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基金小镇小池塘上演“华丽转身”

20.06.2016  23:54
从水漫金山到雨落荷塘
基金小镇小池塘上演“华丽转身
2016-06-17

上城“清渠行动”系列报道⑤

通讯员 任凡迪 周颖 记者 王紫微

沿复兴路行至甘水巷末端,曲径通幽处豁然开阔,此乃人悦地善之悦善堂创客空间也……亭楼青瓦小桥流水,枝叶繁茂花海艳艳,湖光山色连成一体,水波涟漪风光旖旎,更有茶叶仙子翩翩相迎,笑若桃花沉鱼落雁。

一大早,绩优投资的创始人胡敏翔站在公司门口随手拍了几张照片,配上这段文字,晒在朋友圈里。去年下半年,公司入驻玉皇山南基金小镇,门口小池塘美美的水景一直让他很是得意。“水质很好,小鱼特别多。”胡敏翔说,“这样的环境,接待客人相当有面子。

确实,不少第一次来基金小镇的人,都会对其中的水景印象特别深刻。

尤其是小镇二期,包括安家塘、甘水巷、樱桃山、海月水景公园等,大大小小的池塘,曲曲折折的小溪,再加上古香古色的建筑,宛若步入了江南园林。

如果现在告诉你,几年前这一带还是让人头疼的水患重灾区,你一定会想要知道,这“华丽转身”背后的故事吧。

重构水系 地势缺陷变身景观

过去每年汛期,还有台风天都要抢险,出动好几台水泵抽水。”南星街道城管科工作人员小江还记得当时的场景,“最严重的时候,水淹到膝盖。

为什么积水情况这么严重?

地势是最主要的原因。

这里地势低洼,复兴路的标高是8米,小镇内部道路的标高只有7米。”山南指挥部工程部主任龚理政一面在地图上指点,一面解释——小镇环山,一面有玉皇山,一面有白塔岭,平日就有山水汇集,遇到汛期水势更大。另外,过去由于区位原因,市政设施相对老化,排水不畅,让“水灾”更严重了。

如何治理?

堵不如疏。”龚理政说,这是山南指挥部的“治水”理念。2007年,指挥部就对小镇水系进行了整体规划,决定重新布局水景,利用原有水系“泄洪”。

治水计划的第一步,是整合一批原有的水域、水系。现在,小镇二期拥有水域面积约6700平方米,规划为配水区、主景观区、副景观区——森林和水系总量占到整个小镇面积的70%,大概是95个郭庄的大小。

原有水域不成体系,比较杂乱,我们尽可能多地保留了原有水面,进行了全面梳理、统一规划。”龚理政介绍。

比如现在的白塔人家旁边,原本就有一大片水域,曾经是“大畈鱼塘”——经过规划之后,设计为海月水景公园。还有特种养殖场留下的几个废弃鱼塘,经过规划设计、清淤疏导之后,一潭死水变成了流动的活水。

在设计上,山南指挥部充分考虑了地势因素,让几处池塘形成高低落差,中间再设计溪流、沟渠沟通连接,这样山水可以一级一级地流下来,既拥有了美观的水景,也解决了汛期泄洪的问题。

另一方面,指挥部更换、翻新了市政排水设施,凤凰山路沿线实施了雨污分流,一部分雨水排入地下管网,为小镇有效减负。

最近进入梅雨天,小镇中只有风雨敲窗、雨落荷塘的浪漫,再也不见水漫金山的景象了。

拦截酸雨 加快自净提升水质

今年春天,山南指挥部发现小镇池塘里的水,偶尔会出现颜色发白的现象。

这是怎么回事?

经过研究,指挥部发现,罪魁祸首原来是酸雨。

按照杭州市环保局的统计,杭州已连续10年以上是重酸雨区了。”龚理政说,因为小镇二期的主要水源是山水,而玉皇山的地质构造又主要是石灰岩——在酸雨的作用下,石灰岩溶解,形成大量硫酸钙、硫酸镁、碳酸钙细微颗粒物,随着雨水流进了小镇池塘。池塘里的太湖石,也是石灰岩的一种,在酸性水的长期浸泡下,进一步形成白色颗粒物。于是,小镇水系的水体就出现了发白、浑浊的现象。

此前,为了让水体循环起来,指挥部修建了一座泵站,这样小镇水系可以和中河连通,旱季从中河取水,还能增强水体的净化能力。但是今年,由于地铁施工的原因,这个水循环的渠道“”了。

为保持水质,山南指挥部又必须想新的办法。

一方面是增加小池塘之间的局部水循环,另一方面针对重点水域进行生物治理。

很快,山南指挥部将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水质,比如加建截洪沟拦截浑浊酸雨,并接入沉砂池加药沉淀澄清水质;种植具有水体净化作用的水生植物,恢复水体生态系统,控制藻类生长,提升自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