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5.11.2014  14:11

  农民日报编者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重要的经济问题、民生问题,更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面对这个重大考验,面对时代交付的课题,各地从实际出发,进行着多种探索。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浙江省,不单强化“产出来”和“管出来”,而且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闯出了一条致力于标本兼治、社会共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之路。总结浙江的实践和经验,或将提供诸多的启示、借鉴和思考。

农产品安全宣传进社区。

  山水江南,鱼米之乡,物阜民丰。

  在“七山一水两分地”的浙江,自古就以其优渥的自然禀赋,出产美味,犒赏舌尖。如今,正在努力打造绿色农业强省的浙江,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创造出诸多“率先”:

  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全覆盖;率先探索出了“一项标准、一张模式图、一张讲解光盘、一本操作手册、一个示范园”的监管模式,推进标准化生产;率先提出“整体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创建”……

  一项项“率先”不仅体现在工作力度上,体现在整体发展环境上,更体现在渐趋明朗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中。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浙江守卫舌尖安全靠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发展理念提供的思想支撑,靠的是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打下的产业基础,靠的是市场机制提供的充足动力,靠的是义利兼顾文化提供的精神内核。

  在这一场从“吃饱”向“吃好”的转变过程中,浙江在实践中先行探索,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让我们见证的不仅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改善,更是一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大变革;不仅是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的完善,更是一场政府职能转变与治理能力体系提升的大考验。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重

  要的民生、重要的政治

  一个农业资源弱省要蝶变成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大省,一个农业只占GDP5%的省份要成长为现代农业的排头兵,一个要将经济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的经济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其绕不开的一道坎,更是其更好发展的一级阶梯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关系大局”。简单的语言,体现出深刻的道理。让老百姓吃饱、吃好,不仅关乎经济,而且关乎民生、关乎政治。随着农产品贸易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还关系到国际交往和国家形象。

  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吃”的内涵与诉求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吃饱已经不是人们的首选,吃好成了人们最重要的追求。正因为如此,中央在新阶段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反复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

  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从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落实监管任务等六大方面,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整体部署。

  可以说,从来没有哪个时期像今天这样,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群众如此关心!社会如此关注!党和政府如此关切!也很少有一项具体工作,像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样,牵动着如此广泛、如此敏感的神经!

  而地处东海之滨的浙江,所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更早、更严峻;感触更敏锐、更直接。

  从产业发展现状看,浙江特色产品多,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点明显,然而户均经营规模小,农业收入副业化、劳力兼业化普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困难,安全问题隐患多。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浙江早在2005年,人均GDP就超过3400美元,已进入中等收入地区。人们的消费不再局限衣食住行,而向享受型、安全型、发展型快速转变。这意味着老百姓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更为关注。与此同时,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农产品贸易的大进大出,都大大增加了质量安全问题的压力。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多次反问领导干部:你们说,老百姓一早起来,会想什么事情?肯定不会想GDP,不会想保八争九,而是想今天吃什么,吃得是不是安全,今天的PM值是多少。这一问答,以最朴素的视角说明,食品安全就是当下老百姓最大的民生。

  正因为事关百姓每天的生活,在年初全省“两会”上,省长李强代表省政府作出承诺,把保障“舌尖安全”,作为今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他强调,政府工作有三个底线:百姓增收、生态良好、社会平安。如果农产品质量安全都无法确保,经济发展成就再大,都将失去意义。

  浙江省农业厅的干部还清楚地记得,副省长黄旭明2013年1月上任后,第一次到省农业厅视察,便去了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当听到浙江这几年农产品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并呈上升趋势,这才放心。

  回顾历程,记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浙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和省委、省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部署相适相承,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相适应的:从“两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两富”(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再到“两美”(美丽浙江、美好生活);浙江农业从高效走向生态高效,尤其是浙江提出“两美”之后,浙江农业系统找准定位,提出通过“治水倒逼促转型、生态兴农美田园”和“产管并举促提质、安全放心美生活”,努力打造绿色农业强省,其中就蕴含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较高要求。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既体现了浙江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局意识、民生理念,同时也是其从省情、农情出发的发展智慧。农业资源弱省要蝶变成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的大省,一个农业只占GDP5%的省份要成长为现代农业的排头兵,一个要将经济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的经济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其绕不开的一道坎,更是其更好发展的一级阶梯。

  “产出来”必须遵循市

  场规律,发挥市场作用

  从根本上而言,生产安全可靠的农产品,关键在于生产者的能动性,只有通过利益驱动机制,让市场主体有积极性提供优质农产品,并通过市场倒逼机制,给不安全的生念上“紧箍咒”,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水到渠成

  “浙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慢不得,也急不得。”在谈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时,浙江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说出了浙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现实。

  “慢不得”是基于严峻的现实压力——在浙江省现代农业总体快速发展中,仍存在相当程度的小规模、兼业化的生产方式和农业投入品错用、违禁使用等现象,任何地方、任何环节、任何品种、任何生产经营主体,都可能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全方位监管的难度和任务可想而知。

  “急不得”是因为必须遵循规律——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与消费者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相适应,更要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相适应,这些工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提出,说到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必须要由发展来解决。

  两个“不得”,道出了浙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之难。千家万户,如何监管?千头万绪,从何下手?千方百计,如何实施?

