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蓝领——浙江“四轮驱动”提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07.01.2015  14:36

  (中国组织人事报)如果将人才结构比成金字塔,技能人才就是支撑高塔最坚实的塔基——它的厚度直接决定着塔身的高度。

  作为制造业大省的浙江,近年来通过政策支持、加强培养、企业自主评价、荣誉激励等举措,不断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截至2014年6月底,浙江全省技能人才总量为87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79万人。特别是近三年,浙江技能人才总量实现了200余万的增量,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57万。

  在快车道上飞驰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正有力地推动着“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迈进。

政策支持——新政密集出台,吹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冲锋号”

  改革开放以来,成千上万从一线工作岗位上成长起来的“能工巧匠”,与民营企业家人才、营销人才一起托起了浙江民营经济的腾飞之翼,让“浙江制造”遍布世界各地。

  然而近年来,“浙江制造”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隐忧: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日益成为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制约因素。

  如何助推浙江经济“爬坡过坎”?省委书记夏宝龙一语中的:当前浙江最需要的是一大批满足转型升级和产业提升需求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15年和202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要达到160万和230万。

  以省委、省政府名义,《浙江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给浙江技能人才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作为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吴顺江深感重任在肩、时不我待,领导人社厅迅速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的通知》、《关于建立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通知》、《浙江省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办法》等一系列高技能人才配套政策文件,进一步吹响了浙江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冲锋号”。

  与此同时,浙江还出台了《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办法》、《职业技能培训推进计划》、《技工院校品牌专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逐步构建完善了以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为主要内容的职业能力建设政策体系。

  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浙江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入了快车道:2012年,685万;2013年,846.7万,其中高技能人才166.8万……吴越大地奏响了技能人才春的旋律。

加强培养——做大增量,提升存量,围绕企业需求做文章

  浙江是经济强省、制造业大省,却也是技工教育小省。教育资源有限,技工缺口渐大,一直考验着各级人社部门的神经。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省人社厅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依托“小资源”,开展“大培训”,做精做细做深技能培训“大文章”。

  浙江省大力开展“十百千”品牌技工院校建设工程,三年时间内,在全省扶持10所技师学院、100个专业、1000名教师。

  各地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和企业培训机构的师资、设备优势,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建立起各类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376家,年培训总量100多万人。

  浙江省还依托技工院校、大中型企业,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12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24个,与473家企业开展合作,年开展社会培训16万人次。

  此外,浙江每年还输送100名一线“金蓝领”到德国、意大利、美国、新加坡学习。2013年更是将德国、台湾的专家“请进来”,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缩短“浙江制造”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

  在长期的人才工作实践中,浙江也逐渐认识到,技能人才培养,不是政府一家独唱,更不是院校独舞,而是必须根植于企业的土壤。由此,一系列围绕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措陆续登场。

  ——联系学校“请进来”。三年来,累计邀请298所职技院校到浙江交流洽谈,累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1759份,达成技能人才输送意向5万余人次。

  ——组织企业“走出去”。哪里高技能人才多,哪里就有浙江招聘团的身影。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延伸到学校,提前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彻底改变过去纯粹“等”人才的被动处境。

  ——大力建设“工作室”。2014年,浙江省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迅猛增加到160家,其中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1家。杭州钢铁公司由邵宏斌带领的技能大师工作团队完成的7个技术改造项目,总投入不到8万元,却创造出直接经济效益5500余万元。

企业自主评价——引导和鼓励人才把“论文”写在车间里、写在流水线上

  吴仁灏是杭州汽轮机厂的一名技术骨干,主持了汽轮机20多项专利技术课题研究,拿过省政府质量一等奖、中国质量协会二等奖,还曾经凭着丰富的经验成功解决产品生产故障,为企业挽回近1个亿的损失。而就是这样一名技能专才,却在理论考试中屡屡沉戟考场,不能晋升为高级技师。2013年,他通过直接认定评审,终于拿到了“迟来”的职业证书。让他受益的,是浙江省的一场人才“变革”: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

  2012年起,浙江率先在全国试点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化体系建设,探索从职业技能鉴定向职业能力评价转变。2014年,浙江出台《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办法》,明确了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的主要内容、工作方式和实现路径,全面推行企业行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

  “员工技能资格等级,让企业自己说了算”,“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要在评价标准上主动适应企业需要,在评价权限上主动放权于企业,在评价内容上主动贴近企业岗位”,“要引导和鼓励人才把‘论文’写在车间里、写在流水线上,切实解决科研成果转化、人才直接服务经济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于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吴顺江显得信心十足。

  一个职业标准,可以带起一支技能队伍,更可以兴起一方产业。

  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东阳木雕为例,仅东阳市就有木雕生产企业2900余家,从业人员16万人,年产值180多亿元。2012年,木雕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实施,让木雕行业终于告别了“无证可评”的历史。拥有“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头衔的中国木雕界泰斗陆光正,也终于有了名副其实响当当的头衔。

  如今,浙江已经打破了社会化考评“一枝独大”的技能评价模式,开启了以企业自主评价为主,社会化考评、专项能力培训考核、国际职业资格评价并进的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探索之路。

荣誉激励——重奖“蓝领院士”,引领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提升

  2012年,几十名身披大红缎带、身着或蓝或白颜色深浅不一工装的首批“钱江技能大奖”和“浙江省首席技师”,与专家教授、行业精英一起,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亲切接见。

  “每位‘钱江技能大奖’获得者奖励10万元”的消息经媒体披露,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钱江技能大奖”是浙江省政府对作出特殊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设定的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其评选规格之高、奖励额度之大,在国内尚属首例,入选者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蓝领院士”。

  如今在浙江,“蓝领”的社会地位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月薪五六千甚至上万元的“高级蓝领”越来越多,远高于一般的大中专毕业生。社会上还兴起大学生到技校“回炉”学技能、考证书的现象。

  变化的背后,是浙江各级党委、政府的良苦用心——

  2013年,浙江自上而下兴起了“技能大比武、岗位大练兵”的热潮。通过竞赛产生了“浙江省首席技师”10人,“浙江省技术能手”151人,“浙江省青年岗位能手”118人,“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38人,分别获得8万元到2万元不等的奖金;5000余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晋升高级工和技师职业资格。

  各市也建立了各具特色、覆盖各层次的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金华、绍兴等地将高技能人才评选纳入到市级突出贡献人才评选奖励范畴;宁波市10万元奖励“优秀高技能人才”;温州市设立“瓯江技能大奖”,给予获奖选手每人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湖州市每2年表彰10名有突出贡献的“南太湖新技师”给予每人1万元的奖励……“技术能手”、“名师名家”,一个个富有创造力的荣誉称号在浙江各地营造了“关爱人才、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放眼未来,浙江不仅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气和胆识,更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

  “随着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强,终有一天,‘浙江制造’能够比肩‘德国制造’、‘日本制造’,成为‘高大上’的标杆精品!”吴顺江动情地说。(中国组织人事报记者 赵振宇   通讯员 杜旭平 孙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