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为全省数字文化馆建设业务骨干集体“充电”

24.06.2017  16:01

  

  6月21—至23日,浙江省第三届数字文化馆建设培训班在杭州举行,全省各市、县(区、市)文化馆数字文化馆建设业务骨干共100余人参加培训。这也是今年浙江文化馆主办的第二期数字文化馆建设培训班。此前,在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的指导下,该馆已在绍兴举办了全国数字文化馆建设培训班,当时有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文化(群艺)馆有关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分管领导和业务干部共130余人参训。

  本次研讨培训班邀请了中国文化馆协会理事、数字文化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马鞍山市文化馆馆长陈学明,浙江省文化信息中心主任高超云,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图书馆副馆长刘晓清,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张广钦为学员们授课。四位专家分别从数字文化馆建设实践与探索、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与应对、数字化发展与公共文化创新、全民艺术普及与慕课建设四个方面作了精彩讲座。此外,与会人员还围绕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平台、数字化资源、新媒体运用以及线上文化活动的策划开展等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数字文化馆建设”主题,从公益培训在线报名、线上活动策划开展、文化馆数字资源建设、微信等新媒体运用以及数字化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对数字时代文化馆如何运用新媒体、使用智能化设备,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延伸服务触角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数字文化馆建设是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一个新话题。我省在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方面一起走在前列。2007年开启了全国群文网站建设论坛,2008年开始在浙江艺术网上首次举办“弘扬千年民 守护精神家园——浙江省春节群文网络活动”,2009年开始每年开展“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文化符号网络评选”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民间故事、民间曲艺、民间美术的网络评选。通过网络评选活动挖掘弘扬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艺术资源。2014年,省文化馆升级改版了“浙江艺术网”,建立了“浙江省数字文化馆”,对基层需求提供菜单式配送,为全省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方面开创了先河,网站月均点击量逾8万人次。同年,还在全省文化馆系统开展了“浙江省首届十佳文化馆网站”评选活动,明确数字化服务导向。2015年在全省文化系统开展了数字文化馆建设理论研究征文,举办了全省首届数字文化馆建设研讨培训班,就数字时代文化馆如何运用新媒体、使用智能化设备,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延伸服务触角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继丽水莲都区文化馆被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列入2015年度首批数字文化馆试点项目之后,2016年,浙江省文化馆和宁波市文化馆被列入全国15个副省级以上数字文化馆试点项目。

  据了解,浙江文化馆今年将馆围绕“数字文化馆”建设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需求主导、服务为先的原则,重点围绕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网络活动品牌和打通省级文化服务资源三个方面,应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数字文化空间,与省级文化馆职能深度融合,建好数字化平台、丰富数字化资源、创新数字化服务,力争培育出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