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源头分类 科学选择模式 创新推进方式——桐庐县“破四难”率先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

06.09.2015  15:56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污染呈现出“增量大、处理难、纠纷多、危害大”四大显著特征。桐庐县在全面建成“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体系的基础上,按照“政府推动、群众主体、市场反哺、城乡一体”的思路,以农村为战略突破口,共建成146座垃圾资源化利用站,全县11万户共32.3万农村人口参与垃圾分类,率先全面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目标。据国家统计局桐庐调查队专题调查,该县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工作知晓率由2011年12月的15%上升到2014年12月的95%以上,户收集率及正确投放率由2012年7月35%上升到2014年12月的85%以上。县城垃圾焚烧厂日减少无害化焚烧量约70吨,有效缓解了县城无害化处置压力,可年生产“世外桃源”牌垃圾有机肥约5000吨,年产效益约600万元以上,实现了“垃圾减量”与“变废为宝”的双赢。 

   一、重心前移,垃圾在户源头分类,破“分类难” 

  一是针对“为何分”难题,坚持宣传先行,扭转全民思想观念。通过基层走亲、“村干部、妇女、党员进农户”,持续开展“小手拉大手”、“分类进课堂”等活动,编制源头分类指导手册,印发10万份宣传单,既讲“清洁乡村、美化环境、优化生活、资源再利用”的生态环保大道理,也讲垃圾在自然腐化过程中产生污染的小道理;既注重扭转当代人传统思想观念,也注重培育下一代人的分类意识,使村民明白为什么要开展垃圾源头分类。二是针对“如何分”难题,坚持简便易行,迅速掌握分类技巧。坚持“简便易行、大类粗分”原则,要求以户为单位,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肥与不可堆肥(通俗称可腐烂和不可腐烂)两类进行处置,可堆肥垃圾主要指厨余垃圾和农业生产垃圾,就近作资源化处置;不可堆肥垃圾按原模式运到县城作无害化焚烧处置。每家每户配置一黄一蓝两只分类垃圾桶,在桐庐话中“”、“”谐音,引导村民们把会“”的垃圾扔到蓝色垃圾桶里。这种简单的分类,使村民们迅速掌握了“分类技能”,培养了“分类兴趣”。同时,鼓励部分条件较好的行政村先行先试,开展精细化分类试点工作,目前,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废弃农药包装袋等分类工作,已在该县众多精品村中先行开展。三是针对“自主分”难题,坚持村民自治,确保源头分类实效。全县农村均因地制宜建立起源头分类追溯和奖惩机制,各村村级环保协会进行日常巡管,村企业主、在外成功人士等自发组建的村级商会募集村生态公益金300万元,支持村垃圾处理站点建设,奖励源头分类先进村民,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有了明显提升,分类投放形成习惯,基础较好村先行先试,实行无保洁员村,垃圾在临时投放点定点分类投放,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公共服务促动社会自治管理的新路径。 

   二、因地制宜,先行先试以点带面,破“推动难  

  一是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同时铺开。“一年试点,两年铺开”,2012年先行完成横村镇阳山畈村等5个试点工程,并采取一村一建或多村合建模式,2014年全县183个行政村共建资源化处置设施146个,实现全覆盖目标。新建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多数建在镇级垃圾中转站及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周边,最大程度地发挥集聚效应,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同时,将秸杆、散养畜禽粪便等纳入资源化体系,促进了秸杆资源化综合利用,强化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成效。二是因地制宜,两种模式同时推广。充分考虑人口密集度、可堆肥垃圾量、有机肥需求量、交通运输成本等因素,主推微生物发酵资源化处置和太阳能普通堆肥处置两种模式。微生物发酵资源化模式使用设备由桐庐县与中科院共同申请获得国家专利,自行研发、生产,具备出肥快,肥力好等特点,适用于人口密集度高、可堆肥垃圾量多、有机肥需求量大的农村地区;太阳能普通堆肥利用太阳光,促进堆肥加快反应,具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人口密集度低,交通运输成本较高的偏远农村地区。三是城乡一体,区域联动同时推进。“源头分类、运输混置、末端处理不到位”是制约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作的瓶颈问题。为此,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减源化工作时,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模式,“抓村不放城”,一并考虑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置问题,新增5辆密封运输车辆,将试点社区划分若干网格,每个网格的可资源化垃圾运输到临近行政村作资源化处置,实现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新路径。 

   三、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市场运作,破“资金难”。 

  一是开展源头监测工作。分批次开展发酵后垃圾监测工作,严把垃圾有机肥“原料关”,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渗入。为形成集约化、规模化效益,利用生活垃圾无害化收集处置体系,由县级“统一收集、统一处置”各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机肥。二是开展科学配兑试验。为有效保障垃圾有机肥肥力和绩效,借助中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力量,分析化验垃圾有机肥肥力,选择试验田,试验垃圾有机肥、畜禽粪便等最佳配兑比例,为垃圾有机肥走向市场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三是引进企业实施市场化运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  立足于农村对有机肥的旺盛需求(该县仅用于农业基地土壤改良的有机肥就需要2万吨),通过成立垃圾有机肥生产中心,注册“世外桃牌”有机肥商标,拟对全县146个资源化利用站生产的垃圾有机肥统一收集,通过科学配比后,可年生产“世外桃源”牌垃圾有机肥约5000吨,年产效益约600万元以上,以垃圾有机肥产生的收益弥补垃圾分类处置长效运行资金投入。 

   四、建章立制,考核挂钩持续引导,破“长效难”。  

  围绕“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总体要求,建章立制,统一模式,强化源头分类管理。一是建立定岗定责制度。强化镇村责任主体意识,建立“联村领导—驻村干部—村干部—村级收集员、管理员、巡查员和统管员”  网格化四级管理责任人体系,强化村级“四员”岗位职责,做到日常管理无死角。二是建立可追溯和帮扶制度。明确“2—3—1”可堆肥垃圾收集路径,分类之初,设置两只垃圾桶,对照桶上的编号,严格实施源头分类可追溯制度,对落后群体采取“邻里帮扶”、“党员帮扶”结对模式,提高垃圾收集率和分类正确率;分类中后期,视源头分类绩效,鼓励网格化收集模式,由村民自行投放网格内大垃圾桶,提高收集效率。三是建立登记、积分、奖惩和公示制度。充分发挥农村“熟人社会”独特优势,以户为单元,每日检查登记源头分类情况,现场打分,定期张榜公示检查结果,张贴“红黑板”,让农户“红红脸、出出汗”,并制定“积分换物”、“积分换钱”、“村规民约”等奖惩制度,及采取邻里带动、村级带动、镇级带动等“1+X”示范引领模式,形成比学赶超、竞相争先的良好氛围。四是建立督查考核和资金保障制度。针对源头分类情况,开展“每月巡查、每季暗访”,县财政落实每人每年10—15元保障资金,根据源头分类绩效情况对村进行差别补助,并以督查考核结果确定乡镇街道专项补助资金、项目限批、优秀评比,以考核与差别化资金补助倒逼垃圾分类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