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管理点燃企业文化之火

22.10.2014  19:08
——杭燃集团推优评优凝聚“正气”价值观

  记者蔡东鸣报道 民主管理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支撑和动力。如何创新和开辟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是新形势下对工会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摆在各级工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杭州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燃集团),管理者将职工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以民主评优推动企业文化发展。
  推优评优,分数得票为准
  近段时间,最新一期的“最美杭燃人”画册印制完成,杭燃集团职工争相传阅。
  画册之所以引人关注,除了其中新增了三年一评的“杭燃之星”,更重要的是,上面的优秀员工全都是大家民主推选出来的,真实地体现了每个人的意愿。
  杭燃集团优秀员工一年一评,25个部门(公司)、1300多号职工,只能遴选20人,如何公平服众?
  2010年开始,集团评优引入民主机制,实行全员参与、分级实施:层层推选的40多位候选人,事迹在内网公开,PPT展示经受推荐大会审视,最后由职工代表打分,从高到低差额产生。
  “即使集团领导也是职工代表一员,一人一票打分,统计结果无须报批,直接公开”,政治部主任王鸣在解说流程时特地强调。
  不仅是优秀员工,职工中优中选优的“杭燃之星”、集团特殊贡献奖、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评选,领导班子、部室综合测评以及中层干部满意不满意评价等,都要经过这样的民主程序,全员参与,全程公开。
  这些工作党政共同负责,工会运作实施。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进忠认为,既然是民主评选,就要切实保障职工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过程结果,随时查询监督
  完善民主评优机制,不走过场,才能取信于职工,才会形成良性循环。
  在杭燃集团,评优的组织实施有一套完整的机制和程序。公司专设评选工作办公室,事先就申报、推荐、上报、票选等程序订立章程,明确各奖项评分标准及奖励条件。
  这些程序细化到参与打分的职工代表组成签到、各奖项评分权重、选票统计人员承诺书签订、废票公示及理由说明等。每个步骤均有监察审计室跟踪,并在公司内网显著位置公示。所有原始材料最后全部装订成册,以备查询。
  机制完善,程序到位,民主评优结果自然经得起考验。
  2012年度的中层干部满意不满意的民主评价,集团一名干部排名垫底。事后,难以接受现实的他对此次打分提出异议,要求复查。
  评选工作办公室将所有记录调出,并请来每道程序的统计和监察人员。查询显示,评价结果公正无误,这位干部心服口服。
  先进典型,上下全都服气
  “推优评优等敏感区域引入民主管理,并保证实施过程公开公正,就是要在公司内部树立正气,传递正能量”,董事长吴晓甦道出了集团民主评优的初衷。
  作为大型公共服务企业,杭燃集团统一负责杭州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运营和发展,拥有管道燃气居民用户75万多户、工商业用户2000多家。
  千管万线,千家万户,如何做到“气通人和”,杭燃集团清醒地认识到,这首先需要自身“心正气和”。
  多年的实践总结,集团提炼出了“正心、正业、正派”、“底气、朝气、大气”的“正气”企业文化理念。
  以民主评优推动这一理念生根开花,正是全国工会系统“民主促发展,公开解难题”活动在“杭燃”的生动实践。集团利用这一载体,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身边的典型引导匡正队伍作风。
  翻开“最美杭燃人”画册:沈洪定——管网“活地图”,坚守岗位27载,全杭城地下的阀芯管线烂熟于心;富军——用户贴心人,没有不熟的社区主任,没有进不了的居民家门;沈德利——活到老学到老,58岁自学英语,通读进口设备资料,与外籍专家无障碍对话……
  与他们一样,集团民主评优的优胜者,无一不是敬业爱岗、身怀绝技的草根明星。职工们都说,他们获得荣誉,享受待遇,我们看在眼里,服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