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多地发现娃娃鱼,专家建议:成立专项调查组追根溯源
头大扁平,四足一尾,皮肤呈灰褐色,叫声像婴儿哭……5月1日深夜,定居在建德的卞先生和朋友在大同镇高桥村一钓鱼场内夜钓,花了10多分钟才收杆兜住的“大鱼”,可怎么看都不寻常。“我在手机上一查,才知道钓上来的居然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鲵,俗称‘娃娃鱼’。”
卞先生钓起的这条娃娃鱼,重约10斤,长约100厘米,是一只成年鲵的大小。“建德境内没有娃娃鱼的人工养殖场,所以可以排除人工养殖娃娃鱼逃出来的可能。”建德市野生动物管理站站长余峰分析说,“而且历年来,在建德野外发现娃娃鱼的次数并不稀少,地点也十分分散。”在余峰的工作记录中,仅2019年发现娃娃鱼的次数不少于5次。
“你看,2019年5月19日,在航头镇的田畈村,就有发现过娃娃鱼,那个地方就是景区江南大冰洞,天然溶洞和优质的水域最适合娃娃鱼的生存。再看5月29日,在建德主城区的叶家社区里,又发现了一只,这也不是第一次在主城区发现了。之前因为下大雨,有娃娃鱼从后山的溪流里被冲到了山脚,正巧在居民小区里被发现。”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办公室主任陈苍松分析说,“纯野生的娃娃鱼非常少见,而且大小都在3斤左右。如果要在野外长到10斤,起码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而这条娃娃鱼在钓鱼场里被发现,也有人工增殖放流的可能。”据他所知,这几年,民众自发、有组织的野外放归娃娃鱼行为逐年增加,因此在野外发现娃娃鱼的几率也有所增加,但具体要追根溯源它们的来源,难度较大。
专家建议:成立专项调查组追根溯源,虽无法断言一条娃娃鱼是否为纯野生,但针对建德是传统大鲵分布区,又多次多地发现娃娃鱼生存痕迹的情况,“林业部门可以牵头成立专项调查组,邀请相关的专家到曾经发现过娃娃鱼的地点去进行专题考察,确定物种种类和分布范围,再进行保护。同时,不建议这些地方再进行人工增殖放流,避免物种基因污染,或占用已有娃娃鱼的生活环境。”陈苍松解释说,“这几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大鲵其实可以分为5到8个物种,人工增殖放流很有可能会导致当地物种的基因污染。建德能够有娃娃鱼的出现,也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好,更应该加强保护研究和监管。”
据了解,建德市森林覆盖率为76.23%,拥有富春江、新安江两座国家级森林公园,获得了“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一系列金字招牌。同时,建德秉承着“两山”理念,积极申创“国家森林城市”,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里,不只发现了娃娃鱼的痕迹,今年还未过半,已有4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误入建德居民家中。除了这些,仅去年一年,建德共救助各类野生动物共23起。
(建德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