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毕业生获“全球最难申请”奖学金

09.12.2015  10:39

    明年10月,浙大女学霸张淳映将拿着每学年约50000英镑(约合487450元人民币)的奖学金,前往牛津大学攻读博士课程。

    本周,首批罗德中国奖学金获奖者名单揭晓,4名中国“90后”上榜,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女孩张淳映是其中之一。

     她有本科双学位

    是个全面发展的女生

    张淳映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拥有经济学与英文双学位,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攻读硕士学位。

    她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辩论队的队长,也是晨兴文化中国年度论坛的秘书长,成功组织了2012、2013年的“文化中国”年度论坛,开展了有关于社会创新和青年领导力等话题的讨论。

    张淳映说,希望在牛津攻读循证社会干预和政策评估专业的博士学位,培养更严谨的分析能力。她的梦想是成立一个中国的媒体平台,追踪报道并评估公共政策。

     罗德奖学金有多牛?

    诞生了很多领导人和诺奖得主

    罗德奖学金,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奖金额度高,第二感觉是很陌生。今年是它第一年对中国大陆开放申请。这一次,中国大陆众多申请者中有600多人进入初选,经过履历筛选和视频面试,16人进入复选,最后4人胜出。

    罗德奖学金素有“全球最难申请的奖学金”之称,每年吸引全球各地竞争者1.2万人,整体平均录取率仅为0.7%左右。它是1902年依照英国矿产业大亨西塞尔·罗德的遗嘱设立的,至今已有113年历史,是世界上首个大规模的国际性奖学金项目,被称为“本科生中的诺贝尔奖”。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哈佛教授迈克·桑德尔等都是罗德学者,这个奖学金项目诞生了40多位国家领导人、70多位跨国企业董事长或执行长、1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

    罗德奖学金项目要求申请者不仅有卓越的学术能力,同时也要有非学术领域的成绩(如体育、艺术、辩论等)和乐于帮助他人的品质,以及最重要的、成为领导者的潜力。

    她是怎么拿到最牛奖学金的? 一段段心情记录就是最好答案

    昨天,记者通过多方打探,终于找到了张淳映的微信账号,这个微信号的介绍是:“自己的小地方,随便写点东西,仅此而已。

    但从她分享的文章里,你能读懂这个学霸的世界并不寂寞,也不简单。比如,99%的天才靠努力,张淳映的学习记录也印证了这条铁律。

    昨天早上六点左右,她更新了微信内容,文章题目是《怀抱初心,慈悲喜舍》。里面有这样几段话——

    “4个多月前第一次来到美国时,穿着条纹短袖T恤牛仔裤,头发还没有长长……让我有这样的印象是大二的时候,在专业和理想中挣扎,迷茫不堪。跑到校外租了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小屋,从头开始考托福、SAT,一边忙着学业和辩论,做着兼职赚申请费,每天靠很多咖啡支撑到凌晨三四点。

    那段经历带给我最大的影响大约就是,到现在几乎不再碰咖啡,稍微喝一点就心率过速。”

    而对于拿到罗德奖,张淳映的心情是:“15分钟后,手机邮箱弹出新邮件提醒,从预览上看到是罗德奖学金中国组委会发来的邮件,只是问我今天有没有可以联系得上的国内手机号。但我一下子没法回复,内心一点紧张和兴奋也都没有。

    爸妈问,要不要回家去回邮件,得到肯定答案后,一家人掉头回家。路上,我就从书包抽出笔记本,这时忽然开始紧张。爸爸笑了笑问,这个时候是不是感觉最刺激了?我问他:你紧不紧张?他说,我也紧张。回到家,打开邮箱,回了邮件,同时把手机铃声调到最大,攥在手里坐在沙发上等着时间慢慢过去……”

原标题: 浙大毕业生获“全球最难申请”奖学金 作者: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方秀芬 网络编辑:卢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