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滨江区:跨区域安置 解征迁难题

26.10.2015  17:21

  

  杭州市滨江区某回迁安置小区。

  拆迁1个月就住进新房?这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却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回迁安置工作中变成了现实。

  在杭州市今年开展的重点项目征地拆迁“清零”暨回迁安置“清零”(以下简称“双清”)行动中,杭州滨江区首创跨区域安置模式,以此为抓手,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即完成了全年的回迁安置任务。

   从拆迁到安置只用了1个月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住上新房”,家住滨江区长河街道的老吴,在老房子拆迁后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就住进了搬进了新家,“原先估计至少要等上两三年的”。

  事实上,像老吴一样提早住进新房子的拆迁户,并不在少数。只要有拆迁户有安置需求,当地政府就会想方设法率先安置一部分。为了减少拆迁户在外过渡时间,滨江区在回迁安置方面煞费苦心,创造性地提出了跨区域安置模式。

  所谓跨区域安置,就是打破按社区、街道区域安置的局限,在拆迁之前就对所有存量房源进行统一规划、调配,采取多批次、少人数的安置方式,保证每户村民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房住,而后期建设房源,再另行分配安置,实现跨社区、跨街道安置,充分提高房源利用率。

  在新模式的基础上,滨江区还通过“组合户型、统层搭配”等系列组合拳,让回迁安置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在7月就完成了全区的年度回迁安置任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安置3172人,其中超期过渡1555人。

   多年未完成拆迁的困难户终于签约了

  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给滨江区的任务,今年征迁“清零”工作有9个项目列入计划。量虽不多,难度却不小。浙江省保密技术服务中心项目地块就是一个典型。

  该项目自2008年启动以来,征迁工作一直难以推进。去年下半年开始,长河街道会同江三社区,通过全面走访、摸底,形成了拆迁方案,打开了该地块的征迁瓶颈。不过仍有3家农户因种种原因不愿签约,成为项目“清零”的难题。

  怎么办?该地块原村长沈关根主动请缨,上门和农户聊天拉家常,以自己的真诚赢得了他们的信任。8月底,3家农户终于完成了最后的签约。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星民路项目上。五六年不肯签约的一家农户,在老村长谢耀水无数次的跑前跑后走访后,最终完成了签约。

  据介绍,今年列入清零计划的9个项目,除3个地铁项目外,已全部完成,拆迁住宅21户,非住宅7家。

   阳光公开为征迁营造了良好氛围

  能顺利“拔掉”多年的硬钉子、提前近半年完成回迁安置任务,这与滨江区坚持“阳光公开”也是密不可分的。

  以征迁为例,各街道在拆迁过程中对于补偿政策、奖励标准、房屋面积等都进行全方位公开,除了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决议外,还在村务公开栏和56569短信平台进行动态公告,拆迁户能及时收到短信提示,了解征迁的最新动态和政策,信息公开透明,就打消了拆迁户“先拆先吃亏”的疑虑,形成了“要我拆”变“我要拆”的良好氛围。

  征迁安置,一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难点之一。但滨江区却在推进“双清”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资源,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走出了一条促转型、治环境、惠民生的多赢之路。(转载自:中国国土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