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梯维保企业良莠不齐 “价低者中标”形成恶性循环

06.08.2015  11:32

    省电梯协会:正进行市场调研,不排除今后会推行指导价

    质监部门:电梯维保市场恶性竞争局面必须打破

    今年上半年杭州的在用电梯出了多少起事故,目前并没有统计结果。最近发布的一组数据来自2014年——这一年里,杭州共接到电梯求助电话5.6万个,平均每天要从电梯里“”人18个。

    这些故障大部分由使用不当引起,也有很多和维保不到位直接有关。杭州是不是需要对维保公司进行更为严格的规范?最新的消息表明,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市场调查,初制各种合同格式,并试图制定一整套完整的方案——“要不要规定一个行业指导价”的命题被正式搬上台面。

    杭州电梯维保企业

    良莠不齐

    杭州电梯用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钱报记者从杭州市质监局了解到的信息:去年,96333共接到救助电话56752个,电梯应急处置5737起,其中困人3040起,故障2697起,解救被困人员6655人。

    目前,在杭开展电梯维保的单位共78家,它们的维保质量及诚信指数有一个大概的等级量化:省内电梯维保单位有一个违法违规行为综合量化记分,A类最好,D类最差。杭州的电梯维保除了这四个等级划分,更重要的是 “星级“评定。

    评定中5星最高,2星最低。评定标准主要是:对96333故障响应、应急处置、物联网推进,维保电梯检验一次性合格率,现场维保质量监督检查等。

    杭州电梯维保行业内的问题在近几年得到了一些改善:2011年杭州维保单位施行星级考核时共有电梯维保单位103家,现在剩下78家——有25家公司已经被市场或者监管部门踢出局。但考核并没有提升整个行业的星级。不仅仅这样,一些被评为较高级别的维保公司也是问题频发:此次新华坊出事电梯的维保单位是杭州通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2014年的评级中被认定为B级。

    “最低价中标

    已经形成恶性循环

    针对电梯维保的资金是怎样影响维保公司的具体检查的,这里又有什么环节值得人们关注?钱报记者采访了浙江省电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琪冰。

    “物业公司主导了整个维保市场,它在选择电梯维保单位时,有很大的自主性,也有很大的决定权。”王副秘书长说,目前物业公司基本以招标的形式选择维保单位,所有单位不管大小,无论资质、技术力量、诚信度等都可以参与竞标;竞标过程中一般也很少综合维保公司的各个层面,而是把“价格低”作为第一要素。“往往都是价最低者得标,这就是一种恶意竞争的表现,非常严重。

    业主之间对电梯维修金的投入有分歧——维保经费不足——最低价中标——电梯问题频发——业主意见强烈——更加不愿意出钱。这里已经循环形成了一个恶性死结。

    确实如此,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一台20层楼的电梯维保,一般大公司的报价在4000元以上,但是一些小公司只要650元就能接单,而这些小公司的维保质量根本无法保证。较差的电梯维保质量使得业主意见强烈,部分人甚至明确表示拒交物业费。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通讯员 范雨涵 储溪云 记者 鲍亚飞 李阳阳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