  浙江的认识是,在“小生产对接大市场”的格局之下,只有先提高生产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力,以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支撑,贯之以市场导向和激励作用,发挥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能动性,使之有意愿、有能力担当质量安全的第一“把关人”,从“产出来”的首要环节,把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环境生态化,为安全生产守护青山绿水。今年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五水共治”工程,在浙江各地轰轰烈烈展开。浙江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限期关闭违规的养殖场,重新整治大量污臭不堪的河港、沟渠、池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还生产、生活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

  没有安全的产地环境何来安全的农产品!正是意识到产地环境的重要性,早在2005年,浙江就发布了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标准,以土壤、灌溉水和环境空气质量作为主要指标。近年来,从“两美浙江”的提出,到“五水共治”的推进,都是政府在大手笔谋划,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做系统工作。

  “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产品产地环境的净化提供了条件。反过来,农业生产中秉承生态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既保护了产地环境,也大大降低了源头风险。”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刘嫔珺说。

  今年6月,浙江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现代生态农业循环发展试点省份,生态循环已成为浙江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生产标准化,以市场主体带动“整齐划一”。浙江全面推行农业生产“五个一”标准化模式:这就是“一个产业标准、一张模式图、一套讲解光盘、一本操作手册、一个示范园”。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等着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为标准化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目前,浙江的农业龙头企业就有7500多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有4万多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浙江的土地流转率高达47%,全省一半以上的农户,在主体带动下,已经迈进了标准化生产的大门。

  ——营销品牌化,靠利益驱动激发内在动力。浙江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通过品牌化进一步促进标准化,用市场化的方法和思路,从根本上解决标准化、进而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他们的做法之一就是致力于打造区域性公共品牌。由产业协会出面注册商标,打造由产业主体共同使用的公共品牌。而生产主体如要“借光”,享受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则必须符合要求、符合标准,保证质量安全。现在,浙江几乎每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都建有自己的区域公用品牌,如“安吉白茶”、“仙居杨梅”、 “临海蜜橘”等。

  生态化解决了生产环境的安全问题,为标准化生产“清场”;标准化确保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问题,为品牌化提供品质保障;品牌化则为生态化、标准化解决了动力机制问题,“三化”之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管出来”根本在于将

  “管理”转变为“治理”

  面对“千家万户”的生产主体,政府纵有再大的力量,也是防不胜防、管不胜管。只有从“管理”走向“治理”,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形成合力,做到齐抓共管、多元参与、社会共治,并且形成机制,才能实现治理的广覆盖、全覆盖

  用市场化的“灵丹妙药”解决“产出来”的动力机制,但市场化不能“包治百病”。浙江认为,这个时候就要发挥政府的作用,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把农产品安全“管出来”。

  如今,浙江上下已形成一把手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氛围,工作举措上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向全程风险管理、社会共治转变。

  ——奖罚分明,真刀真枪动真格。

  在部门监管责任上,浙江省农业厅明确了全厅所有处室、单位的职责,落实“一岗双责”,建立了抓行业必抓安全,抓生产必抓安全的机制。

  对于地方政府,省里每年与各市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发生重大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

  在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上,浙江将质量安全监管与产业扶持联动,一旦出现不合格或不良记录,生产主体就被划入“黑名单”,3年内将与任何项目扶持“绝缘”……

  深谙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浙江,坚持用法治净化农产品市场环境,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三年来,整个浙江在专项检查行动中立案查处的案件就达3000起。如今,生产主体都十分明白,食品质量安全是碰不得的高压线。

  罚,起到的是震慑教育作用;而奖,则发挥正向的引领鼓励作用。

  在正向引领上,湖州市有一个创新——每年评选一次农产品质量奖,每次不超过5个农产品,对获奖的产品,由市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

  “设立奖项的重点不在于10万元奖金,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向社会昭示政府在鼓励什么、支持什么,有利于全社会形成重视质量安全的氛围。”湖州农业局副局长沈红星说。

  ——全力投入,让监管回归服务的本质。

  记者在奉化市岳林街道采访时,街道快速检测室检测员胡旭辉刚刚收下了农户张宝平送来的茄子、油菜等样品,帮他测测农药残留,看能否按要求上市。

  记者了解到,像岳林街道一样,浙江省1165个涉农乡镇街道,全部配备了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室,不管是农民自己种的菜要上市,或是消费者对买的菜有疑虑,都可到此免费检测。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在基层。从2007年开始,浙江投入逾两亿元资金,建成市县两级农产品质监站55个,基本覆盖了全省农业主导产业生产区。浙江率先在全国建立省有总队、市有支队、县有大队的完整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初步形成了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真情沟通,激励全社会参与治理。

  近年来,社会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误解、谣传,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信息不透明和消费者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造成的。

  为增加信息透明度,让百姓明明白白消费,近年来,浙江省把信息宣传放在重要的位置,特别提出注重与媒体、与公众的沟通。农业厅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直通车、市民果蔬基地体验等活动,与省内主流媒体合作推出“农业厅长请你来提问”等节目,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透明度,让公众参与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中来。

  2011年,“爆炸西瓜”波及浙江,农业厅迅速组织专家,在媒体释疑解惑,告诉消费者,这并非膨大剂引起,而是新品种遭遇连日阴雨所致;2012年,微博爆料“宁波余慈杨梅喷洒膨大剂”后,农业厅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注,消除不实传言对杨梅产业的影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主动说”、“适时说”、“引导说”、“多种形式说”,传达出的开放、真诚,不仅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维护农业产业稳定,更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

  (原载2014年11月20日《农民日报》头版,本报有删节)

来源: 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