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专访杭州都市圈环保专委会主任、杭州市环保局局长胡伟

05.02.2016  14:10

联动发展打造绿色生态都市圈

——专访杭州都市圈环保专委会主任、杭州市环保局局长胡伟

2016-02-04  A16版

记者 程鹏宇 通讯员 裴斐

绿色发展”的理念谋定而动。近年来,杭州都市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引领,在环保领域的治理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该如何继续联动发展?

特别是杭州即将迎来G20峰会,这对杭州乃至整个杭州都市圈的环境共保而言,又该如何深入推动?

杭州日报:“十二五”期间,是杭州都市圈积极建设、跨越发展的第一个“五年”,回眸“十二五”杭州都市圈在环保方面取得了怎样的建设成就?哪些联动合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胡伟:在“十二五”期间,杭州市委、市政府会同湖州、嘉兴、绍兴共同在环保方面做了大量的联动、联防、联控工作。

首先,我们建立了区域流域环境保护机制,有效保障了钱塘江、苕溪、太湖三大流域的环境安全。一是建立了定期例会制度,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座城市定期召开年会,每年由一城市轮流担任执行主任。二是开展钱塘江、苕溪、太湖三大流域共同治理,完成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仅杭州就累计完成关停531家、整治提升278家、搬迁入园22家,治理完成率为100%,区域重污染企业得到全面治理提升。三是开展了钱塘江、苕溪流域跨行政区域联合行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有力地保障了流域安全。四是切实搞好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加快饮用水源地安全预警体系建设。五是建立我市与黄山市、宣城市边界区域市级环境污染纠纷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为我市与周边城市边界区域的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提供了保障。

其次,我们大力推进杭州都市圈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目前,区域大气质量已经逐年改善。四地通过共同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业大气污染治理等措施,协同治理固定源和移动源、高架源和低架源,充分发挥各城市优势,共同构建区域大气环境保护体系,推进杭州都市圈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省环保厅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杭州都市圈在内的多地联合管控措施,圆满完成了大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

此外,我们也加大了环保、公安联合执法的力度,联合查处了一批大案,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杭州日报:截至目前,《杭州都市经济圈环境共保规划》和《杭州都市圈大气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胡伟:通过这几年的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跨区域跨流域突出的环境纠纷问题逐步得到有效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跨边界出水断面水质确保稳定好转,环境污染共同防治能力明显增强,合作机制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量达到国家、浙江省下达的任务要求,全面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流域和城市环境质量持续好转,钱塘江无劣五类和五类断面;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灰霾天气出现频率明显下降。

而且,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也已经不断完善。杭湖嘉绍四地通过共同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业大气污染治理等措施,协同治理固定源和移动源、高架源和低架源,充分发挥各城市优势,初步构建了区域大气环境保护体系。作为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2015年杭州关停了杭钢、半山电厂和萧山电厂的燃煤机组,年削减用煤250万吨;淘汰了81079辆黄标车,淘汰总量居全省第一;今年杭州所有加油站将全面使用国五汽油、国五柴油,杭州率先成为无钢铁生产企业、无燃煤火电机组、无黄标车的“三无”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都市圈率先建立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在钱塘江饮用水源保护方面,我局分别与安徽黄山市、宣城市环保部门签发了市级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为边界的区域联防联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建立健全杭州市与周边地区联合执法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提高处置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和应对跨界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与水平。

在区域大气联合治理方面,通过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空气联合管控,建立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联合会商和应急联合管控机制,目前为G20峰会大气环境质量管控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区域空气联合会商和应急联合管控机制将进一步增强。

杭州日报:去年,杭州荣获了G20峰会及2022年亚运会的主办权,这对区域环保领域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目前,距离G20峰会只剩200余天了,杭州都市圈将在环保方面采取哪些措施整治环境?

胡伟:G20峰会在杭州举办,对杭州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对环保工作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责任,这是一场没有补考的大考。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市关于G20峰会的各项重要指示精神,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实作风、最佳效果为目标,努力给世界呈现一个山清水秀、天朗气清,集“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人文美”于一体的“美丽杭州”。在大气治理方面,将进一步推进集中供热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深入推进主要行业的VOCs(可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整治任务;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高污染、高风险行业逐步退出,严控新项目准入,推进生态环评,坚守生态红线,坚持环境资源最优配置。

同时,创建一批领跑示范企业和园区,巩固6大重污染行业整治成效,继续推进主要涉水行业整治提升,集中治理主要工业聚集区水环境。

不仅如此,我们还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区域特色重污染行业整治,突出抓好重点行业、污染区域、园区工业污染治理工作,继续实行分区整治。

杭州日报:放眼未来,杭州都市圈在环保方面有哪些重点领域和发展思路?“十三五”期间建设目标如何?

胡伟:2016年,重点是围绕G20峰会环境保障这一中心任务,按照国际峰会环境保障工作方案,结合杭州都市圈建设工作任务,抓好落实和推动工作,重点与长三角各省市加强合作抓好峰会大气环境保障工作。

十三五”期间,杭州都市圈在环保方面的建设目标主要有:重点与长三角各省市加强合作,抓好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联防联控工作,杭州都市圈所有工业园区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大气环境质量也要明显改善。同时推进钱塘江、东苕溪跨界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等。

此外,我们正在推进杭州都市圈建立和完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清单,完善基于大气源清单的大气环境质量的预测预警体系,完善大气联防联控体系。

在这些基础上,继续做好都市圈环保专委会的相关工作,探索杭湖嘉绍四市环境管理工作,并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深化都市圈环境共保的项目内容。

 

 

 

2016-02-04  A16版

记者 程鹏宇 通讯员 裴斐

绿色发展”的理念谋定而动。近年来,杭州都市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引领,在环保领域的治理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该如何继续联动发展?

