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局“恒心+创新”探索统计信用体系建设

21.07.2016  20:43

  诸暨市统计局通过持之以恒地探索实践、开拓创新,逐步形成了以道德为支撑、以制度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涵盖内部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政府监督等四位一体的统计信用体系。 

  一、 坚持不懈, 整体工作推进有序。 从2010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以规上企业为重点的统计信用建设工作,并持之以恒,创新实践,抓好落实。累计1396家企业纳入统计信用等级管理,有808家企业获得评定,其中五星50家,四星218家,三星350家,二星以下共190家,基本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首先选择在贸易业限额以上单位全面实施统计信用建设工作,积累工作经验,接着2011年在材料加工业、2012年在设备制造业和餐饮业、2013年在房地产和新增贸易业单位、2014年在纺织业企业、2015年在袜业企业、2016年在服装业企业分别实施了企业统计信用等级管理,整体工作推进有序,朝着制度化方向迈进。 

  二、 持续创新,整体工作向上向好。 统计信用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成不变、一蹴而就。自从2010年实施以来,我市统计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2012年重新修订了《诸暨市统计信用等级管理办法》,2013年4月,我们又简化了《诸暨市统计信用等级评定实施细则》,使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更加科学、有效,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的工作量。2014年,对《诸暨市统计信用等级管理办法》进行补充说明,修订条款彰显人性化管理。2016年,根据上级制度变化,及时调整统计信用标准,对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更变为具备与其从事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这些变化,使统计建设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三、努力创优,整体工作亮点纷呈。 一是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自愿。在政府引导下,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各参评企业自愿申报。二是统计牵头,中介参与,单位申报。我局逐年完善统计信用办法,督促企业提升规范化、标准化创建水平,逐步提高统计信用建设的社会化程度。参评单位自行整理台账、原始资料,诸暨广信和广来两家统计中介机构据此签证,逐项评分,客观公正出具签证报告。三是正面引导,反面警示,奖惩结合。我们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促使企业主动加强统计基础建设,自觉依法统计,确保“数出有凭、数出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