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河长制”推动治水常态化长效化

11.05.2015  19:12
  全省“河长制”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各地各部门要突出制度供给,强化制度执行,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源头治理和全社会治水合力,推动治水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为推动“两美”浙江建设作出贡献。
  会议指出,“河长制”不是“冠名制”,是实实在在的“责任田”,要加快建章立制,促进“河长制”体系化。落实“河长制”,要做到“五个到位”:思想认识要到位,“河长制”是治水的一项基本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好;责任落实要到位,各级“河长”要切实履行日常监督管理、协调推进综合治理、协调监督日常保洁和维护养护等工作;制度执行要到位,各级“河长”的巡查要有时间要求;考核问责要到位,“河长制”考核问责要动真格敢碰硬;执法监管要到位,坚持综合执法,推进水环境网格化监管。
  会议强调,推进治水工作要重视污染反弹问题,强化“清三河”动态管理,建立动态复查机制,严格执行达标摘帽机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治水智能化管理。要狠抓截污纳管,强化源头治理,全面清查排污口和污染源,加快污水管网建设,着力解决雨污不分和管网破损问题,抓紧实施扩容和提标改造,继续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重污染高能耗行业的整治提升,严格执行畜禽养殖区域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控制度,抓好三产和生活污染源的治理。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推进力度,加强组织领导、要素保障和运营维护,引导公众参与治水,强化全社会治水合力。(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