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学习杨衍忠先进事迹座谈会暨中国科协杨衍忠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24.11.2014  19:25

        10月30日,北京。站在全国科技的最高殿堂,杨卫民接过了父亲杨衍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证书和奖章,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极其相似的面容,瞬间与身后投影画面中拿着放大镜聚精会神伏案写作的干瘦老人重叠了。

  一位基层工程师的日记

  自我修炼的富矿,是有血有肉的丰碑。

  “整理杨老日记的过程,我们所有工作人员的内心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我们时而感动,时而心疼,时而流泪,时而也被杨老诙谐幽默的话语逗乐。”

  ——江西省地矿局环境总站党委副书记、杨衍忠日记主要整理者吴珍

  10月30日,科技会堂大报告厅座无虚席,300多位首都科技工作者在江西省地矿局杨衍忠先进事迹报告团讲述中,逐渐走近这名叫杨衍忠的基层地质工程师。

  参加报告会的听众手边都放着一本两指厚的《杨衍忠日记选》,翻开由34本尘封的日记整理出的选集,一个男人半个世纪的内心独白娓娓道来——

  1963年1月5日天气晴,如果谁不热爱自己的事业,谁就是不明智的;1962年6月21日天气晴,要说人生是枝花,不如且说如苍松,苍松一年共一节,人无天感枉度春;1961年5月5日天气晴,姑娘们确实长得漂亮,一看就使人喜欢,但是我感到我妻子香娇长得更美,我更爱她。

  “记得爸爸在瑞金工作的时候,有天夜里回来看望奶奶,当时正是寒冬,他一进家门,伸手一摸,奶奶床上的被褥是冰凉冰凉的,他二话不说就跑到奶奶的床上用体温把被窝暖热后,才让奶奶上床睡觉。”

  1962年11月28日天气阴,高惠中等两同志请假回家结婚。为了帮助惠中,我将全部专用工分券借了给他,并将我买来的新皮鞋借予他,他很高兴。

  “逢年过节,病退在家的老杨都会打电话问候我们这些老同事,禽流感期间还专门打电话提醒我,他说知道我们都好,他就十分高兴。每次接到老杨的电话心里总是暖烘烘的,回想起和老杨在一起的往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961年7月29日,对待科学不能偷懒,工作中做到有心研究,大胆技术革新与科研实验,海阔天空地想,加强实际工作的锻炼。

  “文稿填补了很多空白,按行政区域划分,对江西赣南18个县市区分别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地质矿产总结,这在全国还是首创。”

  1994年,我再也不能去野外找矿了,但我可以为后人做一块铺路石,为党和国家的地质事业奉献一生。

  “早在1985年他的心中就有一个愿望,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江西南部地质矿产及各类日常资料卡片。在杨衍忠文稿的捐赠仪式上,他的妻子胡香娇同志饱含热泪地跟我说,这下老杨应该安息了,因为他最后的心愿实现了。”

  ……

  接上了,接上了!

  三代科技工作者的致敬

  感动,为你的认真;震撼,也为你的认真。

  “望着满屋堆放的资料和手稿,望着挂历上、药品说明书的背面、香烟包装纸上、废旧的表格纸上那密密麻麻写满的文字、数据,望着墙上在江西赣南区域范围内作着各种标记的地图和桌上的放大镜,望着柜子上成堆的药品,一头高、一头低的床板和床前的呼吸机,想象着他平时撰写文稿时的情景,一种敬佩感油然而生。”

  ——江西省地矿局赣南队党委书记陈武

  10月29日,中国科协,一场特殊的座谈会正在召开。17位代表中国科技界“老、中、青”三代的优秀科学家,像课堂里的学生一样,共同观看纪录片《穿越岩层的烛光》,然后挨个发表感言。

  “埋下头来,安心做科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说,杨衍忠身上体现出的“把个人追求同社会需要相结合,脚踏实地,矢志不渝”的工作态度,是每个科技工作者都该常常提醒自己的。

