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中小学育人工作座谈会发言摘要

26.06.2015  16:10
              编者按:6月19日,全省中小学育人工作座谈会在杭州举行。党和政府怎样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教育系统如何提高对中小学育人工作的认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坚持德育为先,坚持因材施教,坚持改革创新。本报摘录部分与会者发言,以飨读者。 
              全省中小学育人工作座谈会发言摘要

  教育+人的现代化
  □中共天台县委 李志
  天台自古就有“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我们着眼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使教育发展领先于经济社会发展。
  一、秉承“重教天台”传统,办好每一所学校
  我们坚持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之首,把教育投入作为民生第一投入,着力打造“风景这边独好”的育人环境,让所有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2013年,把创建教育现代化县列为全县重点工作“三大行动”之一。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PPP融资为辅、社会大力支持的教育投入机制,八年经费三年投,举县体制抓创建。三年来,启动教育重大基建项目64个,累计投资9亿元,其中社会爱心人士捐资6500万元。目前,省教育现代化县创建的41项三级指标,已经全部达标或基本达标,三月份已正式提出创建申报。到今年年底,全县义务教育“校校标准化”工程基本完成,95%以上学校将成为省标准化学校。同时,我们坚决走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通过名校托管、“城乡学校共同体”等方式,推动优质资源辐射共享,实现城乡教育抱团共赢。
  二、打造“宜学天台”品牌,让每一个孩子都出彩
  我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成长需求为导向,积极创造良好学习生活条件,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县财政每年支出500万元,完善贫困生资助长效机制,开通保障63条学生接送车专线,实施山区师生暖冬工程;按照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15倍的比例,安排特殊教育经费,设立送教上门专项经费,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不因天气寒冷而挨冻,不因身体残疾而受歧视。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把传承和弘扬天台山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活动各方面,大力实施“一校一品”,开发开设了《和合文化》等20余门“菜单式”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天台中学“校企合作深化高中课改”的做法被《中国教育报》誉为“天台经验”;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以“生态德育”“经典诵读”“廉政文化进校园”等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引领校园风尚,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浓厚“乐教天台”氛围,幸福每一位教师
  我们坚持把教师作为兴教之源、育人之本来抓,不断改善教师待遇、提升教师素质,以教师的自主幸福成长促进孩子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持续优化教师从教环境,实施“山区教师安心工程”,解决山区教师住房问题,落实每月300元交通补贴。建立两年一次体检制度,2013年起教师与公务员同等享受年终考核奖;社会捐资设立了每年30万元的“优秀教师奖励基金”,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生从教。不断健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孵化机制,实施新录用教师“一年见习、两年适应、三年发展”的挂职锻炼制度,使培训成为教师最好的福利。充分发挥名优教师辐射示范作用,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名师、名校长专项资金,近3年共建立22家市、县名师工作室,基本覆盖中小学所有基础学科,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实现了“建一家、带一队、提一科”的目标。

  深化四项改革 落实四个育人
  □杭州市教育局 沈建平
  近年来,杭州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把握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两大命题,优化育人模式,深化“四项改革”,落实“四个育人”,努力打好孩子们的精神底色,服务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一、以育人为导向,深化“四项改革
  深化基础程改革教育课。围绕“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基本价值理念,立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2003年起,我们积极稳妥推进基础教育各阶段的新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我们强调“保护”和“奠基”,重在呵护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奠基。普通高中阶段,我们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和“”的选择性,目前,“选课走班”由选修课程扩大到必修课程,分层走班教学成为高中学校的常态。10余年的新课改,有效促进了我们育人理念的不断优化、课堂生态的日益改善和育人模式的切实转变。
