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五步递进法”有效提升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02.09.2015  09:02

近年来,浙江省德清县审计局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找准审计工作切入点与着力点,在对乡镇和部门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积极推行“五步递进”法,对被审计单位“权力清单、廉政风险点、决策过程、业务轨迹、会计资料”依次进行审计,有效提升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一是审计被审单位权力清单,摸清审计对象“家底”。当前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均推行了权力清单制度,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新常态下审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权力清单对于我们审计部门来说,就像是我们的“对账单”。认真对照被审计单位权力清单,全面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行政权力的数量、种类、运行程序、适用条件、行使边界等方面问题,摸清被审计单位行政权力家底。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组织对权力清单进行初次筛选,重点研究和掌握与领导干部经济事项的决策、执行、管理和监督等相关联的权力清单,初步确定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事项和内容。

二是审计廉政风险点,科学确定审计重点。充分利用纪检监察部门与被审计单位梳理确定的廉政风险点,分析和研究廉政风险点与被审计单位权力清单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前期梳理排查出的经济责任审计事项进行再次筛选。根据廉政风险点等级,按照重要性水平科学分类,确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事项,编制被审计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事项目录,进一步明确审计重点范围,增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审计效率。

三是审计领导决策过程,还原事项决策情景。转变审计思维方式,注重对重大经济事项实施的决策过程审查。针对所确定的被审计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倒查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定过程,采取追踪查阅其会议记录或纪要等方式,还原事项决策情景,从中挖掘审计线索。重点审查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决策项目资金投入与运行决策的科学性,判断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是否经过规定的程序和可行性研究,是否存在“个人酝酿”、“个人批示”、或“暗箱操作”等手段规避集体决策程序的情况。

四是审计业务活动记录,追踪原始运行轨迹。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把所审计事项业务运行过程中相关的信息,如:组织架构、政策制定、行政审批、实施方法、资金使用和项目验收评估等串联成线,绘制业务运行轨迹图。通过运用跟进理念和动态审计理念,让审计触角深入到被审计单位具体项目业务运行的全过程,沿着业务主线把脉关键节点,找准审计重点内容,查找漏洞,发现违纪违法线索。

五是审计会计核算资料,认定领导经济责任。根据前述四个环节审计掌握的疑点和线索,有针对性地倒查财务会计资料,并对与其相关的往来款账户、材料物资、资金收支、财务报表等进行扩展性、发散性审计,分析比对业务记录与财务记录、决策与执行的差异,延伸审查业务相关单位,运用审计职业判断获取审计证据或排除疑点,从而形成完整的审计证据链,查实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照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规定准确认定领导经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