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公安局立足规范稳步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24.05.2015  11:44

今年以来,舟山市公安局以建设法治公安为目标,以深化完善“又好又多”执法办案体系为抓手,积极改革创新,勇于探索实践,稳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有力推动了全市公安法治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理性分析,正确引领公安法制建设。一方面,抓好动员部署。根据公安部、省厅相关要求,召开全市公安法治建设会议,研究拟定《舟山市公安局关于深化规范执法建设法治公安的实施意见》、《2015年全市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计划》,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提高认识,全力以赴抓好法治公安建设工作。召开执法规范化建设重点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今年22项执法规范化重点建设项目的具体任务、相关要求及时间节点,不定期督促检查各部门推进情况。另一方面,抓好贯彻落实。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将建设法治公安、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龙头工程和“一把手”工作,严格实行领导责任制和分工负责制,并通过座谈会、点子征集等形式,广泛征求民警对法治公安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二、紧贴实战,分类做强主体素质能力。一是提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能力。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规定领导班子每年开展四次专题学习。3月,市局党委中心组举行学习扩大会,邀请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作修改后行政诉讼法专题辅导。积极推动公安机关负责人履行出庭应诉法定义务,通过对行政诉讼案件的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不断提高公安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质量。二是抓好执法办案实战培训。全市普遍推行跟班锻炼、专案锻炼、公边互派、庭审旁听、“警师制”等培训方式,并结合新警培训、轮训轮值等集中培训,对修改后《行政诉讼法》等新法新规和防止冤假错案33制度等开展针对性培训。加强中层领导办案能力锻炼,明确规定经侦等主要执法警种分管办案领导的办案数,拟定《全市中层领导网上办案和书面审案能力竞赛方案》。各地不仅要求中层干部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还通过执法点评会现场公开抽查、逐案核查及网上实时公开等方式,提高中层办案的质和量。三是加大全警法律培训力度。常态开展法律知识测试,结合今年第一次基本级、中级执法资格考试,各地已组织民警开展考前集训测试10余次,全市共608名民警参加基本级、中级考试。设立以法制部门人员为主体、法律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组建全市公安机关法律人才库,从已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执法办案之星、办案骨干中挑选业务尖子,组成执法难题“攻尖”队伍。组织开展新一轮国家司法考试培训和公职律师申报,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为实施法治人才战略奠定基础。

三、抓住关键,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抓住执法质量这个核心,围绕执法依据、执法行为、执法责任三个关键环节,全力抓好三大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执法制度体系建设。市局在新一轮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计划中,着力解决执法依据问题,围绕实战需要设定执法行为标准。重点制订接处警源头管理、监视居住、出庭作证、出庭应诉、见证行为等指导性意见,加强对命案、伤害、通讯(网络)诈骗等重大复杂案件证据问题研究,分类建立工作指引,引导民警依法办案办事。二是加强执法管理体系建设。修订完善《2015年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计分操作办法》,建立日常检查、不定期暗访、专项检查与年度考评相结合的动态考评机制。推动执法行为精细化,确立定海分局为全市执法办案、案件管理和物证管理“三位一体”机制建设试点单位,同步抓好办案区软硬件升级改造,利用警务督察平台等视频监控系统,不定期开展办案区视频巡查,严防发生执法安全事故。加强刑事案件质量管控,主动对接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积极推行“侦审分离”、“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做好执法办案综合应用系统启用准备,推进电子文书、电子笔录、电子签章、电子证据的规范使用,努力实现电子卷宗。推行执法办案积分制,深化执法示范单位及执法办案之星创建活动。健全完善“阳光执法”平台,全面实现执法依据等公开,扩大非涉密行政许可和服务类事项的网上受理、办理和告知。三是加强执法责任体系建设。以打造责任分解、监督检查、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为重点,通过签订执法责任书,制订执法权力责任清单,落实公安机关内部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违规过问干预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完善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的执法责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