  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通过招生制度改革,我们在不遗余力地维护教育公平的同时,注重发挥招生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促进育人模式变革。多年来,我们坚持公办义务教育“零择校”;坚持民办小学免试自主录取,民办初中采用电脑派位和免试、自主招生相结合;坚持各类高中招生实行多元评价,多渠道录取。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努力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积极倡导多把尺子衡量人,着力破解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杭州的改革和实践,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可。
  深化轻负高质教学模式改革。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不懈地推进中小学减负工作。2011年,出台了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的禁补令”,推动“六个严格”“六项制度”减负要求的落地落实。我们积极开展“轻负高质”的教学改革实验,2010年起,实行“轻负高质”联系学校制度,30所联系学校每年举办两次现场会,推广教学改革成果。2014年,大力推进小学零起点教学,实施小学低段免书面家庭作业、取消统测等措施,保护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重点是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2006年起,杭州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列为各类高中招生的前置条件;2007年起,实施初中毕业生后三分之一学生学业成绩抽测;2008年起,全面实施中小学体质健康水平监测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告制度;2013年开始,实施中小学艺术素养监测制度;2015年起,实施市区初中学校学生课业负担和学校社会满意度第三方评估制度。通过一系列评价和监测的手段,推动了学校和教师关注全体学生和学生全面素质的建设。
  二、以学生为本位,坚持“四个育人
  坚持文化育人。一是以“美丽学校”建设为重点,建设高品质校园文化。杭州市推进的“美丽学校”建设行动深入人心,成为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美丽中国”“两美浙江”和“美丽杭州”战略的生动实践。二是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行动”为重点,落实经典诵读课时要求,常规化推进系列主题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是以开展中小学生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和艺术素养。1998年起,每两年交替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科技节;2001年起,每年举办中学生社团文化节;2003年起,每年举行“品味书香”读书征文活动。全面推进器乐教学进小学课堂,确保每位学生小学阶段至少学会一种乐器。四是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为重点,确保学生每天集中锻炼一小时,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坚持实践育人。一是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爱教育”“五水共治”“最美精神”等五大主题,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强化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我市现有5个素质教育实践基地、5个法制教育基地、102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3个第二课堂场馆,每年有100万余人次走进各类实践育人基地。三是完善社会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和活动课程,并把社会实践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坚持管理育人。一是抓办学行为的规范管理。这几年,我们每年狠抓各项检查,做好不违规补课、开齐开足课程、规范作业布置、规范作息时间等专项督查,有效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学秩序。二是抓教师队伍的规范管理。2014年和2015年,分别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年”和“师德师风提升年”活动,从底线规范和典型引领两方面入手,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爱心、责任、奉献”的杭州教师核心价值观。三是抓学校教育教学的规范管理。我们开展了学校领导 “进寝室”巡查管理、“进餐厅”陪同用餐、“进教室”随班听课为重点的“三进活动”。要求学校夯实基础、重视细节,持之以恒地抓好教育教学常规。
  坚持合力育人。一是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着力推进“德育十大行动”,切实落实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的德育责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二是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共建育人机制。切实加强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网络建设。1994年起,我们开通了“学生心理热线”和“家庭教育热线”两条热线,为家长、学生排忧解难、释疑解惑。目前,全市100%中小学校建立“家长学校”,设立了心理辅导站,39%中小学专任教师持有省级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书。三是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转变育人模式 追求品质教育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何通海
  为适应教育改革新常态,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姿态,转变育人模式,追求品质教育,谋求特色发展,收到了显著成效,得到了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的关注。
  一、变革工作机制,推进全员育人
  我校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变革,转变育人机制,坚持全员育人的工作理念,全方位提升育人成效。
