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滨江):建设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

09.09.2015  14:40

中国创客西湖峰会

浙江之门效果图

海创基地

    9月6日,国务院给杭州的第二个礼包终于落地。杭州市正式拿到国务院批复,批复同意杭州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高新区(滨江),正是杭州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阵地。

    这一个国家战略的落地,不仅增强和扩大了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活力;也意味着,杭州高新区(滨江)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可以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

    “期待已久!时不我待!”对此利好,区委负责人认为,高新区(滨江)是杭州创新的领头羊,但须意识到政策红利期越来越短,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高新区(滨江)将牢牢把握“”和“”,实施区域整体腾笼换鸟,努力实现滨江整体凤凰涅槃,奋力推进“三次创业”,打造世界前列的高科技园区。

    持续创新

    示范区主阵地彰显先发优势

    在杭州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中,高新信息产业为其加分不少。杭州高新信息产业的核心区就在高新区(滨江)。

    今年上半年该区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实现增加值253.9亿元,占全区GDP的76.9%,占全市比重达24.8%,同比增长25.5%,拉动全区经济增长17.7个百分点,增幅比全区GDP高出12.5个百分点。

    拥有今天的先发优势,主要得益于该区遵循了高新区的规律:紧紧围绕“”和“”,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持续创新。这创新,包含政府创新、企业创新,也囊括技术创新、模式创新。

    作为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杭州高新区20多年来一直走在创新和先行先试的前沿。尤其是2002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区两区合一,凸显了体制机制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叠加效应。

    经过建立初期的“一次创业”、两区管理体制调整后的“二次创业”,历时25年,高新区(滨江)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居第5位,连续两年进入第一方阵。“二次创业”进入收官阶段,站在了新的起点、新的高度。

    坚持“”和“”,杭州高新区(滨江)走出了一条主导产业突出、高新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之路,真正扛起了引领杭州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使命。

    不论是产业链、经济结构、项目带动、众创空间建设,还是人才引进、政策创新,高新区(滨江)都走在了前列:

    这里有网络信息技术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即关键控制芯片设计研发——传感器、终端设备制造——网络通信设备——信息软件——物联网系统集成——电子商务——网络运营服务——大数据云计算;在产业链底层,还有网络安全领域。

    在这条产业链上,杭州高新区(滨江)涌现出一批“本地造”的优秀创新主体,包括士兰微、聚光科技、华三、浙大网新、海康威视、阿里巴巴、华数、阿里云、安恒等。它们在全国具有明显的自主创新影响力,可以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

    从经济结构看,该区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92%,高新技术产业占生产总值八成以上。过去4年(2010年到2014年),该区GDP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财政总收入增幅均在15%以上。

    人才上,该区有国千专家56人,省千专家92人,留学创业人员4000人。

    今年上半年,高新区(滨江)实现了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1%,在多年高增长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今年6月,高新区(滨江)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大众创新创业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被称为堪比中关村创新创业政策的“黄金12条”。

    在全省区(县、市)中,杭州高新区(滨江)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连续8年第一,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连续3年第一。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