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机制助推温州文成生态文明共建共享

30.03.2016  18:58

 

      从2002年确立“生态立县”战略以来,文成历届县委、县政府持之以恒、一任接着一任干,12年来陆续提出了“生态旅游县”、“三个文成”、“宜游宜居生态县”等发展战略,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构筑起一道生态的绿色屏障。这些年来,文成以生态县创建为抓手,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响了生态建设攻坚战、持久战。2013年,文成将“环境建设百亿工程”纳入到全县“四大百亿工程”的投资战略中,将环境建设摆在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2014年,文成县被列入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并于2015年通过了国家级生态县现场考核验收,这使得文成致力于生态发展之路的后劲更足。各项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也推动文成走出了一条更切合本地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进一步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

  一、分类保护机制。在《温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生态功能分区中,文成被列入温西山地生态功能区,区域植物资源丰富,是温州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林业基地,拥有为数众多的珍稀动植物资源。基于生态功能定位,文成制定了《文成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将县域划分为26个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分类划定绿色生态保护区,建立禁止准入区15个,限制准入区3个,重点准入区9个,优化准入区1个,严禁以占用、租用和借用等方式侵占绿地,实现绿色保护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并将生态保护线用具体的坐标系统表现出来加以管控。在禁止准入管制区,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禁止从事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在限制准入管制区,以生态保护为主,除保留少量的村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或其他公共设施外,严格控制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并对此制定长远的政策,给予明确的规划指导。

  二、综合治理机制。在“人治”上,建立政府统筹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生态办。各乡镇、有关部门及重点村居也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全面梳理和清晰界定各有关部门的生态保护相关职责,确保边界清晰、权责统一,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齐心协力抓创建的工作格局。  在技术推进上,全盘考虑,统筹管理。合力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示范文明县城、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森林城市和省级旅游经济强县等创建活动,深入组织开展“江河亲水行动、设施保障行动、城乡清洁行动、产业改造行动、空气清新行动、绿满文成行动、建筑节能行动、文化培育行动、生态移民行动、机制创新行动”等生态文明建设“十大行动”,突出抓“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三边三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成城乡环境面貌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三、生态审批机制。在环保审批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等建设项目管理法规,严格实施项目环境准入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企业选址到投产整个过程都严把“选址关”、“审批关”。一是依法开展环评,明确评价重点。环保审批工作紧紧围绕“十二五”减排工作任务,项目审批与主要污染物削减相结合,从源头上强化污染物的总量控制。二是严格审批制度,严把环保准入。对砍树、采砂、开山等这些破坏环境的审批,以及一些有污染排放的企业落户审批,都拿到县级层面来批准,层层把关。对涉及生态控保护内的建设项目,更加重视各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审查意见,实行各相关职能部门“一票否决制”。三是完善审批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按照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强化提前介入,在日常工作中环保部门主动加强与发改、经信、招商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第一时间掌握产业发展、项目招商方面的有关信息,及时提出环保建议;对需上级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主动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切实把环境管理工作融入政府决策、功能布局和项目入驻的各个环节。  

      四、绿色转型机制。文成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为群众创造更加良好的宜居环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坚定不移、确保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转型,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互惠共赢。一是严控高能耗高污染工业企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产业提升,严格产业准入,制定完善产业准入退出政策和发展目录,近年来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100多个。积极推进“巨屿产业基地、百丈漈生态产业基地”等产业平台建设,加快生态工业集聚化发展。全力打造生态产业链,大力应用智能、低碳、绿色技术工艺,加强与浙江大学等国内重点科研院所科技合作,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注重消化、吸收与创新。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托文成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两区”建设为抓手,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点18个,有机茶、干水果、中药材、高山蔬菜等效益农业基地20.6万多亩,“三品”认证品牌30多个面积12.9万多亩,“三品”种养殖比重达62.47%,建设省级农业精品园1个、示范区1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14个。以“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发展并做优特色农业产业,启动建设首个“伯温高山菜园”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成百丈漈农业观光园等生态农庄22个,形成核心品牌。三是做大做强生态旅游。围绕浙南最佳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坚持旅游主导发展。召开旅游业发展大会,启动旅游业二次创业,落实全域景区化三年行动计划,百丈漈景区5A级创建、天圣山安福寺、天顶湖旅游休闲中心、刘伯温文化园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加快实施。通过核心景区打造、美丽乡村带动、民宿民居配套、特色旅游引领等一系列举措,生态旅游实现质效双增,先后获浙江省十大生态旅游名城、省级旅游经济强县称号。目前,旅游经济已成为我县的主导产业,近三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旅游产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高达53%。