  变革管理体制,优化育人途径。2008年起,我校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变革,将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新型管理机构,突出课程领导,弱化行政指令,减少管理环节,优化服务质量。将学校所有领导、教师推到育人的“一线”位置,实现了育人“前线”大有所为的高效运作机制。
  转变育人机制,实现“立体”育人。我们实施行政班、教学班、自治共同体及成长导师制相统一的“三元一导”育人模式,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网络。每位学生都拥有固定的导师,每个校领导、教师都担任8至10位学生的导师,协助学生做好学业计划、人生规划。形成了“导师引领,多轨并进”的育人机制,实现“人人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让家长、校友走进校园,实现家校合作,氛围育人。
  二、创建学校课程,实现因材育人
  从学校 “高品质、有活力的‘附中人’”的培养目标出发,努力建设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及我校特色发展的课程体系和特色课程。
  构建课程体系,强化德育课程。学校构建了以“修身与学养并重、基础与发展兼顾”为特色的附中课程体系。从共同基础、差异拓展和研究创新三个层级,为学生提供了六个维度的特色育人需求。通过必修课程校本化、选修课程精品化,必修、选修课程相融合等方式,开发出校本教材。大力强化开发以“身心完善”为主题的德育课程群,包括以社会公德、文明礼仪、生命价值、生涯规划为主要内容的“修身课程”;以人文情怀、文化探源、经典解读、国际视野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课程”。目前,我们拥有各类成熟课程100多门,省市精品课程30余门,为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核心保障。
  推行选课走班,确保扬长避短。在课程实施方面,我们彻底打破单一的行政班建制,全面实施选课走班、分层分类教学。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实现了从“把一个班当一个人教”,向“把一个人当一个班教”的转变,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课程表从“集体批发”变为“个人订制”,从“一班一表”变为“一生一表”。课间,学生拿着个性化课表,穿梭于不同的教学班,既满足了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的要求,也倒逼我们的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改进方法,让课堂真正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舞台与阵地。   
  三、丰富校园文化,拓展育人空间
  润物细无声,我们重视课程育人、课堂育人,同时,想方设法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价值与育人功能。
  打造美丽校园,优化育人环境。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世界,更是学生成长的家园。我校大力推进“美丽校园”的创建活动,重点打造学校环境文化,做足做好“环境育人”这篇“美丽文章”。通过科学规划,着力推进校园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环境的“美化、绿化、净化”,让师生置身其中,身心愉悦。布局“重光德育文化墙”、“三友文化广场”等人文景观,让师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濡染;设立我校校友、革命烈士杨东海雕像等红色景观,引导师生树立崇高的信念,健康的情操。散布于校园各处的文化刻石、人生格言,让师生时时获取积极人生的正能量,陶冶美丽心灵。
  活跃社团文化,助推自我成长。通过雷锋月、红五月、读书月、感恩月等专题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通过金华市经典诵读基地系列活动,增强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通过开展“三爱”教育、生命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主题活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同伴互助、集体温暖与团队力量,更培养自我负责、关爱他人、投身社会的积极人生态度。

  行为教育是比读书更重要的教育
  □余姚市姚北实验学校 吴建岳
  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立德树人”绝非是句空话,要落实于教育实践之中。学生有无责任感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但无可非议表现在日常行为之中。因此,我们提出了“个个都要成人,人人都能成才”“多一个标准就多一批好学生”的办学理念,全面践行“全人格教育”(善、真、美、圣),从行为教育入手,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我们认为,行为教育是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悟,由此养成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的教育。我们主要从三方面开展。
  一是国学教育。学校自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国学校本教材,通过“故事”“感悟”“反思”“行动”, 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学生的心灵。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和晨会诵读经典,开设国学讲坛,设置国学文化长廊,把学生的经典诵读声设为铃声,营造浓厚的国学教育氛围。并且,国学教育延伸至家庭、社区,孩子和家长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有位二年级学生的家长开心地告诉我们,她儿子现在吃饭前会主动端菜、盛饭,大人没吃他不会先吃,用过的书籍、玩具都会放回原处。
  二是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重在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以“团结、合作、真诚、互助”为核心的集体精神。各班自主设计班名、班旗、班徽,自主创制班歌、班训、班报、班级文化展板,集体讨论制定班级公约,让学生拥有共同的愿景,对班级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班名有“海燕之家”“学森之家”等。学校每学期还评选班级文化建设特色品牌项目。学校对每天的出操、就餐、住宿等活动特别重视,力求做到精致。出操时,各班由体育委员带队,分两路纵队,沿指定路线,直线行进,直角转弯,学生摆臂整齐、步伐一致。就餐时,各班排队去餐厅,一桌固定八人,桌长轮流担任。2400名学生同时就餐,秩序井然,餐后桌面整洁,学生都能将餐盘、碗、调羹分类放入指定的箱内。寝室里,孩子们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把洗漱用具放得整整齐齐。习惯成自然,好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学生内在的自律。
