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赤龙山环山绿道开通

14.05.2018  13:42

  位于台州市椒江区康平路的南入口则是靠近花园山庄一侧,这里有一个江南风格的小公园,有水池、建筑。沿着这个入口往北走,这条绿道两边种满了翠竹,越往里走越幽静。几个月前还是菜地的小山坡摇身一变,已经成了一片樱花林。在半山坡上的竹林中,有一处石桌子,这里也成了不少市民休憩的一个小平台。

  闹中取静,一条能享受城市慢生活的绿道:漫步在山林间,阳光透过头顶上的枝丫打在身上,伴随着阵阵鸟声不由得开始放空自己……昨天上午,抓住五一小长假的尾巴,记者来到赤龙山绿道体验了一番。位于市府大道南侧的主入口,是一个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别具江南风格的小公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门楼,透过白墙的窗口,能看到一口清澈的水池。水池的西侧是两间房子,“这里设计有茶室、公共卫生间、休息室等,都将免费对市民开放。”台州经济开发区建设水利局副局长单方权介绍。水池上有一座古式小石桥,站在桥上,环顾四周,小桥流水、翠竹、院庭,别有一番滋味。顺着公园往绿道上走,走过几阶石阶,就是游步道了。黑色沥青铺设的路面,加上沿路的鸟巢灯和庭院灯,与山脚下江南风格的小公园相映成趣。一路漫步着,虽然阳光有些热烈,但沿途两边的绿树交相掩映着,拂去了不少热意,很是惬意。一直往南走,走到快接近康平路时,路边砌上了几堵景墙,上面刻印着太极拳四十八式,供来往游客学习。位于康平路的南入口则是靠近花园山庄一侧,这里也有一个江南风格的小公园,有水池、建筑。沿着这个入口往北走,这条绿道两边种满了翠竹,越往里走越幽静。几个月前还是菜地的小山坡摇身一变,已经成了一片樱花林。在半山坡上的竹林中,有一处石桌子,这里也成了不少市民休憩的一个小平台。快到游步道的尽头时,边上的一棵大树底下有一处水磨石平台,“这里接下来要设置一个朗读亭,市民可以在林间享受阅读和朗诵的乐趣。”单方权说。而与市府大道平行的一侧,是一条红色的木栈道连接着两侧的游步道,“木栈道上设置了一排座凳,可以供市民休憩,这个绿道就是能让市民在喧闹的城市中心也能感受到山林的静谧,享受城市的慢生活。

  生态绿道,成为市中心又一别致景观:几个月前,赤龙山脚还是一块脏乱差、鲜少有人注意的地方,垃圾堆积成山、毁绿种菜,道路杂草丛生、难以下脚,这是绝大多数人对赤龙山的印象。去年12月,借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美丽行动和三景一态城市提升工程的要求,赤龙山环山绿道开始动工改造建设。通过几个月的加班加点,这条全长1.68公里、宽3米的环山绿道以全新的面貌与大家见面了,成为附近居民闲时散步的好去处。城中有山,是台州主城区特有的自然条件。但由于客观原因,市中心良好的山体资源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这个绿道的建设很好地利用了城区原有的山体资源,发挥出特有的优势,是一处能供市民休闲、健身、慢行和休憩的城市中心山体公园绿道。”单方权说。记者了解到,赤龙山环山绿道的游步道采用的是海绵城市技术,这个游步道路面具有高透水性,下雨时雨水会快速渗透,路面不会积水,是一个会“呼吸”的游步道。而主入口处小公园里的水池,也是有管道直通山上,一方面可以引流山水补充水源,另一方面让池水能够得到循环,“这样能让池水能够活起来,更能保持水质。”单方权说。排除万难,为城中山开发提供经验。城中山,是大自然赐给台州的礼物,独有的山体资源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生机和特色。登白云阁,是现在不少市民早晚锻炼的必修课。“城区山体多,但几乎很少有像白云山这样能够让我们爬山锻炼的。”家住开发区赤龙苑小区的陈老伯遗憾地表示。不少市民期待着有更多的城中山能够开发起来,但这项工作的难度却让山体资源迟迟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赤龙山环山绿道的建成,无疑让不少市民看到了希望。

  “赤龙山山地属于沿线几个村集体所有,如果要开发利用这个山体资源,就一定要先征得村集体和村民的同意。”单方权说。长久以来,不少村民习惯在山地上种菜,要将山地开发,这个习惯就得打破,这就使得赤龙山环山绿道的建设遇到了第一大难题。“征用山地难度大,我们就采用租地的形式,与村集体租赁山地进行开发建公园。”与此同时,因为历史遗留和客观原因,赤龙山周边的寺庙、祠堂等建筑无法拆除,于是,就对这些老建筑进行了重新原地改造,使得这些建筑风格与整个绿道、公园协调一致。据了解,能够得到目前这样最终的解决方式,工作人员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反反复复与村民进行协商。“赤龙山环山绿道建成后,得到了不少附近居民的认可,大家都享受到了绿道建设带来的好处。”单方权说,“这也为以后城区其他山体开发提供了经验。”(台州市林业局、椒江区农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