涨。
归朝村村民采伐尖峰林场200亩林地的林木后,及时进行了造林。2013年至2016年,归朝村造林1703亩,森林覆盖率从67.9%提高到71.6%。
林下经济发展 农户兜里有钱了
张双文正在沏茶,茶香溢满了整个房间。
“品尝一下,这是我们合作社生产的茶。”茶沏好后,张双文把茶杯端给记者一行。
张双文是六枝特区月亮河乡郭家寨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张双文的茶叶种植基地里,翠绿的茶树,长得极为丰茂,“茶叶子就是‘金叶子’!”张双文脸上笑开了花。
“种植用材林见效慢,百姓难以获利,发展经济林才是最佳选择。”望着这3000多亩的茶叶种植基地,张双文告诉记者,4年前他从135户农户手中流转过来时,这里还是荒山。
经过4年发展,去年茶树基地产茶5吨,年产值150多万元。“我的基地,固定的技术工人就有10余人,都是当地农民。”张双文一脸自豪地说,基地为不少村民解决就业问题,“最忙的季节,每天有300多名农民在基地务工。”
看到我们在聊天,正在基地除草的村民金仕华凑了过来。“我家有65亩林地流转在茶树基地里,我又在基地打工,每个月有1500块钱工资。”金仕华开心地亮了自己的收入。
除了发展经济林外,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是六枝发展现代林业经济的另一种模式。
六枝特区林业局局长周林介绍,相比于林业大县——锦屏县的优质杉木,六枝特区由于受气候和土壤等因素影响,林木生长周期更长,通过林木直接实现经济收益极为不易。“为此,六枝特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见效快’的林下经济。”
清晨,花德河国营林场鸟鸣声声,空气新鲜。
在密密匝匝的松树林里,经过一夜的生长,竹荪菌种植基地里的竹荪菌已经冲出覆盖其上的松叶,盛开成一朵朵美丽的花。
“竹荪菌喜欢阴凉、潮湿的地方。”正在采摘竹荪菌的六枝特区鹏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员胡文祥,道出了选择此地培育竹荪菌的原因,“我们已经成功培育出竹荪菌,即将在六枝广大农村进行推广种植。”
花德河林场是六枝特区唯一的国营林场,林场总面积50715亩,其中有林面积23874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4万立方米。2013年禁止采伐林木后,林场探索出一条发展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必须利用林场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林场场长王熙介绍,目前,林场已经引进5家民营企业和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林下经济试点示范工作。
2013年引进的贵州神农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林场林区内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该公司与省林科院合作,选用优质药材品种进行种植。其中,黄精360亩,重楼130亩,三七110亩,白芨1亩,共计投入资金680余万元。
3年来,该公司的种植基地带动周边乡镇林农参与种植药材共涉及360余户,1.3万人(次)到药材基地务工,支付劳务费91万元,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记者 靖晓燕 王远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