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忘却的纪念——访抗战老同志、部机关离休干部王梦熊

07.09.2015  18:55

  

  93岁的王梦熊老人精神矍铄,身边摆着的是他的全家福。肖颖

  1938年3月,16岁的王梦熊离开家投身革命。他没想到,这一走,就是50年。

  “母亲被日本人刺死那年,不过四十出头,10岁的妹妹也被刺了5刀;后一年父亲在病饿交加中离世,我与弟妹失散分离,家破人亡。”8月29日,王梦熊老人向记者讲述着70年前的抗日战争,言语平静。

  王梦熊原为晋察冀边区政府秘书处干事、雁北专署秘书科总务秘书,现年93岁的他耳聪目明,身子骨依然健朗。

  1922年,王梦熊出生于河北阜平。七七事变后,日寇踏入中国腹地,华北告急。“那时期阜平县城内群众抗日情绪非常高涨,城里14~15岁以上的青少年,可以说是参军的参军,参加革命的参加革命。”听着老人的描述,抗战时期的场景,慢慢地浮现在眼前。

  1937年9月,八路军一部来到阜平县城,开辟了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同年10月,年仅15岁的他参加了根据地举办的晋察冀民主训练班。很快,国小毕业的王梦熊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文化人,被吸收到抗日动员委员会宣传队,当起了宣传员。

  档案记载,八年抗战中,阜平人参加八路军的共有4500多人,只有9万人口的县,平均20个人中就有一人。“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我们住的一个院里就有我、王宝钰、王宝珊和王宝瑚四个人参加革命,年纪最大的也不过17岁。抗战结束后,只剩下我一个。”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民主政府正式成立,王梦熊被派到政府秘书处工作。“到3月,敌人的飞机开始狂轰滥炸阜平县城,我跟随边区政府转移。轰炸后鬼子侵入阜平进行扫荡,一路上只要见人就杀,我姥爷和姑父就是这次被杀死的。”

  这仅仅是开始。王梦熊告诉记者,之后每年日寇都要扫荡两次,夏收和秋收各一次,杀人抢粮食,拿不走的最后再烧光。其中,尤以1943年秋冬最为严重。那次日寇发动了三个月之久的“梳篦”式大扫荡,就是一点点地扫荡,一村不落地杀人。” 也就是在那一年,为躲避日寇扫荡,王梦熊的母亲带着弟弟妹妹住到姥娘家,但这个位于山沟里的只有两户人家的地方依然没有躲过厄运。鬼子包围了屋子,疯狂地刺死了十几人。

  “母亲当场就被刺死了,10岁的妹妹被刺伤5处,其中一处刺在脖子上……”老人告诉记者。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八年,阜平县被日军杀死的无辜群众达6000多人,占全县人口的近7%。

  这期间,王梦熊跟随晋察冀边区政府各处转战。1940年,王梦熊被派往雁北专署工作。由于日寇残酷的清剿扫荡,再加上水旱虫等自然灾害,生活十分困苦。艰苦到什么程度呢?王梦熊告诉记者,晚饭就是一小碗小米稀饭,挨饿是常事。“专署来了重要的客人,专员李涛才会难得‘大方’地让炊事员去买块豆腐招待。”

  缺衣少穿,冬天最难熬,晚上躺在土炕上,身上只盖一个薄被子,冻得难以入眠。

  生活上的困苦只是一部分,还要时时提防敌人的扫荡。“1943年,在一次转移躲避中,雁北专署司法科孙科长和专员李涛的妻子张敏惨遭日寇包围杀害,连张敏刚刚出生几个月的孩子也不放过,鬼子用刺刀把孩子挑起摔死在石头上。”

  “越是痛恨越要坚持,一心一意抗战,总会有胜利的那一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无数英雄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最终换来了这一天。

  7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个人来说,却是漫长的一辈子。1988年,退休后的王梦熊携家人回到阔别50年的河北阜平。当记者问道,为什么时隔这么久才回去?老人没有马上回答。良久,说了一句,原来的人都不在了。

  当硝烟逐渐散去,当苦难成为追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却永远不会忘却抗日战争中浴火而生的每一个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