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双全绶带鸟

16.08.2019  17:54

  绶带鸟亦称寿带鸟,雀形目,鶲科,栖息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树丛中,主要以昆虫为食。其头、颈和羽冠均呈深蓝辉光,背、肩、腰和尾羽则为带紫的深栗红色,腹部自上而下由灰转白,容貌华美,绚烂多彩。

  绶带雄鸟中央两根尾羽长达身体的四至五倍,形似绶带,绶带为标志官阶的饰物,所以绶带鸟寓意加官晋爵;又因“”与“寿”同音,亦寓意长寿,故绶带鸟有福寿双全之意,被视为吉祥鸟。奇妙的是绶带雄鸟竟有两种形态,到了老年,全身羽毛包括长尾全部变成白色,因而还有绿林“一枝花”的称呼。

  绶带鸟在中国主要为夏候鸟。今年5月份,有一对大概来自东南亚地区的绶带鸟飞越了千山万水,抵达温州,客居于松台山麓。

  我慕名而去,与一些爱鸟人士守候在绶带鸟经常出没的地方。它们的身姿很灵敏,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有时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采集树皮上的苔藓作为辅助材料用来筑巢;有时在枝叶间穿插飞翔,翻转身体,捕食空中飞虫。飞行缓慢时,绶带雄鸟拖曳的长尾,如同风筝飘带,异常优雅,令人赏心悦目。

  大约过了半个月,这对恩爱夫妻营巢之后生了几枚鸟蛋,大家都很高兴。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鸟有旦夕之祸福,孵化出来的幼鸟没过几天,就被潜伏在附近的凤头鹰给吃掉。面对厄运,它们化悲痛为力量,又在九山河畔少年宫对面的一颗树上重新筑巢。

  到了7月份,一位温州市区的资深影友提醒我,第二批孵出的幼鸟也长得比较大了,拍鸟的人已经很多,机不可失啊!

  等到休息日,我与朋友一同前往。鸟巢筑在树枝的横杈上,呈倒圆锥形,内有三只幼鸟,它们的羽毛接近丰盛,时不时地爬出来,站到巢口东张西望,或梳理羽毛,或拍打翅膀,模样相当可爱。

  拍摄点架设了各式各样的“长枪短炮”,除了市区和周边地区的爱鸟者,还有来自福州、宁德的客人,他们当中的关系除了朋友,还有夫妻和姐弟,其兴趣之浓、决心之大,不免叫人感叹。

  我加入群体,等待机会。公鸟和母鸟从不同方向飞进飞出,轮流叼来蜻蜓、蝴蝶、天蛾之类的昆虫喂养幼鸟,同时还将小鸟的排泄物及时清除干净,照顾得无微不至。

  我们的眼睛紧盯目标,密切关注,一有机会就立刻按下快门,“咔嚓”地用镜头“打鸟”,场面无比热闹。路过的市民觉得挺有意思,纷纷驻足观看,有的甚至凑过来问长问短,久久不肯离开。

  过了个把小时,天色越来越暗,接着沥沥淅淅地下起雨来。尽管天公不作美,但丝毫没有降低拍手们的满腔热情。大家不顾劳累,坚守阵地,一个个撑起事先备好的雨具,就连吃饭的时间也不愿意离开半步。

  第二天仍然下雨,天空一片灰暗,我与影友风雨无阻,打算抢先到达,可拍摄地点早就有人了。这种天气,我用的设备要是拍静态的鸟,还可以凑合几下;要是拍飞版的鸟,肯定不行。因为快门速度和感光度不能调得太高,否则,就会严重影响画质效果。这时,有位热心的影友在地上特意放了一只射灯,将柔和的光照到鸟巢位置,以此适当增加亮度。

  临近中午,哺育幼鸟的频率增加了,我被眼下糟糕透顶的天气和相对落后的设备一直困扰着,心里特别纠结。

  考虑再三,我才狠下心来勉强拍了几张飞版的片子。当然这些照片噪点较多,图像较糊,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基本属于“废品”。但是我宁愿以牺牲照片品质为代价,换取绶带鸟那漂亮的动感身姿。

(浙江新闻客户端 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