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局践行“三分工作法”破解三新统计难题

30.06.2016  00:41

  当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支撑点和新亮点。与此同时,新经济活动对统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全面掌握“三新”发展情况,准确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新动能,已成为统计工作的新课题、新难题。温州市统计局践行“三分工作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部门合作,加强新经济领域应统尽统,高效务实推进“三新”统计试点工作。 

   一、深调研,服务基层,加强新经济领域应统尽统。 一方面,由市局领导亲自带队,采取“局领导+处室负责人+专业人员”一线组团式服务方式到县(市、区)对接,为县(市、区)提供精准指导服务,对电子商务、时尚产业、现代物流业、高技术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通过清查排摸工作,全面实现统计名录库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管理,积极推动“个转企”、“下转上”、“小升规”等工作,符合规上标准的企业积极纳入统计,切实做到“三新”经济领域的应统尽统;另一方面,深入基层进行走访调研,多次调研快递企业、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电子商务创业园、淘宝村等,通过面对面的座谈交流和现场业务指导,了解“三新”领域企业及个体的经营现状,掌握新情况新问题,宣传依法统计理念,纠正认识误区,提升统计上报数据质量,并且对一些新产业、新业态如何纳入统计集思广益,及时总结“三新”统计工作经验方法,力求相关指标在GDP核算中反映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质量和效益。 

   二、强联络,部门合作,畅通多部门统计沟通渠道。 三新”统计涵盖面广,特别是“三新”跨界、共生、渗透、融和等特征较为突出,往往涉及多个部门,统计分类标准界定难度大。温州市局主动对接,加强对部门的互动交流和业务指导,联合部门对“三新”统计分类标准进行了划分,对增加值进行测算,对“三新”统计中的时尚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现代物流业、重点网上交易平台、城市综合体等新产业、新业态界定行业范围和统计标准。对新产业的增加值核算制度进行积极探索,得到部门的大力支持,如多部门联合制定出台《温州市物流业统计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做好温州市物流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开展物流业增加值核算,对全市及各县(市、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监测评价、考核、通报;制定《温州市旅游休闲产业统计监测方案》,联合旅游局组织开展2015年温州市居民旅游消费情况调查,积极探索分县(市、区)旅游业增加值测算方法,为地方党政考绩服务。  

   三、精分析,数据解读,研判地区经济发展新趋势。 温州市局立足统计部门数据权威、视野全面的优势,围绕温州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强化对“三新”统计数据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更好地适应、反映、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展示全市“三新”发展的新成效,有效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针对性强、参考价值高的调查信息与统计分析。今年以来,已有多篇统计资料取得市领导批示。围绕营利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电商消费、服务业集聚区、城市商业综合体等课题,对统计数据进行再处理、精分析、深度解读,通过深入分析“三新”经济的增幅、占比、结构、行业集中度、变化趋势等,准确判断经济的整体走势,科学揭示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新特征、新变化、新规律,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新动能作用。接下来,温州市局将重点关注电子商务、旅游经济、物流业、城市商业综合体等领域,持续开展“三新”经济数据的分析和解读,为“三新”统计改革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