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业路 奏和谐曲 下城区积极帮扶少数民族就业

01.12.2014  20:10

  随着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少数民族群众来到杭州市下城区生活工作,为下城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城区通过多种形式帮扶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创业,铺就业路,奏和谐曲,积极为他们营造温馨的“第二故乡”。目前,下城区有常住少数民族0.3万人,在就业(失业)登记机构失业登记的有369人,其中被单位招用223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32人,公益性岗位吸纳20人,灵活就业87人,4人准备考研或者考公务员,1人无就业愿望。

  一、开设就业再就业绿色通道。

  开设“少数民族就业服务”窗口,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和职业指导;对辖区内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再就业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失业人员档案库,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在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方面,依法优先考虑外来少数民族群众;在发放小额扶贫贷款时优先考虑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可以优先进驻创业园;对就业困难的少数民族家庭,实施重点帮助,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近年来,为少数民族就业困难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20个。

  二、提供免费职业培训、职业介绍。

  在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方面,优先给予办理,组织辖区少数民族失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SYB创业培训,加强与培训机构合作,针对少数民族的自身特点和市场岗位需求,推出新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培训课程,增强求职竞争力。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服务,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认清优势与劣势,合理规划职业前景,有的放矢求职,提高求职成功率。根据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愿望和专业特长推荐工作,向用工企业举荐本辖区内的少数民族群众。对于达成就业意向的人员,采取跟踪式服务,帮扶少数民族群众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近年来,下城区共有369名少数民族群众参加适应性培训,89名参加创业培训,参加培训后创业成功的有32人,876人次参加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服务2631人次。

  三、举办招聘会,搭建求职用工交流平台。

  举办招聘会及创业项目展示会,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为少数民族群众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今年以来共组织招聘会51场,提供岗位4020个;举办创业项目展示会,推出28个经过专家认证的创业项目,通过项目展示、专家指导、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

  四、发放社保补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为帮助辖区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创业,积极落实省、市相关就业再就业帮扶政策。给就业困难少数民族群众发放《杭州市就业援助证》,持证人员根据政策可以享受相关社保补贴,截至目前在下城区办理失业登记的少数民族群众有147人领取《杭州市就业援助证》;持证人员领取营业执照后可以申请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社保补贴,进驻创业园的可以享受房租减免,园外创业的还可以享受园外房租补贴;签订灵活就业协议还可以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被用工单位招用,给予用工企业用工补助和社保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