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水文化科普示范基地”落户椒江岩头闸湿地公园

12.09.2018  18:42

  作为山海水城,水一直是台州的城市灵气和生态之美的根本。8月30日上午,在台州市椒江区岩头闸生态湿地公园内,台州市水文化科普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暨椒江区同步增殖放流活动顺利举行,该公园也是浙江省首个“水文化科普示范基地”。

  岩头闸生态湿地公园总占地面积约70亩,项目总投资约600万元。该公园由浙江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2017年5月动工,2018年6月建成,采用“水平流湿地+生态塘+表流湿地”工艺技术,打造生态“净水器”,分为亲水广场、水杉大道、亲水木栈道等三大特色区块,种植红豆杉、樱树、再力花等50余种植物。整个湿地公园按区块设有“水的特性”“水利工程”“水与产业”“水与生活”“水与生命”“水与生态”“水与台州”“水与文明”以及“五水共治”等知识板块供市民参观学习,是集水质净化、科普、休闲“三位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生态公园。

  岩头闸生态湿地公园为何能成为省首个“水文化科普示范基地”省控断面岩头闸位于椒江6条主要河流交汇处,因位于国家级化学原料药业出口基地——岩头化工园区核心区块,且沿河存有数家大型养殖场,违章建筑遍布污水直排,而“臭名昭著”。

  在“五水共治”工作中,该区打出“一拆二截三清四关五修六补七执法”组合拳综合整治后,全省出水量最大的中水回用河道项目引流至此,采用“水平流湿地+生态塘+表流湿地”技术,建成占地70亩的生态湿地公园,河道水质从常年劣Ⅴ类变至稳定保持Ⅲ类至Ⅳ类水质。从治水的重灾区到如今的示范地,岩头闸集中诠释了椒江治水的先进做法和优秀经验,体现了椒江人开拓创新、敢拼敢为、奋勇争先的治水精神。亲眼目睹了岩头闸美丽转身的林毕富感慨地说,自己79岁了,是一位“民间河长”,记得多年前曾路过岩头闸,那时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没想到这短短的几年就全然变了模样,实在是让他惊讶。从原来的胡乱堆放、杂草丛生的垃圾场,变为花木扶疏、流水潺潺的休闲之地。岩头闸的变化见证了该区治水历史,也正是水文化最生动的展示。我们期待通过岩头闸这个水文化科普示范基地,打造一个水文化、水科普、水环境教育景观,让其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成为传递这一价值理念的重要途径。”海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洪世荣期盼道。接受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教育的市民越多,大家保护水生态、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就越高。市民郑安玉当天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她说:“作为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来这里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一边学习水知识。我觉得非常不错,也很高兴有这么一个好去处。”海门小学学生林近伟在参观完岩头闸湿地公园后,誓言以后更要以身作则,和大家一起来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和水环境。

  当天,该区还在岩头闸桥头、中水回用补水点、湿地池塘等开展分批增殖放流活动,共投放240万尾红鲤鱼、白鲢和花鲢。未来,我们看到的将是一幅“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台州市林业局、椒江区农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