  五、多元投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鼓励民间资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良性投入机制。一是建立政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这些年,在生态建设指引下,文成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确保年度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大于3.5%且持续提高。2011年至2013年,我县环保年投入分别为16798.94万元、20262.88万元、22434.63万元,占GDP比重的3.52%、3.82%和3.83%,同时在县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前提下,仍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生态建设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国家生态县规划及各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编制,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工程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村环境保护示范项目、生态创建示范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示范项目、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示范项目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提高。二是积极申请国家专项资金,吸纳华侨投资捐助。从2010开始,文成根据《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中央农村环保专项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指南》等文件精神,申请了三年4500万元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业等污染的整治。通过三年努力,至2013年底共建成污水处理设施79套,布设管网199公里,农村垃圾收集设施20套,有效提高了珊溪水库周边村庄的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垃圾处理能力。大力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侨胞侨眷参与生态建设。近年来,在欧洲各国的侨胞累计达10多万人,每年侨汇都维持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中大约有1500万元投入到文成的水、电、路等基础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领域。三是完善生态环保社会投融资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和投资主体参与生态建设,促进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积极引导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配套管网、垃圾处理设施、污泥处理项目等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承包、BOT等不同形式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同时,通过政策优惠、冠名、表彰、授予荣誉称号等措施,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工作。

  六、宣传动员机制。文成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社会建设的始终,多渠道、多方式动员社会积极参与生态文化建设,使得公众生态文明意识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满意度全面提升。一是加强引导,扩大新闻舆论宣传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制定《文成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宣传工作方案》,拍摄制作生态县宣传片,制作宣传手册,在县级媒体开设专版、专栏和专题,同时利用乡村广播、微博、微信等媒体实时生动宣传,扩大宣传报道的信息量和覆盖面。深入挖掘在生态建设中涌现出的基层先进人物和节能减排典型企业,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也曝光各种环境资源违法行为,有效行使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职能。开展“6.5”世界环境日、“浙江生态日”现场图片展示和生态知识竞猜宣传活动,举办文化节、文化下乡、书画展、摄影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文化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二是丰富内容,深入扎实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在党校、老年大学、中小学开设生态环境教育课,在企业举办环保法律法规培训,利用县级机关干部学习会、中青班学习会等开展生态建设知识讲座等。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绿色载体创建活动,形成绿色细胞文化品牌。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等,使生态文明理念入耳、入脑、入心,促使全民的生态意识转化成生活态度,继而把生活态度转变为实际行动,正确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三是创新形式,积极打造各类生态文化品牌。大作生态自然、人文资源文章,依托原始阔叶丛林、“十二连埕”壶穴奇观、百年红枫古道、“天下第一瀑”、军事家刘伯温、新闻泰斗赵超构、畲乡民俗风情、“侨领之乡”这些特色资源,积极整合了山水、森林、名人、华侨、民俗、革命历史等文化要素,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系。通过举办刘基文化节、生态旅游节、中国森林旅游节、万种枫情节、美丽乡村旅游节、“三月三”畲乡风情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大大丰富并提升了生态文化的层次与内涵。

  七、补偿激励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积极构建生态建设补偿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生态保护的责任主体,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是生态补偿的主要形式,每年市财政都会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珊溪水库集雨区生态补偿。文成则专门出台《文成县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重点支持县域珊溪(赵山渡)水库集雨区、生态功能规划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等生态补偿。二是实行生态创建激励机制。文成每年安排生态县建设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生态建设工作奖励、生态项目补助、生态宣传教育补助等。建立生态示范创建“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凡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乡镇、市级生态乡镇、市级生态村的,除上级给予的奖励外,再一次性追加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和0.5万元,并对先进个人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三是创新补偿方式,跨行政区域构建工业基地。作为温州“大水缸”和“后花园”的文成,在工业发展上受到诸多限制。因此,在  文成“后发崛起”,补齐工业经济“短板”的诉求面前,温州市响应诉求,实施了《关于建立文泰“工业飞地”机制的试行意见》,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瓯飞工程围垦区划出4483亩土地,作为文成的“工业飞地”,从全新的角度完善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破解文成工业发展空间制约。

  八、监督制约机制。一是建立监督监管机制。聘请环保社会监督员,定期组织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监督员可以随时对环保工作进行实地查看,反映群众呼声,协助解决实际问题。深化政务公开,完善公开制度,拓宽公开范围,全面完善社会监督,使易滋生腐败的环节置于公众的全程监督之下。同时,建立健全生态创建会议制度,以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为导向,积极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及一系列的联席会和专题会议,建立健全督查机制,推行“六督联查”、电视表态承诺、启动问责等制度,确保各项生态建设工作能够落到实处。二是构建“绿色考核”机制。将环保工作纳入全县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出台了《文成县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文成县党政领导干部生态建设实绩考核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健全了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生态建设列入乡镇和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实绩、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并对创先争优全面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