  三是改变对班级和学生的评价办法。“五星班”(清卫星、爱物星、守纪星、两操星、勤学星)、“文明班”创建活动,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建工作的长效性。开学初,先由全班学生集体讨论,提出分步创建项目,再由学生集体签名,提交创建申请。学校对创建成功的班级表彰授牌,并要求做好荣誉的保持工作(对保持不力的摘牌处理)。学生在创建过程中珍视荣誉,主动参与,相互督促,实现了由“任务意识”向“主人意识”,由“被动检查”向“主动争创”的转变。我们还把“三好学生”评选改为“校园十大之星”(守纪之星、勤学之星、孝敬之星、礼仪之星、服务之星、诚信之星、爱物之星、环保之星、自立之星、才艺之星)评选,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这样,全校各班班班有目标有盼头,学生人人有追求有梦想。

  用好家长“富矿” 合奏家校“谐音
  □温州市籀园小学 金子翔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的;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但不是万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只有相辅相成,才能1+1>2。
  一、我们的认识
  当前,家校关系尽管不像医患关系那么紧张,但在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等思想的影响下,同样表现出许多不和谐:
  (一)是教育理念上的曲解。许多家长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考取高分、博取证书、跨入名校,这种“教育成功学”是对“立德树人”理念的曲解。
  (二)是教育行为上的拉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为孩子盲目报培训班。四年级有个班45人,周末上培训班的就有42人,其中参加2个以上的39人。学校做减法,家长做加法,教育变成了一场“拉锯战”。
  (三)是家校合作上的不力。有些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把孩子交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与学校基本不沟通。
家校是育人共同体,不该是“”与“”的关系、“”与“”的关系、“”与“”的关系,而应是“”与“”的关系。对学校而言,我们必须要树立整体育人、开放办学的理念,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路人、同盟军。
  二、我们的探索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改变家长,用好家长,激励家长。
  (一)让家长改变家长。秉持携手育人的原则,我们学校建立了新型校级家长理事会,责权统一,家长自治。通过家委会,让家长改变家长。我们认为,“理念不对,努力白费”,所以家庭教育要从教育家长开始,“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孩子有“”,家长吃“”。我们开设“家长学堂”,除了邀请专家讲座,还发动身边的家长现身说法,分享育儿经验、亲子良方,有校级层面的大报告,更有每个班级的小沙龙。还建立微信群,共同探讨家教问题。
  (二)让家长成为老师。教育不仅仅发生在书本上,每位家长本身就是教育的“富矿”,都是独一无二的流动的课程资源。在我们学校,自愿报名愿意来学校上课、做义工的已有550多位家长,成了学校的“编外教师”。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有所长,或为孩子开设各类讲座,或是辅导孩子特长选修,或是带领孩子参加公益活动,教孩子求学,更教孩子做人。正是他们的到来,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堂,更好植入了籀园小学的DNA:会学会玩会爱会创造。
  (三)让教室扎根家庭。家庭不是只管吃住的旅馆,应是亲子共长的家园,以及一定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室”。比如,我们学校的“一千零一夜家庭实验室计划”,鼓励全校1000名孩子建立1000个家庭实验室,家长作为家庭指导师。小发明、小修理、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家庭养殖、家庭种植等,有效弥补了课堂的时空不足,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发展、人人有成的教育价值。近几年,学生共计完成7000多项家庭实验,提交研究报告(日记)5000余篇,其中400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级科学比赛中获奖。
  (四)让家长成为明星。2015年3月26日,籀园小学能容纳400多人的阶梯教室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掌声如雷。这里正在举行的是一场隆重的颁奖典礼。受表彰的不是学生,而是200多名“优秀家长志愿者”。孩子需要鼓励,家长更需要激励。我们认为,在家校共育中,建立正面评价机制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的做法是表彰一批,带动一批。

  三、我们的收获
  (一)家长对教育的认识更加理性。也就是说,家长领悟到了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对各类教育现象的看法更加淡定,对孩子自身出现的各类问题也不再困惑。更难能可贵的是,家长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家庭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家长的情绪管理将决定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家校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各种家校活动成了一条条联结感情、互通有无的纽带,家长更加理解学校工作。
  (三)学校的管理更加规范民主。家长不再是看客、旁观者,而是知情者、建议者、协同者、监督者。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已成“新常态”,这也使学校逐步建立起“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