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职工技能素质 助力宁波经济转型发展

22.10.2014  19:08

  近年来,宁波市总工会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实招、走实步、办实事,多措并举,大力实施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为宁波推进工业创新转型发展、全面加快工业强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取得良好成效。

  一、开展职工培训,升级技能水平,引导职工争做机器“驾驭者”

  2008年以来,不断消失的人口红利、日益扩大的用工荒、不断上升的人力成本一直制约着传统制造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倒逼之下,政府主导“机器换人”战略,用先进机器替换一部分简单操作型、劳动密集型岗位。现实问题摆在面前,一方面大批只掌握简单劳动技能的“开关工”将被自动化设备所替代;另一方面再先进机器也需要人去研发、设计、制造和驾驭。市总工会审时度势,发挥好工会自有文化宫、职工学校等培训阵地和设在企业110家职工培训基地作用,根据企业所需、职工所求,推出菜单式、订单式培训,快速升级职工技能水平,主动应战“机器换人”。工会五一培训学校,针对企业的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班组长等一线技能带头人、管理人才组织劳模本科班、班组长骨干等“火车头”培训,从而发挥以一带多放大效应,提升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已培训企业骨干1200余人。各级工会所属职工学校和110家职工培训基地主动参加政府培训项目招投标,开设机电一体化、数控、PLC操作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企业需求迫切的工种。近五年,已完成技能培训50余万人次,促进近10万名职工技能晋级,造就了一大批适应企业转型升级的知识型、技能型操作工人。

  二、组织技术比武,激励技能成才,引导职工争做行业“领跑者”

  技术比武是工会促进职工技能素质提升的传统法宝。每年市总工会要组织安排全市性、行业性职工技术比武100场以上,县市区、镇乡街道总工会组织技术比武1000场以上,企事业单位内部技术比武10000场以上,有近5000家单位、10万名职工踊跃参与其中。近年,为进一步增强比武活动吸引力和影响力,市总工会更是注重对比武竞赛结果的运用,着力打造一线工人成长成才“高速路”,所有市级技术比武工种都配套发给职业资格证书,前三名可获“市技术能手”称号,第一名推荐为“首席工人”。协调有条件单位配套落实奖励措施,如宁波电业局对获“首席工人”职工每月发给2000元荣誉金,连发2年;石化建安公司、电信、燃气等单位,对在市级以上比武获奖的职工给予工资晋升和提拔重用奖励。量大面广的技术比武活动,成就了一大批蓝领工人的技能成才梦,全市已累计涌现技术能手1500余名、首席工人641名,其中有100多人被推荐评选为市级以上劳模、高技能人才奖、钱江技能大师等,宁波港工人胡耀华、明欣化工陈俭峰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技术比武的大舞台有效实现职工技能提升、职业成长、岗位成才的良性互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良好氛围,激励更多技术工人投身“学知识、练技能,强素质”热潮,奋战创新转型第一线。

  三、倡导抱团攻关,发挥集群效应,引导职工争做岗位“创新者”

  一线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的成果,普遍存在简单易行、显效快速的特点。市总工会整合技术比武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技术工人,组建技师攻关队、劳模创新工作室,赋予传统群众性岗位技术创新活动新活力。组织全市650名专业技师成立102支宁波工会技师攻关队,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无偿技术帮扶。近三年,已陆续为500余家企业解决1500余项技术难题,创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特别在2013年抗台救灾中,技师攻关队50余次奔赴余姚、鄞州、奉化、江北等地,帮助310家受灾企业和585户群众,修复生产设备1100余台、家用电器1260台,广受企业和百姓赞誉,工人日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宁波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连续跟踪报道。

  在企业内部推行劳模(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创建,发挥企业内劳模、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专长,团结引领一批职工互通有无、抱团攻关。指导有条件企业,打造集“技术创新、技师带徒、成果展示、技能培训、品牌宣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工作室,为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2010年来,全市150家各级劳模(高技能人才)工作室已累计产生技术成果1700多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2亿元。千舟竞发百舸争流,全市各级工会将进一步组织引领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潮,为建设工业强市而不懈奋斗!(宁波市总工会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