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居民营养健康监测报告出炉

18.09.2015  10:18

大多数人肉吃得太多 果蔬吃得太少 油盐摄入量偏高

  昨天上午10点,浙江省疾控中心正式发布了一张特殊的“成绩单”。这张成绩单所反映的,是2010年至2012年三年间,全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监测结果。该监测涵盖我省2个大城市,分别是杭州、宁波;2个中小城市,分别是金华、桐乡;2个农村县市,分别为松阳县、安吉县,监测覆盖调查对象8334人。结果显示,浙江人的饮食不够合理,大多数营养物质的摄入还需调整。

   浙江人大多吃得不对

  部分膳食摄入甚至退步了

  以《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作为参考标准,“浙江省2010-2012年营养监测样本人群膳食结构比较”反映了浙江人吃得并不合理。

  在大豆坚果、蔬菜、肉禽鱼类等10项食物类目监测中,完全达标的仅有谷薯杂豆类一项,其余不是低于就是超过膳食宝塔的范畴。

  其中,关于水果摄入的数据,特别值得拿出来说一说。膳食宝塔对于水果摄入的标准在200-400g/天,可浙江省居民水果摄入量却少得可怜:大城市居民水果摄入72.0g/天,中小城市81.9g/天,产水果的农村地区,居民水果摄入量仅为26.8g/天。

  与此前的监测数据相比,浙江人部分膳食结构数据达标情况甚至还不如上个世纪。

  例如,蔬菜的推荐摄入量在300-500g/天,早在1984年,浙江居民还能够实现364g/天的摄入量,可到了2010-2012年,摄入量却低于标准的最低限,仅有283.7g/天。

  诸如这样的“退步”还表现在肉禽、水果的摄入上——2010-2012年,浙江省居民粮谷类、水果摄入量下降,畜肉类、奶类摄入量上升,但蔬菜、水果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畜肉类高于推荐摄入量,鱼虾在适宜范围内波动,奶类远远低于推荐量。此外,植物油摄入量快速上升,动物油摄入量迅速下降,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但食用油摄入总量超标。

   城市居民脂肪和钠摄入过量

  太阳晒得不够多

  不少新闻也曾提到过,城市人口中,肥胖和高血压的人群远高于农村,浙江省2010-2012年营养监测样本人群营养素摄入状况刚好说明这一点。

  就拿脂肪这一营养素推荐摄入量来说,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每人每天平均摄入值达到了92.4g/天,高于农村的79.5g/天,更高于推荐标准的20-30g/天。同样,在钠的摄入上,大城市也是以7023.8mg/天“拔得头筹”,高于农村平均5588.1mg/天,而标准摄入量仅在2200mg/天。此外,钙和维生素A的摄入则比标准摄入量低很多。

  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脂肪摄入过高是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钙摄入低会影响青少年骨骼发育,是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钠摄入过高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维生素A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比如维持正常视力、青少年生长发育等,因此维生素A摄入不足会影响相应的生理功能。

  同时,本次监测结果还显示,大城市居民维生素D摄入情况堪忧。人体在没有额外营养补充的情况下,紫外线照射产生的维生素D占到需要量的93%-95%。紫外线的强度与纬度、季节等有关。传统认为位于北纬35°以南的地区维生素D缺乏率相对较低,而浙江位于北纬30°,但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患病率却比较高,这与雾霾、户外活动减少、防晒等有关。省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市民应增加户外日照时间,科学防晒,有条件的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D。

原标题: 浙江居民营养健康监测报告出炉 作者: 网络编辑:丁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