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践行“看准、审深、实效”价值提升 ​三步曲效果好

10.10.2015  10:56

  今年,瑞安市审计局以开展审计质量和审计价值提升年活动为契机,立足瑞安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坚持审计质量、价值两手抓,深入践行“看准、审深、实效”审计价值提升三步曲,成效明显。具体做法和成效如下:

  一、以科学立项为抓手,突出看准,牢牢把握审计重点

该局高度重视审计项目立项的科学性,以“反腐、改革、法治、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集思广益,严格论证,精心选择,力求做到“看准”。

1 、集思广益,建立项目资源库。 一是建立项目推荐制度。充分发挥审计干部集体的智慧,动员全局上下每位人员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至少提出1个审计项目建议,充实和丰富审计项目资源库。二是充分听取人大、政协、相关部门及公众的意见,及时将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纳入审计监督。建立与人大监督对接机制,将财政同级审总体方案报主任会议审议把关。三是与纪检、检察部门建立线索共享机制,及时将纪检、检察反馈的案件线索纳入审计视野。

2 、依托平台,做到“有的放矢”。 依托审计数据分析平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分析,筛选疑点比较集中或突出的领域作为审计监督重点。充分发挥审计数据分析平台在审计立项中的“大脑”作用。

3 、整合需求,做到科学立项。 按照“压数量、提质量、增价值”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上级审计机关、本级党委、政府以及公众多方需求,整合审计内容,整合审计力量,科学统筹安排项目,以项目综合化带动价值多元化。

二、以创新为动力,突出审深,切实提高审计监督能力

该局坚持向创新要动力,在组织方式、技术方法和审计思路上进行了大胆地创新,切实提升审计监督能力,真正做到审深、审透。

1 、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尝试扁平化管理。 该局根据重点项目重点突破的思路,打破科室壁垒,整合全局审计力量,成立以局长为总负责人、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五大专项审计组对12个重点项目开展审计。这种模式实现了扁平化管理,减少了管理层级,畅通了沟通渠道,提高了审计效率;同时实现科室人员交流和专业优势互补,大大提升审计工作整体合力。

2 、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开展大数据审计。 该局以数据分析平台建成为契机,大力推行大数据审计。按照“全面分析,筛选疑点,专项核查”的审计思路,成立专项分析组,通过数据平台进行多维度分析,将其生成的疑点派发各审计组作为核查重点,实现审计全面化和精准化。如在财政同级审中,利用财政资金流向分析模型追踪资金去向,根据受款单位进行筛选,快速锁定疑点,开展精确延伸审计,直接查处了瑞安市文化馆存在虚列支出、挪用公款等深层次问题。在对民政局经济责任审计中,运用数据分析平台,进行多维度数据比对分析,发现市民政局2012至2014年间对300名已死亡人员仍发放各项民政补助计242万元问题。

3 、创新审计思路,引入“麻雀解剖法”。 今年,该局创新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思路,改变过去审计面过广,审计深度不够的做法。而是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选取明镜公园一个项目进行深入剖析,深刻揭示该工程存在没有把好进度关、质量关、招标关和资金关等四大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市重点工程建设中的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社会反响强烈。

三、以成果为导向,突出实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近年来,该局坚持以成果为导向,加大对审计问题整改督促和相关责任人追究力度,强化审计服务职能,突出实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 、加强督促整改落实,发挥审计的纠偏作用。 该局把解决问题作为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动审计整改工作。一是形成了市政府主抓、部门分工落实、人大督促和审计部门把关的整改工作模式。二是创新约谈等审计整改模式。在对镇街审计中,发现虚列计生经费问题比较突出和普遍,请示市委主要领导后,及时由局长带队对14个镇街党政主要领导逐一进行了约谈,促进各镇街镇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及时自查自纠,清退违规资金240多万元。实现即审即改、未审亦改。真正起到了“审计一点、整改一片”的效果。

2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发挥审计的警示作用。 该局今年加大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存在主观故意的违法违纪问题,及时移送纪检、检察部门处理。自去年以来,共移送案件达14件。仅环卫经费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就有8人被处理,其中5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在对明镜公园审计中对涉嫌滥用职权行为及时移送给市纪委监察局处理,充分发挥了审计的警示和威慑作用。

3 、强化审计服务职能,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注重审计成果的提炼和转化,强化审计服务职能,围绕审计价值提升“新三项”发力,充分发挥了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如在财政审计中,有针对性提出了建议,促使市政府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清理整合和推出竞争性分配改革;及时出台财政性存款竞争存放管理办法,促进增收1400多万元。开展国有企业专项审计调查,助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开展工业垃圾和农村污水调查,促使政府下决心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同时拓宽审计成果转化渠道。如将及时编外用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和工程招投标专项审计调查项目成果分别转化为政协提案和市委市政府调研报告,更好推动问题解决,扩大了审计成果,提升了审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