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区加快“五水共治”倒逼经济转型发展
近年来,龙湾区以治水为突破口,逐步淘汰污染、落后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在水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保持经济较快增长,走出一条以治促转、治转同步的双赢之路。截至目前,完成整治验收黑臭河95条共131.324公里,今年上半年 GDP增速达10.1%,实现自2008年以来首次2位数增长,增幅居温州市各县(市、区)第一。
一、以污染产业整治为重点,加快产业优胜劣汰。
一是加快淘汰污染产业。做好“减”的文章,实施最严格的重污染行业和工业污染治理,全面推进合成革、不锈钢、印染、化工等重点行业整治提升。其中,合成革行业在2014年削减生产线110条、占全部生产线35.4%的基础上,今年再削减合成革生产线46条,消减量达到50%以上,合成革产值从一直稳居第一退居到第三。做好“限”的文章,持续限制炼钢、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今年淘汰炼钢行业落后产能9.6万吨、化工2万吨。做好“搬”的文章,启动最大力度的传统产业疏导政策,将传统工业大部分搬离住宅区。目前,铜材行业协会完成行业内整体排摸,制订出台行业疏导方案和产业园建设方案,26家铜加工企业重组为6大股份制公司,整体搬迁至温州空港新区发展。二是大力实施“退二进三”。出台老工业区“退二进三”优惠政策,重点推进海滨街道占地面积148亩的蟾钟工业园整体“退二进三”,打造一批高档次商务楼宇,发展总部经济;状元街道工业旧厂房转型建设瑾瑜白鹿堡,成为专注于进口葡萄酒贸易服务的大型葡萄酒交易平台,红酒进货量占全国3%,占到温州市场80%;蒲州街道宏得利合成革旧厂房改造成为电商大厦,吸引入驻电商企业40多家。目前,“退二进三”政策初显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拉动GDP增长5.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同比增长30.4%,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4%。三是着力发展高新产业。以国家级温州高新区落户龙湾为契机,规划建设面积达28平方公里的浙南科技城,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温州激光技术应用示范推广中心、中科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北航温州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激光与光电产业培育链,启动通用航空产业园建设,推进互联网信息产业发展。上半年,全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0.1%,连续两个季度实现3位数的高速增长。
二、以黑臭河整治为核心,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实施黑臭河整治攻坚战,使污染企业不想排。出台《龙湾区黑臭河整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把黑臭河整治作为“五水共治”重中之重,实施区四套班子挂钩督促等措施,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攻坚,全力开展消灭黑臭河专项行动,力争在三年内完成整治任务。经排查,全区需要治理黑臭河125条,整治任务居全市之首。今年加快整治速度,力争年内全部完成整治任务,将原计划三年整治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其中,黑臭了20多年的瑶溪河,经过2年治理,已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标准,成为可游泳的河段。二是实施截污纳管专项行动,使污染企业不乱排。深入实施片区管网整治项目,对片区企业全部纳入管网整治并一一制定改造措施。加大已建管网的管护力度,重点解决错接、漏接、堵塞、渗漏等管护不到位问题,逐步建成并完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加快农村管网建设,完成瑶溪西片4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改造提升工程,率全市之先完成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设施全覆盖。继2014年新建污水管网60公里,14个片区截污纳管工程投入使用的基础上,2015年实施片区管网整治项目52个,纳入管网改造企业 936家。三是实施严打严惩环境执法,使污染企业不敢排。建立执法联动机制,联合环保、水利、公安、行政执法等部门,深入开展常规检查、突击检查以及环境安全和应急大排查,形成严格执法常态,强化河道污染源监管。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1万人次,行政处罚案件191个,处罚金额674.97万元,移送公安案件19个,行政拘留3人,刑事拘留32人。
三、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巩固治水转型成果。
一是“专职河长”防反弹。在着力推动实现区、街道、村三级“河长制”全覆盖的同时,创新推出领取薪水的“专职河长制”,聘请专业人员,按照“七无”河道整治标准,重点监测河道范围内污水直排、水域障碍、堤岸损坏、河底积淤、河面垃圾、绿化破坏、沿河违建等,对河道进行全天候巡查。通过“五水共治微处理中心”微信共享平台,第一时间反馈整治进度和问题,有效弥补监管漏洞,成功化解河道整治效果易反弹的难题。“专职河长”每月基本工资2600元,采取月考核、年终考评相结合,对考核优良的“专职河长”给予当月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扣除当月工资;三个月不合格,给予解聘。作为护水队伍的又一补充,还建立了“河道警长”、“河道检察官”等制度,为“五水共治”保驾护航。二是“三级联动”强推进。以“三联四推五提升”专项活动为主抓手,实施“区领导联系街道、部门联系村(居)、街道干部联系河道”制度。其中,重点推进部门联村“五水共治”工作,由部门领导带领业务科室负责人每周至少下村一次,深入治水一线,第一时间了解治水动态,实现“五水共治”帮扶指导针对性落实,帮扶成效纳入部门年度考核,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互促互督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22个街道水质监测站位,实行一月一监测一考核,助推治水工作。目前,全区28位区四套班子领导、71个区部门共分六个大组,由6位区委常委挂帅,分别联系全区6个街道、96个行政村,联动推进“五水共治”工作。三是“水岸同治”固成果。出台《龙湾区“水岸同治”重点片区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围绕永强主塘河沿岸城中村、旧厂房、旧小区、旧桥梁等重点片区和节点,坚持水岸同治、目标同向、计划同步、措施同力、亮点同现,打好“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六城联创”的组合拳,深入实施沿河沿岸违章乱点整治、沿河旧厂房改造、源头污水阻断、河道清淤(清障)及生态修复、涉河桥梁改造美化、沿河建筑外立面改造美化、滨水公园(亲水绿道)改造提升、畅游航道整治及配套码头改建、塘河旅游走廊建设、沿河城中村改造等十大措施,全力打造“灵韵水乡”,全面巩固整治成果,总投资达4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