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制宜 量水定产 节水减排——三门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04.12.2015  08:37

     三门县在“加快三港三城建设、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战略推进下,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深入开展全省第一批县(市、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充分发挥水资源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杠杆作用。上半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5.5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9%,增幅位居全市第二;全县用水总量控制为1.18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分别达29.1  %、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因地制宜抓管理体系建设,定位产业布局。一是全面建立制度,突出水资源政策引导。综合考虑县域总体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出台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为首,涵盖水资源统一管理、用水总量控制、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六方面15个制度办法,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优化配置。二是合理设定目标,强化用水量指标控制。统筹兼顾区域性缺水,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等县情与各乡(镇、街道)社会经济实际,分解下达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3大项8个控制指标,重点考核生活和工业用水量。力争年底全县用水总量控制为1.29万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率分别达30%、35%。三是严格落实责任,彰显问责制刚性约束。发文明确各乡(镇、街道)和相关单位职责,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纳入各地各单位日常管理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对“优秀”等次单位授予“年度水资源管理先进单位”,对“不合格”等次单位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并约谈其主要负责人。 

  二、多管齐下抓取水定额控制,倒逼产业转型。一是加强取水许可管理,严格产业准入。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论证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水资源管理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批准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对接近或达到用水总量指标地区,限制或停止审批新增取水。现已累计发放取水许可证40本,对2家公司取水许可不予审批,要求2家取水单位重做水资源论证和办理取水许可。三门核电二期工程3、4号机组生产用水从罗岙水库供水改为海水淡化,年淡化量达300万吨、节省供水量230万吨。二是加强计划用水管理,严控用水定额。年初根据各取水单位编报的取水计划,参照同行业用水定额,综合考虑该企业前3年用水情况、全县水资源供需状况及节水工作要求,经综合平衡后,下达取水计划,加强对取水户取水计量和实时监控系统监督管理。今年共下达用水计划4133万方,上半年实际用水2320万方;安装“一户一表”1.3万户,计划用水率100%、用水取水计量率均为100%。三是加强限制纳污管理,严查入河排污。一方面,强势推进工业“斩污除患”雷霆行动,加大对医化、橡胶、电镀、造纸、涉重等行业专项整治力度。另一方面,积极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控制肥料用量和污水排放。今年以来,共检查企业653家,处理违法排污企业9家,关停9家,罚款51万元,刑事拘留  14人,行政拘留7人;拆除涉水违法建筑11650平方米,关停搬迁养殖场69处,封堵排污口44个。   

  三、优化配置抓用水效率提升,助推产业升级。一是以供定需,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建立水资源统一调度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县水务公司,循序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同步推进引水优化与开源扩容工程,形成“多水库串联、多水厂联网、多水管联调”格局。目前城乡供水范围已覆盖县城、6个集镇区及部分行政村,日最大供水量达8万吨。初期计划投资8.6亿元,将石滩水厂富余水量、城南水厂备用水源引调至健跳、蛇蟠,加快推进东屏水库工程建设,开发8处小型备用水源,可新增库容5200万方、年供水量4100万方,解决21.5万人用水紧张问题,现已完成投资2.5亿元。二是降耗提效,创建省级节水型社会。以全省第一批县(市、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契机,通过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公共节水“三管齐下”,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全过程。现已建成节水型灌区8个,改造农田渠道171公里,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新增及扩大灌溉面积1.8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完成节水型工(企)业建设1家、水平衡测试工(企)业3家,重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65%;创建节水型单位(社区)62个,推广节水型器具1500套,节水型社区人均生活日用水量由180升降至120升。三是改革水价,发挥市场调控作用。在广泛开展水价调整调查、征询和听证基础上,推行城市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行业差价、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等水费征收机制。针对不同行业类别实行不同水价调控,其中城市居民用水按照用水量实行1倍、1.5倍、3倍三级水价,对除城镇公共供水企业外、取水户超过取水计划取水的部分,其水资源费按照1~3倍累进加价征收。现已累计计对4家超计划用水企业收取加价水资源费,全县年总用水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