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五项措施开启“招生旺 就业畅”的职业教育新局面

24.10.2017  15:55

一是校企共同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坚持“全市一盘棋”,成立市、县两级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引导各职业院校紧密对接我市“195”生态产业体系需求,建立优胜劣汰、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专业设置机制。目前,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重点建设了18个中职主体专业,对25个落后专业进行提升改造或淘汰。

二是校企共同推进品牌专业建设,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各职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对接传统文化产业和非遗文化,培育与产业发展匹配程度较高的区域性品牌专业,基本形成了主次分明、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的区域专业集群,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对接更加紧密。如丽水职高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方向)对接机器人产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民宿方向)对接民宿产业;景宁职高的水电厂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专业对接小水电产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畲族文化表演方向)对接畲乡旅游产业;龙泉中职校民族工艺品制作专业对接青瓷、宝剑产业;青田职技校民间传统工艺专业对接石雕产业;云和中职校工艺美术专业对接木玩产业;庆元职高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对接食用菌产业,木材加工对接竹木产业;遂昌职业中专电子商务专业对接竹炭产业;缙云职业中专机械加工专业对接带锯床产业;缙云工艺美校的商品油画专业对接创意文化产业;松阳职业中专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对接绿茶产业等。

三是全面推进选择性课程改革,培养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自2014年下半年来,丽水市各中职学校按照省厅要求,大力推进选择性课程改革,建立学生多次选择机制,优化选择性课程体系,按照“核心课程模块+自选课程模块”构建中职课程新模式,点亮学生心灯,唤醒学生学习欲望,通过近3年的实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各中职校采用引企入校、到企办学、订单培养等多样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联合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力量,依托实训基地,组建生产性车间,建立技术研发和推广中心,探索工学交替,加强实践性教学,实现了学生专业学习、技能训练与企业生产的无缝对接,为优质就业、满意就业打下了基础。

四是进一步拓宽就业推荐渠道,做好毕业生就业辅导工作。各中职校就业部门本着为学生负责的精神,“外拓内展”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外拓——积极参加杭州、宁波等发达地区举办的校企合作洽谈会,拓展就业区域;内展——召开校园招聘会,邀请各地企业进校招聘,让学生与企业代表零距离接触;广联——利用校友、鼓励学生通过亲朋好友,广集人脉与信息,自谋就业单位;同时,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发布学生就业信息,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五是继续强化职业规划指导,注重就业氛围塑造。各地各校通过开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就业观。通过社团活动,识岗、跟岗、顶岗等职业体验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企业,正确对待就业选择,立足现实选择适当的工作岗位,提高稳定率。通过“职业教育活动周”、邀请劳模进校园、优秀毕业生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发展的前景,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成果,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环境,激励学生安心就业、激情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