  “一位科技工作者应该如何度过一生?”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认为,学习杨衍忠要从实际出发,认真思考什么地方要创新、什么地方要改进,“现在,很多科技工作者重视写论文并在权威杂志上发表,但还有一种‘论文’是写在大地上的,我希望更多是谱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刘恕动情地说:“我们那个年代,社会尊敬地质工作者,当时的说法是‘国家建设的尖兵’,进入地质界是我的梦想。杨衍忠是同辈中的杰出代表,继承了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担当与责任感,告诉年轻一代,科学工作既是工作,更与富国强民紧紧联系。”

  “一个基层地质工程师完成如此壮举,无法想象。”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表示,当前,地质工作面临资源瓶颈,找矿难度比过去更大,赋予地质工作者更重的责任,杨衍忠的事迹激励大家勇于担当。

  “他是中国科技界的脊梁。”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胡志强说,专注是科学工作最重要的品质,“投入不等于回报”是找矿工作的风险,杨衍忠58年不忘初心、心无旁骛,把“丰富、充实、挑战”作为人生价值和追求目标,而非名利,非常难得。

  “他是年轻一代的灯塔,永远值得学习。”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卢振权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珂都认为,当前科技创新精神尤为重要,杨衍忠的工作方法打破了学科界限,对整个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更具现实意义。

  “铺路石精神,是科学上的更高境界。”

  ……

  燃烧吧,燃烧吧!

  千万中国地矿人的写照

  让所有人认识你。

  “我为国土资源地矿系统有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地质科技工作者感到骄傲。”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

  地质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大山知道,党和国家也知道。

  “杨衍忠同志贡献很大,但却从没有向组织上提出哪怕给一点点纸张这样的要求,记得我第一次去他家中探望时,他就感慨地说,在有生之年没能为国家找到更多的大矿,心有不甘。”陈武说,就是这股劲儿,让他在退休后的7000多个日夜笔耕不辍,就是这份爱,让他超越了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

  “我现在的身体很不理想,我拟编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已基本完成,本想定稿,估计有困难了……”杨衍忠没有战胜时间,但也战胜了时间。

  “这是一座尚待挖掘的富矿。”江西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彭泽洲说,600万字文稿编辑整理出2974处矿化点、310处异常点,其价值不可估量,对推动赣南乃至整个江西地质找矿突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地质调查局非常重视,准备将部分资料线索列入“十三五”找矿规划。

  “前段时间媒体对他的报道,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甚至有人说是‘杨衍忠现象’。”彭泽洲激动地说,从地矿系统到社会、从首都北京到社区街道,甚至海上的科考船,反响都非常强烈。一位海外的老专家专门写信给杨衍忠的遗孀:“在网络上看到他的事迹深受感动,虽然与他并非相识,但因为同是地质工作者对他有更多的敬佩。”

  “北京、吉林、成都、西安等地多所高校都邀请我们去做报告,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的重要内容。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八零后’、‘九零后’地质干部职工,通过这位前辈的事迹,对地矿行业、科技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世上没有平凡的岗位,每个地矿人都是一座尚待挖掘的“富矿”。

  “杨衍忠是一个契机。近期一些负面新闻使科技界形象受损,但那是少数,杨衍忠这样勇攀科学高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才是主流。”中国科协党组成员王春法建议,科技界在宣传上,既要关注取得国际成就的优秀科学家,又要关注基层科技工作者,“特别是搞勘探的”。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大家都是这样就好了。”很多杨衍忠的同事回忆,这句话他常挂在嘴边。

  “地质工作是一项光荣的工作,也是艰巨的工作,长年累月在深山沟里生活,是艰苦一些,但是我们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再苦我们也应该干到底,而且应当尽力干好。”

  耳畔仿佛响起那首熟悉又陌生的歌:久违了,从丹田升上的热气;久违了,从脑回路吹过的凉风。

  老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