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局坚持“四化”创建夯实统计基层基础

13.12.2016  00:34

  基层基础是统计事业的根基,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优质服务是统计工作的宗旨。近年来,瑞安市统计局积极开展统计基层基础“四化”建设,着力推进管理“精细化”、流程“规范化”、工作“网格化”、服务“优质化”进程,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全市开展基层基础规范化创建的1634家规上企业、15个镇街、7个部门中,新创建合格率达到95%以上;复评巩固率达到100%;锦湖街道、汀田街道创成省级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示范点单位。 

   一、基层基础管理“精细化”,分类分步指导创建工作。 为推动工作落实,瑞安局从明确目标、制定计划、细化任务三个层面入手,层层推进。制定计划,分步实施。出台《瑞安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将加强统计机构建设,保持队伍稳定,明确统计职责,规范统计台账,实现“应统尽统、真实统计”作为全市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的总目标。根据总目标要求,出台《工作进度安排表》,将创建工作归纳为五项重点,并制定详细实施步骤。每个阶段,市局都会组织力量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指导、考核。细化任务,分类管理。在统计队伍建设方面,贯彻落实《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乡镇(街道)区划调整中加强统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只加强、不削弱”的要求,加强乡镇以及所辖村居(社区)的统计机构建设;在统计对象管理方面,指导落实统计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统计制度,健全原始记录,完善专业统计台账,做到“数出有据”;在部门统计机制建设方面,按照《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瑞安市GDP核算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文件精神,强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设,进一步实现“资源互补、信息共享”的部门统计工作机制。 

   二、基层基础流程“规范化”,全程全面保障数据质量。 制定管控规则,工作流程规范化。2015年瑞安局在全市范围内印发《瑞安市统计局系统数据质量管控规则》手册,根据农业、工业、贸易、服务业、投资等10个专业不同的特点,在数据采集、数据审核、数据评估、质量核查四个阶段制定差异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流程,将统计工作分专业纳入全过程质量控制。推进统计诚信建设,创新规范化评价体系。规范化建设成果如何,需要一套系统的量化指标考核体系。2012年瑞安局以市政府名义制定并印发《瑞安市企业统计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并出台《评定细则》等配套制度,正式拉开企业统计信用建设序幕。评定工作由市统计局联合工商、税务、安监、环保、质监等11个部门协同参与,按照分级原则,将企业统计信用等级从高到低分为A、B、C三级。各企业根据等级高低享受不同优惠政策或者资格限制,从而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和各项统计工作制度,保障统计数据质量。2015年瑞安局在全市工业企业50强中率先推开统计信用等级评定,并以它们为典范,引导、教育、激励更多企业迈入“诚信”大门。 

   三、基层基础工作“网格化”,分片分区落实干部责任。 借力网格化管理,分区落实。借做好经济、平安、党建三张报表契机,将统计责任落实到驻村干部身上,引导全市2044个基础网格的驻村干部“转型”为统计员。要求全市驻村干部摸清网格内规上工业企业、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和营业收入500万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的家底,及时掌握企业电产比、电税比等动态情况,每月按时上报规上企业经济报表、规下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调查表,同时严格落实基层数据管控责任,每个驻村干部对联系企业的统计数据负责,数据失真失实的要被严格问责。建立企业联系点制度,分片包干。要求全市乡镇(街道)统计办建立“四上”企业联系点制度,分片包干到人,统计干部需对联系点企业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指导统计工作开展。通过定期督导检查,年终考核评价,形成自上而下层层带动的基层基础规范化创建机制。 

   四、基层基础服务“优质化”,保质保量做好服务工作。 帮扶指导,服务基层。建立局班子成员联系乡镇(街)制度,下发《关于强化局班子成员联系功能区管委会、乡镇(街道)以及相关部门统计工作的通知》,班子成员分六组,全年不少于4次抽取全局骨干力量,组队指导功能区、部门、乡镇(街)统计规范化建设。撒网培训,提升技能。每年市局会组织专业“讲师团”开展“撒网式”培训,针对部门、镇街统计办、“四上”企业和新进统计人员开展大范围、反复的统计实务轮训和知识更新培训,巩固统计业务知识。2015年全市统计系统共举办各类培训69期,受训人员达6500多人次,有效的提升基层统计人员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