特别是杭州即将迎来G20峰会,这对杭州乃至整个杭州都市圈的环境共保而言,又该如何深入推动?

杭州日报:“十二五”期间,是杭州都市圈积极建设、跨越发展的第一个“五年”,回眸“十二五”杭州都市圈在环保方面取得了怎样的建设成就?哪些联动合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胡伟:在“十二五”期间,杭州市委、市政府会同湖州、嘉兴、绍兴共同在环保方面做了大量的联动、联防、联控工作。

首先,我们建立了区域流域环境保护机制,有效保障了钱塘江、苕溪、太湖三大流域的环境安全。一是建立了定期例会制度,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四座城市定期召开年会,每年由一城市轮流担任执行主任。二是开展钱塘江、苕溪、太湖三大流域共同治理,完成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仅杭州就累计完成关停531家、整治提升278家、搬迁入园22家,治理完成率为100%,区域重污染企业得到全面治理提升。三是开展了钱塘江、苕溪流域跨行政区域联合行动,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有力地保障了流域安全。四是切实搞好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加快饮用水源地安全预警体系建设。五是建立我市与黄山市、宣城市边界区域市级环境污染纠纷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为我市与周边城市边界区域的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提供了保障。

其次,我们大力推进杭州都市圈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目前,区域大气质量已经逐年改善。四地通过共同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业大气污染治理等措施,协同治理固定源和移动源、高架源和低架源,充分发挥各城市优势,共同构建区域大气环境保护体系,推进杭州都市圈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省环保厅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杭州都市圈在内的多地联合管控措施,圆满完成了大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

此外,我们也加大了环保、公安联合执法的力度,联合查处了一批大案,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杭州日报:截至目前,《杭州都市经济圈环境共保规划》和《杭州都市圈大气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胡伟:通过这几年的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跨区域跨流域突出的环境纠纷问题逐步得到有效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跨边界出水断面水质确保稳定好转,环境污染共同防治能力明显增强,合作机制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量达到国家、浙江省下达的任务要求,全面完成“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流域和城市环境质量持续好转,钱塘江无劣五类和五类断面;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灰霾天气出现频率明显下降。

而且,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也已经不断完善。杭湖嘉绍四地通过共同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业大气污染治理等措施,协同治理固定源和移动源、高架源和低架源,充分发挥各城市优势,初步构建了区域大气环境保护体系。作为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2015年杭州关停了杭钢、半山电厂和萧山电厂的燃煤机组,年削减用煤250万吨;淘汰了81079辆黄标车,淘汰总量居全省第一;今年杭州所有加油站将全面使用国五汽油、国五柴油,杭州率先成为无钢铁生产企业、无燃煤火电机组、无黄标车的“三无”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都市圈率先建立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在钱塘江饮用水源保护方面,我局分别与安徽黄山市、宣城市环保部门签发了市级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为边界的区域联防联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建立健全杭州市与周边地区联合执法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提高处置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和应对跨界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与水平。

在区域大气联合治理方面,通过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空气联合管控,建立了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联合会商和应急联合管控机制,目前为G20峰会大气环境质量管控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区域空气联合会商和应急联合管控机制将进一步增强。

杭州日报:去年,杭州荣获了G20峰会及2022年亚运会的主办权,这对区域环保领域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目前,距离G20峰会只剩200余天了,杭州都市圈将在环保方面采取哪些措施整治环境?

胡伟:G20峰会在杭州举办,对杭州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对环保工作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责任,这是一场没有补考的大考。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市关于G20峰会的各项重要指示精神,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实作风、最佳效果为目标,努力给世界呈现一个山清水秀、天朗气清,集“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人文美”于一体的“美丽杭州”。在大气治理方面,将进一步推进集中供热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深入推进主要行业的VOCs(可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整治任务;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高污染、高风险行业逐步退出,严控新项目准入,推进生态环评,坚守生态红线,坚持环境资源最优配置。

同时,创建一批领跑示范企业和园区,巩固6大重污染行业整治成效,继续推进主要涉水行业整治提升,集中治理主要工业聚集区水环境。

不仅如此,我们还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区域特色重污染行业整治,突出抓好重点行业、污染区域、园区工业污染治理工作,继续实行分区整治。

杭州日报:放眼未来,杭州都市圈在环保方面有哪些重点领域和发展思路?“十三五”期间建设目标如何?

胡伟:2016年,重点是围绕G20峰会环境保障这一中心任务,按照国际峰会环境保障工作方案,结合杭州都市圈建设工作任务,抓好落实和推动工作,重点与长三角各省市加强合作抓好峰会大气环境保障工作。

十三五”期间,杭州都市圈在环保方面的建设目标主要有:重点与长三角各省市加强合作,抓好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联防联控工作,杭州都市圈所有工业园区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大气环境质量也要明显改善。同时推进钱塘江、东苕溪跨界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等。

此外,我们正在推进杭州都市圈建立和完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清单,完善基于大气源清单的大气环境质量的预测预警体系,完善大气联防联控体系。

在这些基础上,继续做好都市圈环保专委会的相关工作,探索杭湖嘉绍四市环境管理工作,并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深化都市圈环境共保的项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