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回眸

16.01.2015  05:09

        检索2014年国土资源年度关键词,毫无疑义,“节约集约用地”位居榜首。

  刚刚过去的一年,为高高举起节地这面大旗,国土资源部门也是“蛮拼的”,从制度、评价体系、专项督察、模范县市创建4个环节入手,强势推出“组合拳”,赢得一片“点赞”声。

   制度建设按下“快进键”

  镜头回放:

  ?6月,国土资源部第61号令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发布,并于9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专门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规范和引导的部门规章。

  ?9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总体要求、目标和任务,并强调要将其作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中心工作,以节约集约利用统领土地管理工作。

  记者点评:为从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国土资源部密集出台了上述两份重磅文件,从制度层面再发力,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驶入快车道。具体来看,前者侧重于进一步规范用地各个环节,后者则提出了多项可量化的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可视作今后一个时期节约集约用地行动指南。

  节地政策制度为何年年加码?时不我待。实际上,当我们在谈论节约集约用地时,最终指向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土地是发展之本,节约集约利用是可持续之基。当前,我们提出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节约集约用好土地,就是期望以此统领土地管理工作,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既是新常态倒逼的结果,也是土地管理工作步入新阶段后的主动选择。

   评价体系日趋完善

  镜头回放:

  ?2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开展2014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第四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6月,国土资源部发布《关于部署开展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4年起,用5年时间完成80%以上地级市、60%以上县级市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工作。

  ?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低、环保不达标、发展长期滞后的国家级经开区,予以警告、通报、限期整改、退出等处罚。

  记者点评:评价体系为什么如此重要?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廖永林的回答是,节约集约用地是一个渐变过程,不能简单以“好”或“差”来判断,而应该用一系列可量化的评价才能更好地反映其利用状况。

  自1999年起,国土资源部从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项目开始,着手打造一组可衡量土地利用程度的“尺子”——通过评价指标、规范等一系列手段进行全面评价,建立一个可以定量反映某个地方或某个项目的节约集约用地标准。

  15年间,结合国家资源管理政策发展变化的要求,有关司局不断试点、修正、推广、提升,一毫一厘向前推进。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包含4个层次的评价体系:一是对单位GDP地耗进行评价,二是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三是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四是针对某一个项目进行用地评价。我们期待,这些成果能够在日常土地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并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的建立。

   专项督察剑指闲置地

  镜头回放:

  ?10月,国土资源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节约集约专项督察,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了解并督促各地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二是掌握2009年~2013年全国审批的新增建设用地供应和利用状况,以清理整改批而未供和土地闲置问题。

  记者点评:国家土地督察机构首次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主题进行专项督察,剑指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旨在进一步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强化措施、加强监管,促进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落实。

  当前,我国资源节约集约与粗放利用处于胶着状态。这就意味着,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土地利用方式的“主旋律”。换言之,一边要减少新增建设用地的安排,另一边要自我加压,将数量庞大的批而未供和低效闲置土地消化掉。具体如何盘活?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政府原因导致闲置”这只大老虎。

   模范县市创建步入新周期

  镜头回放:

  ?11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通气会透露,新修订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指标标准体系》已正式公布。新标准设46项考核指标和4项一票否决指标,

  ?4天后,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动员部署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新一周期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会议总结了上一周期创建活动取得的成果和收获,并明确了创建活动新一周期的6项工作任务。

  记者点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已走过4年,逐渐成为引领地方党委政府推进节约集约工作的“风向标”、转变发展方式的“推进器”。步入新一周期,哪些要改变,哪些要坚持,又有哪些需要提高?国土资源部对此给出了确定的答案。

  新周期,新标准;新挑战,新突破。可喜的是,上一轮的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社会共识已逐渐形成。我们相信,创建活动这一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平台必将进一步夯实,继续赢得各方“点赞”,最终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这一年,“蛮拼的”不止高端决策层。地方政府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北京海淀的“双轮驱动”、江苏吴中的“百千万工程”、安徽的节地“五个一”工程、山东沂水的“飞地模式”、湖北崇阳的“集约用地超市”……如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各领风骚。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节约集约用好国土资源,是保障科学发展的核心任务。高举节约集约大旗,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中施展作为。2015,节地行动继续走在路上,拼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