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四加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成效明显

05.02.2015  13:00

  2014年,泰顺县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生态县,并先后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国家级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生物多样性国际项目示范县。一是加强生态示范创建。以国家生态县创建为龙头,大力推进各类生态示范创建。率全省之先实现国家级生态乡镇全覆盖,建成省级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2个、市级生态村256个、省市级绿色学校39所、省市级绿色家庭20个、县级“保护母亲河”生态站所9个。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列入国家级示范村试点1个、省级示范村试点2个,通过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验收2个,提前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线路1条、示范精品村4个。二是加强重点区域保护。以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珊溪水库库周生态功能区、飞云江等水系水源涵养区和县域交界周边水源保护为重点,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生态修复,不断提升自然生态环境质量。2014年获温州市唯一全省跨行政区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综合评价优秀县;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2%,位列全省第二、全市第一;PM2.5浓度均值全市最低。三是加强污染源头控制。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把企业准入环保审核关,启动“工业飞地”建设前期,完成大安生态科技创业园功能定位调整,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同时,加强环境执法监管,深入开展各类环保专项行动,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300余人次,检查企业800多家次,立案查处违法企业21家、处罚金额84.3万元,比2013年增加163%、212%;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件、刑事拘留1人。四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构建垃圾、污水处理“两张网”。每年统筹2400万元,将每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经费纳入县财政补助范围,全面实现农村垃圾“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统一处理”运行模式。全面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行动,新建成中心镇污水处理厂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86个、生态河道35公里、滨水公园21个、水乡宜居村居(社区)5个。(泰顺县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